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蔡元培北大改革措施及意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蔡元培北大改革措施及意义.txt师太,你是我心中的魔,贫僧离你越近,就离佛越远……初中的体育老师说:谁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课,就罚她倒立。蔡元培北大改革启示陈汝平(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系,重庆400047)摘要:蔡元培执掌北大时,在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而卓有成效的改革,从此,使一座衰败腐朽的封建学堂获得了新的生命。本文选取蔡元培当年北大改革的部分思想和举措,结合当前状况,阐明其对今天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建设的启示意义。关键词:蔡元培;北大改革;启示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一所充满封建官僚习气的学校。民国成立以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初的民主改革,但由于继承了老式学堂的传统,加上袁世凯复辟的一些政治气候的影响,北大的封建沉疴未去,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1917年,蔡元培先生赴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入主北大后从自由、民主的原则出发,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而卓有成效的改革,使这所充满封建僚习气的学校一跃成为中国首等学府,使一所衰败腐朽的封建学堂获得了新的生命,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蔡元培对北大改革的思想和经验对今天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着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一、转变师生观念,明确大学的宗旨蔡元培早在1912年担任教育总长时就强调,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但当时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仅仅是为混资历谋官位;教员中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的人,课堂讲授敷衍塞责。蔡元培认为教师不热心学问,学生追求的是当官发财,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总因。因此,他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蔡元培在1917年1月9日的演讲中为北大设计了未来:“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责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学问之深浅,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果欲达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1]蔡元培的这番演说为转变学生和教师观念打下了基础:(一)转变学生的观念。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砺德行,三是敬爱师长。他又于1918年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2]他这是针对当时北大的学生求学的功利目的提出的,当时到北大求学的学生想的都是日后的升官发财,“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他要求学生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在蔡元培看来,“大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就业而是研究学问,研究学问应该是纯粹的、自由的,而不是功利性的、工具性的。蔡元培认为,真正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和其他人的区别在于:他不再是为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去生活,而是将过一种有价值的生活;他是为数不多的不被世俗之气所同化的人,是将帮助这个国家重新获得道德准则收稿日期:2003-10-14作者简介:陈汝平(1975-),男,重庆江津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研究生58人。八十多年后的今天的大学生的求学观念又如何呢?时代变了,但学生求学的功利性目的较之八十多年前并没有多大的转变。今天,什么专业热门,毕业以后好找工作,收入较之其他专业要高,人们就争相学习什么专业,像经济、法律、管理等专业一直是学生们报考的热门。当然,由于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学生们在选择自己就读专业的时候为将来打算本无可厚非,说明他们存在着忧患意识,这对于他们学好自己所选的专业是有促进作用的。但事实上他们在学校里又是如何求学的呢?“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在今日的大学校园内极为普遍。在今天校园内,考试作弊,为求过关而“通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泛滥,很多学生求学的目的仅仅是为混一张文凭,为日后找工作寻一块“敲门砖”而已。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今天的学生不转变观念,端正学习态度,那今天的高等学校教育状况与蔡元培改革北大以前的北大教育状况又有多大的差别呢?多年前在媒体上广为报道并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中日小学生夏令营”的事件引发人们对中日下一代差距的反思。报道中的那些小学生应该就是今天的大学生了,而他们现在在大学里的学习观念如呈上述情况,那又会与人家形成多大的差距呢?这恐怕应引起我们更深的思考。(二)整顿教师队伍,转变教师观念。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都可以聘任做教师。在蔡元培的领导下,钱玄同、李大钊、辜鸿铭、刘师培、马叙伦等具有不同学术背景、不同政见、不同学术观点的人一时云集北大,这是蔡元培在用人制度上的不拘一格的重大改革。蔡元培还对北大的教师队伍在专业素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潜心研究学问,做学生的表率,反对那种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人才的培养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依赖于教师。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前人早已有了诸多的论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语重心长地寄语教师:“你不仅是活的知识库,不仅仅是一名专家,善于把人类的理智财富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在他们的心中点燃求知愿望和热爱知识的火花。你是创造未来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的雕塑家。教育创造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社会把你看成能工巧匠,我们国家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种能工巧匠。”[3]但总观今日的学校教师队伍,却存在许许多多令人忧虑的问题。首先是教师人才的流失问题。当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许多优秀教师纷纷转行或跳槽的现象。作为选择教师职业的从教者,如果不树立终身从教的观念,不树立安于清贫,以从教为乐的思想,不能自觉抵制物欲的诱惑,是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中去的。这对于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极为不利。