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法用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用量与用法•【目的要求】1、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2、熟悉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一、剂量(一)剂量的含义: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二)计量单位:1、古代重量单位:铢、两、钱、斤。2、古代度量单位:寸、尺。3、古代容量单位:合、升、斗。4、古代较粗略计量方法:(1)刀圭:量药末专用量具,1刀圭约0.1方寸匕。(2)方寸匕:古尺一寸见方的药匙。(3)撮:三指撮取的量。(4)枚:个数。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1两=30g1钱=3g1分=0.3g1厘=0.03g(三)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剂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运用的需要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在确定药物剂量时,除应注意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到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1、药物方面:(1)药材质量: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勿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2)药材质地: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10g。金石、贝壳类质重的药物量宜重。无毒药一般用量为10~30g。鲜品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0~60g(3)药物性味: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用量则宜轻。(4)有毒无毒:无毒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者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用量:马钱子:内服剂量,0.3-0.9g。樟脑:内服剂量,0.1-0.2g。蜂房:内服剂量,1.5-3g。(散剂)蟾酥:内服剂量,0.015-0.03g。轻粉:内服剂量,0.1-0.2g。砒石:内服剂量,0.002-0.004g。雄黄:内服剂量,0.3-0.9g。硫黄:内服剂量,1-3g。胆矾:内服剂量,0.3-0.6g。瓜蒂:内服剂量,0.3-1g。甘遂:内服剂量,0.5-1g。大戟:内服剂量,0.5-1g。(散剂)芫花:内服剂量,0.3-0.6g。巴豆:内服剂量,0.1-0.3g。牵牛子:内服剂量,1.5-3g(散剂)乌头:内服剂量,1-2g。麝香:内服剂量,0.06-0.1g。牛黄:内服剂量,0.2-0.5g。珍珠:内服剂量,0.3-1g。2、应用方面:(1)方药配伍:一般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时,用量可略小。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药时为重。(2)剂型:多数药物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3)用药目的: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如槟榔,用于消积、行气、利水,其用量为6~15g。再如洋金花,如用以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g,每日量不超过1.5g,但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20g。即使是利用药物的同一功效,也可能因为用药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剂量。如牵牛子,有泻下之功,若用量轻,则通便导滞;用量重,则峻下逐水。3、患者方面:(1)年龄大小:小儿、老人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由于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健全,老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弱,特别是作用峻猛,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对青壮年的用药量。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使用。(2)性别:对于一般药物,男女用量区别不大,但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3)其他:体质强弱的不同。体质强壮者,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强,用量可稍大;体质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用量宜轻(尤其是攻邪药),即使是用补虚药,也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虚不受补。病程长短的不同。新病对患者正气的损伤尚小,患者对药物的耐受力还较强,用量可稍大;久病患者多体虚,对药物的耐受力已较弱,用量宜轻。病势轻重的不同。病情急重者,用量宜重;病情轻缓者,用量宜轻。若病重药轻,药不能控制病势,病情会发展加重;若病轻药重,药物也会损伤正气。职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体力劳动者的腠理一般较脑力劳动者致密,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对体力劳动者的用量可较脑力劳动者稍重一些。平素嗜食辛辣热烫食物者,需用辛热药物时,用量可稍大,反之则宜小。此外,确定药物的具体用量时,还应当注意季节、气候、居处环境等自然条件,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二、中药的用法用法,指中药的应用方法,内容十分广泛。这里主要介绍中药的给药途经、应用形式、煎煮方法和服药方法。(一)给药途径: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粘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本世纪30年代后,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临床用药时应怎样选择给药途径?首先应考虑各种剂型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其次还需注意病证与药物双方对给药途径的选择性。(二)应用形式:无论从什么形式给药,都需要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医疗、预防应用的一定剂型。传统中药剂型中,有供口服的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滋膏剂、露剂;供皮肤用的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浸洗剂、熏剂;还有供体腔使用的栓剂、药条、酊剂等等。本世纪30年代研制出了中药注射剂,以后又发展了胶囊剂、冲剂、气雾剂、膜剂等新剂型。其具体内容可参见《中药药剂学》。(三)煎煮方法:中药的疗效除与剂型的类别有关外,还与制剂工艺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汤剂是临床应用中药最常采用的剂型,并且大多由病家自制,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医生应将汤剂的正确煎煮法向病家交待清楚。