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案第17次课授课时间:2012年12月11日教案完成时间:2012.11.18课程名称人体系统解剖学年级2012专业层次临床医学五年制教员杨向群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授课方式(大、小班)大班课授课题目(章、节)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内脏神经MeningesandbloodvesselsofBrainandSpinalCord,CirculationofCerebrospinalFlui,AutonomicNerbousSystem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基本教材:张传森,等主编.《模块法教学-人体系统解剖学》2012.6,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要参考书: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和了解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的主要内容;内脏神经的基本概念、特征分布。重点:1.脑和脊髓三层被膜的名称和结构特点;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的概念。蛛网膜粒、脉络丛的概念。2.脑的动脉来源及分布;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分布范围;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功能意义。3.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4.内脏神经的区分;内脏运动神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和周围部的主要形态结构(交感干、椎旁节、椎前节、交通支)。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1.脑和脊髓三层被膜的名称和结构特点;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的概念,终池的位置;硬脑膜静脉窦的名称、位置;30分钟。2.脑动脉的来源和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意义;15分钟。3.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及意义,10分钟。4.内脏神经的区分;内脏运动神经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以及周围部的主要形态结构,60分钟。3.小结5分钟。教研室审阅意见:教学组长(主讲教员)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除了颅骨、椎骨的保护外,脑和脊髓的表面还具有一种保护装置,即被膜,分别位于颅骨内面、椎骨内面与脑、脊髓之间。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脑和脊髓的被膜,再层层深入,探知充满于各脑室的脑脊液的产生、循环途径以及脑和脊髓的血供。一、脑和脊髓的被膜均为三层膜所包裹,由外向内依次是硬膜、蛛网膜和软膜,脑和脊髓一方面得到被膜的支持和保护,另一方面,被膜的血管也可营养脑和脊髓。硬膜(硬脊膜、硬脑膜)蛛网膜(脊髓蛛网膜、脑蛛网膜)软膜(软脊膜、软脑膜)(一)硬膜1.硬脊膜spinalduramater◆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呈囊状。◆上→枕骨大孔边缘◆下→第2骶椎→急变细→外终丝→尾骨背面◆入椎间孔,移行为脊神经外膜★硬膜外隙epiduralspace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狭窄腔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椎内静脉丛。该腔隙不与颅腔相通,略呈负压,内有脊神经根通过。临床上将药物注入此隙,阻滞脊神经根内的神经传导,进行硬膜外麻醉。2.硬脑膜cerebralduramater为包被脑的坚固而有光泽的纤维膜(1)构造(两层)外层—颅骨内骨膜(富含血管、神经)内层—硬脑膜(2)特点:无硬膜外隙颅顶部:与颅骨内面结合松,外伤易形成硬膜外血肿颅底部:与颅骨结合紧密,颅底骨折易同时撕裂硬脑膜和脑蛛网膜,造成脑脊液外漏。(3)结构30’外→内◆硬脑膜皱襞▲大脑镰cerebralfalx呈镰刀形,沿正中线楔入大脑半球间裂,下缘游离直到胼胝体的上方。▲小脑幕tentoriumofcerebellum呈半月形,伸入大脑半球枕叶基底面与小脑之间,前缘游离呈弧形缺口,为小脑幕切迹,该切迹与鞍背形成一环行孔,内有中脑通过。小脑幕上面中线处连于大脑镰。◆硬脑膜窦venoussinusofduramater:为特殊的静脉,硬脑膜参与窦壁的构成,壁内无平滑肌,腔内无瓣膜。▲上矢状窦:大脑镰的上缘,不成对▲下矢状窦:大脑镰的下缘,不成对▲横窦、乙状窦:横窦为最粗的硬脑膜静脉窦,沿枕骨横沟向外前行走,续乙状窦。此二窦均成对,乙状窦向下通颈内静脉,乙状窦与乳突小房仅隔一薄骨板,故乳突炎症可波及乙状窦而引起血栓形成。▲直窦:不成对,位于大脑镰与小脑幕连接处,由大脑大静脉与下矢状窦汇合而成。