其次是教师学术研究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问题。教师群体的学术水平是一所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志。但现在有些教师,自己学术不精但又加强学习以期提高,一本讲义几十年都不变,甚至照本宣科。据调查,我市30多所高校中,有不小比例的教师是一字不落地在课堂上念教材。另外,有的教师在私人利益上斤斤计较,成天就想着自己能够得到多少课时费,有的教师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不管自己有多少“斤两”,猛开乱开新课的教师在许多学校可能都不是极少数;有的教师醉心官场,整天勾心斗角,就是不把学术及自己的本职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都说“学为师,身正为范”,试想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日后又以这样的姿态去教他的学生,那我们的教育可能就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建设,这为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光明的前景。改革要取得成功的前提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首先就是从改变师生的观念着手的。今天,全国各高校在进行着各种改革,但我们要在教育领域取得新的成就,紧跟世界潮流,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人们过去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新的学校观、知识观、人才观、师生观、多元教育价值取向观等新的观念,学校教育教学才会与时俱进。二、北大改革的重要举措(一)积极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蔡元培在进行北大改革时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允许各种学术派别自由发展,允许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在大学任教,这是思想自由的原则,也是大学的特色所在。蔡元培认为“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4],并认为这是各国大学的共同准则,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对学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体现在教师的聘任制度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既聘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来校任教,也延请了持复辟政见的辜鸿铭等旧派人物执教。一时间北京大学人才荟萃,声誉鹊起。“兼容并包”几乎成了蔡元培和北大的一个标示符。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兼容并包”使北大具有了别具一格的宏大气象。也正是“兼容并包”使得中国的学术在烽火连天、内忧外患的艰苦条件下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与生机。但在今日之高校,有很多的大学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近亲繁殖”,本校毕业留校的“人才”能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学校的当权者阶层而外来的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处处受排挤。在引进外来人才上,“门槛”也要比“自己人”高得多。高校要发展,应该适当借鉴和发扬蔡元培的一些办学思想,提倡教育和学术思想的多样化,不同学术思想之间展开论争,求同存异,以共同促进学术研究的繁荣。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把某些有争议的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认识,正是我们拥有自信的表现。尽管有的学生可问题,但可以肯定,更多的学生将会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美好人生与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在用人上,也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依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对教师进行选拔与任用。北京大学现在正进行的“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被认为是继蔡元培之后北大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值得我们认真关注。(二)对学科和教学体制进行改革。蔡元培在学科和教学体制上的改革,首先是进行了文理扩充,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蔡元培认为“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与术的区别就是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区别。学生在学校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只有把基础打好才谈得上应用。由于当时存在着“轻学而重术”的现象,蔡元培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纯粹是“学理”研究的文、理两科的专业门类进行扩充并加强建设。我们姑且不论蔡元培对文理两科的扩充问题对现在高等学校的影响,仅就他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而言,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因为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才能谈得上高深的学术研究,“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牢固的基础,要实现蔡元培所倡导的“研究高深学问”的办学宗旨是不可能的。但在现在的高校内,系科和专业的设置却和蔡元培所提倡的背道而驰,表现出极大的急功近利性,即社会上什么专业热门学校就开设什么专业。虽然,这样做对于满足社会急需的人才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学校在开设这样的专业的时候却没有仔细考虑是否具备办好这种专业的人力、物力。在有很多专业,连培养人才的教师也是“半路出家”,对所设专业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又会怎样呢?并不是说这样开设的专就培养不出好的人才,但没有雄厚而牢固的基础,总觉得有点虚幻。(三)废科设系和学分制的建立。蔡元培在学科建设上要求文理沟通。为了避免文理科学生相互隔绝,互不沟通他采取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就是清除人为的科际障碍,废科设系。北大于1919年废除科,改原隶属于科的学门为系,废学长,设系主任。原来的文、理、法等科分别改为不同的院。蔡元培的这一施得到了后来高校的继承和发展,现在的高校基本上都是按照院、系的方式来对学校进行逐级管理和安排的。学分制是蔡元培效仿的美国大学中通行的学籍管理方法。他认为同在一个年级或一个专业的学生,由于其能力和兴趣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学校中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蔡元培改年级制为学分制体现了他崇尚自然、发展个性的教育思想,同时也落实了他沟通文理的思想,为文理科学生相互选修课提供了方便。1922年以后,全国其他高校也纷纷采用学分制,新中国建立后,学分制被取消。九十年代以来,很多高校又开始采用学分制,然而,所谓的学分制也只是徒有其表。表面上看也是在实行学分制,实际上学生仍然是按每学期由学校规定几门学科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只是在期末考试中每门学科考试通过以后再按照有关学分的规定给学生记多少学分,以达到应该修满的学分。实行这样的“学分制”和年级制又有何区别呢?要真正尊重学生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