1、煎药器具:(1)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且导热均匀,保暖性好。(2)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3)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金属元素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效降低,甚则产生毒副作用。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3、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4、煎前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一般以冷水浸泡,普通药物一般浸泡20~30分钟;种子、果实类药浸泡一小时左右;夏季不宜浸泡时间过长,以免腐败变质。5、煎煮火候:煎煮火候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煎煮时间长短。煎药一般宜先用武火使药液尽快煮沸,以节约时间,后用文火继续煎煮,使药液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其他含挥发性有效成分的药,宜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物及补虚药,一般宜文火久熬,使有效成分能充分溶出。6.榨渣取汁:榨渣取汁汤剂煎成滤出药汁后,药渣中还含有部分药汁,如不经压榨取汁就将其抛弃,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有实验证明,从压榨药渣中得到的有效成分约相当于原方的1/3。尤其是一些遇高热后有效成分容易损失或破坏而不宜久煎的药及只煎一次的药,药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7.煎煮次数:煎煮次数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也应煎两次。因为煎煮时,药物的有效成分会首先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内的水液中,然后再通过分子运动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当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不再扩散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会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三次。8.入煎方法:入煎方法一般药物可同时入煎。部分药物因其性能、临床用途及药材特性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尽相同。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会发生变化。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入药的先后。有的药材入汤剂还需用纱布包裹入煎。(1)先煎: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煎,川乌、附子等药无论生用或制用,因经久煎可以降低其毒性、烈性,宜先煎。如制川乌、制附片也应先煎半小时再入它药同煎,生用煎煮时间应加长,以确保用药安全。(2)后下:如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分解破坏而不耐长时间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其攻下作用更强。(3)包煎:如蒲黄、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4)另煎:如人参、西洋参等贵重药物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5)烊化:如阿胶、鹿角胶、龟胶等胶类药,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它药汁兑服。(6)冲服: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材,或三七、川贝母等需研末服用的药物,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四)服药方法:口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口服给药的效果,除受到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服药的多少及服药的冷热等服药方法有关。1、服药时间:适时服药,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古代医家对此十分重视。《汤液本草》云:“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病情的需要及药物的特性来确定。(1)清晨空腹:因胃及十二指肠内均无食物,所服药物能迅速入肠发挥药效。驱虫药等治疗肠道疾病,需在肠内保持高浓度的药宜在清晨空腹时服药。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夜间因频频入厕影响睡眠。(2)饭前:胃中亦空虚。攻下药及其他治疗肠道疾病的药饭前服用,亦可不受食物所阻,能较快进入肠道发挥药效。(3)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所服药物与食物混合后,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用(但某些恶心性祛痰药因其祛痰作用与其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分泌有关,须饭前服用疗效才好)。消食药亦宜饭后服用,使药物与食物充分接触,以利充分发挥药效。除消食药应于饭后及时服用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此外,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安神药用于安神安眠,宜在睡前0.5~1小时服药一次;缓下药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一次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4小时、2小时与1小时各服药一次。急性病则不拘时服。2、服药多少:(1)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2)应用发汗药、泻下药:如药力较强,服药应如药力较强,服药应适可而止,不必拘泥于定时服药。一般以得汗或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因汗、下太过,损伤正气。(3)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小量,药物对胃的刺激小,不致于药入即吐;频服,才能保证一定的服药量。3、服药冷热:临床用药时,服药的冷热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1)治寒证用热药:宜于热服。特别是辛温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仅药宜热服,服药后还要温覆取汗。(2)治热证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冷饮者,药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冷饮者,寒药仍以温服为宜。(3)治真寒假热证或真热假寒证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寒药热服者。(4)一般汤药、丸散等固体药剂:多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