关于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文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导言(一)研究背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1加工贸易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主要贸易方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连续多年占据中国外贸进出口值的半壁江山,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增加就业,实现外汇平衡,促进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加工贸易在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中国加工贸易价值链长期处于的低端环节,产品增值率偏低,产业链偏短,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格局难以打破,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低,产业地区分布的严重东西不平衡,加工贸易出口导向型政策造成巨额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等等。因此,加工贸易向何处发展、如何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和外贸工作者普遍关注并且必须回答的问题。(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几年,在中央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在发展中暴露出的低层次、低水平、低增值,高能耗、高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内学术界开始关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般途径和对策研究2。隆国强(2003)从提升国际生产价值链位置,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条,企业进入服务环节,发展本土跨国公司等方面促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并提出从政策上促使加工贸易从东部到中西部的梯度转移3;张旭宏(2005)提出要引进更高技术,实施产业聚集与配套,提高加工深度,延长价值链,培育自创品牌4。刘德学(2006)从分析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角度,研究了制定发展战略、实施产业政策、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等对策建议5。孙国辉(2007)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综合体现于企业、产业、地区多个层面,并从战略定位、政策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论述支持体系建设6。何斯斐(2007)针对加工贸易转型面临的准入门槛低、国内采购率低、结构区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建立机制、完善制度、优化区域布局等对策建议7。沈良玉(2007)将加工贸易的研究置于全球价值链体系下,分析跨国公司、合同制造商和加工贸易之间的关系,计算中国加工贸易的贸易利益和经济效应,提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方式8。国外学者主要是从出口加工区和产业内贸易角度开展对加工贸易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加工贸易是一种新的贸易方式,是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结果,是相关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体现9(BashirA.Qasmi,2001;DanielM.Bernhofen,1999;HowardChao,2003)。有的学者认为,加工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外汇收入、解决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的升级10(YenerKandogan,2003;PerterJ.Lloyd,2004;JackeCukrowski,2003)。有的学者进一步研究了技术外溢效应的途径是示范效应,劳动力流动效应和垂直联系效应。(三)本文的结构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为研究工具,阐述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跨国公司战略和环境因素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认真梳理和分析制约中国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和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部门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建议。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等加工贸易理论,阐述了加工贸易的产生原因和一般发展规律;第二部分阐述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以及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企业内在机制和政策环境外在机制;第三部分全面回顾了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历程,认真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特点、在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以及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部分就新形势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出制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国家战略、构建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指向的创新体系、有针对性地培育加工贸易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加工贸易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积极拓展加工贸易业务经营领域、建立与现代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等6方面建议。(四)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本文通过对加工贸易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全面的分析,提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从研究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略和改善国内环境因素两方面入手,从而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摆脱了就事论事和从理论到理论的现象,提出的对策既有对国家宏观战略的建议,又有对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考量。第二,通过对中国加工贸易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中国加工贸易4个转型,4个升级,4个转型即产业结构的转型、产品结构的转型、经营主体的转型、地区结构的转型,4个升级即价值链升级、企业能力升级、企业网络地位升级、关联与外溢效应升级,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由于作者掌握的信息资源和运用数学工具能力所限,对一些问题的论述多采取了定性分析方法,欠缺运用数据模型进行科学分析论证,这是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作者在今后从事研究工作中急需弥补和改进的方面。二、加工贸易相关理论综述(一)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11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12认为贸易双方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各方在生产相应的商品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这种优势通过贸易进行交换而得以实现,为双方带来收益,从而为国际贸易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加工贸易的发展是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要素禀赋学说在国际分工层面上的深化。与传统的国际贸易不同,一般贸易产品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体现在不同商品上,而加工贸易产品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体现在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不同国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到同一个产品不同的生产环节中,共同生产同一个产品。发达国家具有资金、技术、商业渠道方面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成本方面的优势。一个产品在它的加工链条中,发达国家发挥资金技术优势,发展中国家发挥劳动成本优势,加工贸易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各自优势连接在一起。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从理论上佐证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历史选择的必然性,并为确定当前中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各国应该将本国具有相对优势和密集使用丰裕要素的生产环节安排在国内,以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是中国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最大的比较优势,中国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可以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优势和成本优势,缓解国内就业压力,获取国际贸易利益。在国际分工中,一国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中国也不应仅满足于在国际分工中世界工厂的角色定位,在资金、技术、销售渠道、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应自觉主动地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二)产业内贸易理论20实际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提出产业规模经济是国际产业内贸易产生的主要动力的观点13。该观点认为在资源禀赋相似的情况下,各国出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必然要专业化生产有限类别的商品,由此必然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不仅受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影响,还会受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影响,各国政府可以通过政府干预以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并由此调整产业结构。该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二战后大量出现产业内贸易的新贸易格局,并为各国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更深入广泛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战以后国际分工从国家之间产品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到零部件的专业化分工,再发展到工艺流程的专业化分工。各个国家以较低的成本集中资源大规模地生产较少的产品品种、较少种类的零部件或只从事部分工艺流程的加工,参与国际竞争,以获得市场优势和规模经济利益,并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其他产品、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由此产生了产业内贸易。加工贸易是一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加工贸易双方所处的产业基本上处于一个产业内部或产业分类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加工贸易是产品制造链条中上下游加工企业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也更多地出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出现。中国长期以来以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作为发展加工贸易的基础,致使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一直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产品加工增值率和整体经济效益都很低下,导致中国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不断恶化,同时很难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很难对提升国内产业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如果中国一味奉行比较优势理论,将使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随着中国不断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对科学指导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意义重大。1.产业内贸易理论明确表明加工贸易产业结构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转变。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的自然禀赋具有稳定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贸易产业结构也是很难改变的。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则自然的建立在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承接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加工,充当劳工角色,才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获得一杯羹。事实表明,中国在这种贸易格局中获得的收益及其有限。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从而调整中国的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2.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转型指明了方向。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处于产业加工链的上游,获取高额贸易利润,是因为其在此领域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因此,该理论指明了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即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扩大传统加工行业,形成产业配套优势和规模优势,并逐渐走自创品牌和自行营销的道路,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配套环境,改善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提升中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3.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指出了具体途径。按照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国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战略,扶植战略性加工产业,从而获得规模经济。目前中国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还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重点,是因为这些产业的规模经济均不明显。因此中国应该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加速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高中国在国际产业加工链中的地位。(三)跨国公司理论二战后,相继出现的许多跨国公司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对外投资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降低各产品各生产阶段和环节的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跨国公司理论从三个方面给中国发展加工贸易以理论指导。1.国际加工贸易的发展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贸易中的直接体现。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跨国公司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在各个环节或各个部件上分工进行生产,产品从一个环节流向另一个环节,其各子公司之间的经营关系表现出产品生产环节在国际间的分工,并以贸易的方式在跨国公司内部的各国子公司实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过公司在国际间的业务活动即其内部贸易越来越具有加工贸易的特征,揭示了未来国际贸易将会以加工贸易的形式为基本特征。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中国大规模吸纳国际产业转移、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出后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独有的特点,也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对外投资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的结果。跨国公司往往凭借其对核心技术、管理技术、品牌等的垄断优势,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在中国组装加工,降低已进入标准化阶段的产品的生产成本,获取高额利润。这些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的主体,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仍然要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为依托,充分利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