▲窦汇:由上矢状窦、直窦在枕内隆凸处汇合而成,左右横窦再由窦汇分出。▲海绵窦cavernoussinus:位于颅中窝蝶鞍两侧,由许多小枝和有多媒体小动画大脑镰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下矢状窦直窦小脑幕海绵窦结缔组织支架组成,形似海绵,故称海绵窦。其外侧壁与颞叶相邻,外侧壁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眼神经通过,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经过。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眼静脉面静脉(二)蛛网膜(半透明薄膜)—无血管1.脊髓蛛网膜spinalarachnoidmater◆蛛网膜下隙subarachnoidspace:为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宽阔的腔隙,内含脑脊液。◆终池:脊髓蛛网膜下隙自脊髓末端到第二骶椎水平处的特别膨大处,内有马尾。2.脑蛛网膜cerebralarachnoidmater◆蛛网膜下隙: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的腔隙,容纳脑脊液。◆脑池:脑蛛网膜除在半球间裂、大脑横裂处以外,均跨越沟裂,故在一些脑的沟裂处蛛网膜下隙扩大而形成脑池(属蛛网膜下池)。如小脑延髓池、脚间池、视交叉池、大脑外侧沟池、桥池等。◆蛛网膜粒arachnoidgranulations:蛛网膜突入硬脑膜窦内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上矢状窦的两侧特别多,脑脊液最后通过蛛网膜粒渗透入静脉窦内。(三)软膜(如“套袖”)1.软脊膜spinalpiamater富含血管的透明薄膜,紧连脊髓表面,深入脊髓的沟裂中,与脊髓实质不易分离,软脊膜在脊髓下端构成终丝,其上血管分支进入脊髓。◆齿状韧带:软脊膜在脊髓侧面,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形成的齿状结构。每侧约18~24个,齿形的尖端穿蛛网膜或推挤蛛网膜而附着于硬脊膜的内面。2.软脑膜紧贴脑表面的结缔组织薄膜,血管丰富,深入脑表面的沟裂,不易与脑实质分离,以上与软脊膜相似,另外软脑膜还深入脑室。◆脉络丛:在脑室壁的某些部位,软脑膜上的血管与室管膜上皮共同突向脑室而形成,脉络丛的室管膜上皮具有分泌脑脊液的功能,讲清蛛网膜粒的概念10’上矢状窦蛛网膜粒为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二、脑脊液及其循环(一)脑室系统脑室是位于大脑、间脑和脑干内的腔隙,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室壁四周衬以室管膜,室内充满脑脊液。每个脑室内均有脉络丛,侧脑室的脉络丛向前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脉络丛相连。以提问的方式复习:1.侧脑室:左右各一,位于大脑半球的白质内,包括顶叶内的中央部、额叶内的前角、枕叶内的后角和颞叶内的下角。2.第三脑室:位于两侧间脑之间的狭窄的腔隙,其后部向下通中脑水管。3.第四脑室:形似帐篷,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上通中脑水管,下接脊髓中央管,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二)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为充满于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液体。侧脑室30~40ml,第三、四脑室25~30ml,脑蛛网膜下隙55~65ml,脊髓蛛网膜下隙10~15ml,终池20~30ml。成人脑脊液总量约140~180ml,平均150ml。1.产生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有实验证明,切除动物脑室脉络丛,可防脑积水的发生。2.循环脑脊液不断地由脉络丛等产生,沿一定的途径流动,又不断被重吸入血液中,整个脑、脊髓和神经根、马尾等均浸泡于脑脊液中。具体途径如下:室间孔中脑水管正中孔、外侧孔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当脑脊液产生和循环途径发生障碍时,可引起脑脊液回流不畅,产生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3.作用(1)保护脑和脊髓。有效缓冲外力,减少震荡,避免损伤。(2)营养神经组织。脑和脊髓没有淋巴管,流动的脑脊液起淋巴液的作用。(3)运输代谢产物(4)维持脑组织的渗透压及酸碱平衡,调节颅内压力。三、脑和脊髓的血管(一)脑的血管1.动脉来源及分布:15’大脑动脉环是重点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大脑前A.前交通支大脑中A.前脉络膜A.后交通支大脑后A.小脑上A.脑桥A.迷路A.小脑下前A.小脑下后A.脊髓前A.脊髓后A.椎A.middlecerebrala.vetebrala.cerebralarterialcircle(二)脊髓的血管1.动脉来源:椎动脉节段性动脉的脊髓支:肋间后A.腰A.等2.静脉与动脉伴行,较动脉多、粗。脊髓内小静脉→脊髓前、后静脉→椎内静脉丛四、内脏神经(复习内容)脑脊髓脑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内脏神经脑神经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颈部,脊神经与脊髓相连,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内脏神经呢?内脏神经与脑、脊髓相连,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内脏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内,内脏神经含有两种纤维,即内脏运动神经纤维和内脏感觉神经纤维;内脏感觉神经与躯体感觉神经的形态、结构和走行特点相似,而内脏运动神经则与躯体运动神经有诸多的不同点。交感神经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感觉神经一、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是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及腺体分泌的,为不随意的,如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唾液的分泌等。因其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新陈代谢活动(消化、呼吸、排泄、运输营养物质等),而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故又称之为植物性神经。前面介绍了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有诸多不同之处,那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见下表:60’(5’)脊髓前A.(2合1)沿前正中裂下行脊髓后A.(2)沿脊神经后根内侧平行下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内脏运动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支配的器官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心肌、腺体纤维成分一种两种(交感、副交感)神经分布方式神经干神经丛中枢部位脊髓前角T1~L3中间带外侧核脑干、L2~4副交感核涉及的神经元一个两个神经纤维类型较粗的有髓纤维薄髓、无髓纤维随意程度受意志支配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意志的直接控制(一)交感神经sympatheticn.1.中枢部(低级中枢)T1~L3脊髓节段灰质侧角,中间带外侧核2.周围部(1)神经节椎旁节:位于脊柱两旁,借神经节之间的纤维连成两条交感干sympathetictrunk,上起颅底,下至尾骨,两干下端于尾骨前面合并。交感干分颈、胸、腰、骶、尾五部,各部椎旁节的分布情况如下:颈部3对:位于颈血管鞘的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颈上神经节:梭形,位于第2~3颈椎的前方颈中神经节:卵圆形,位于第六颈椎的前方颈下神经节:常与第一胸神经节合并为颈胸神经节或星状神经节,位于第7颈椎横突和第1肋骨小头之间的前方。胸部:10~12对,位于肋骨小头前方腰部:3~5对,位于腰椎体前外侧,腰大肌内侧骶部:2~3对,位于骶骨前面尾部:仅在二干合并处有一个,称奇神经节椎前节:脊柱前方腹腔神经节celiacganglion:位于腹腔干起始部两侧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位于同名动脉的根部肠系膜下神经节(30’)注意讲概要(2)神经纤维①节前纤维的起止:T1~L3侧角白交通支中间带外侧核脊神经前根②节后纤维的去向: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躯干、四肢随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下形成丛直接分布至所支配的脏器③交感神经纤维的分布规律:T1~L5,换元→头、颈、胸腔脏器和上肢T5~T12,换元→肝、脾、肾、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L1~L3,换元→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盆腔脏器和下肢(3)神经丛交感干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换元上升或下降后,止于椎旁节,换元穿经椎旁节,至椎前节换元whitecommunicatingbranch内脏神经在分布于脏器的过程中,常常互相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内脏神经丛。主要攀附于头、颈、胸、腹腔内动脉的周围,或分布于脏器附近或器官之内。如颈内、外动脉丛、心丛cardiacplexus、肺丛、腹腔丛、腹主动脉丛、腹下丛等等。(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n.1.低级中枢脑干副交感核S2~4中间带外侧核(骶副交感核)2.周围部(1)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