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头围超过正常2个标准差;(2)囟门扩大,逾期不闭,紧张饱满或颅缝分裂;(3)眼球下旋如落日状,或震颤,或斜视;(4)智能低下,语言迟缓;(5)运动发育异常,或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6)头痛、呕吐、眩晕或抽搐,而难以用其它疾病解释者;(7)影像学检查证实有脑积水者。凡具有上述(1)~(6)之1项及(7)项者,即可诊断为本病。(二)证候诊断1.水瘀互结,壅塞脑窍证:头胀、头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昼轻夜重,日久可见视力减退,甚或失明,可伴有四肢抽搐,或为外伤、创伤、出血等病因所致,舌暗有瘀斑,脉涩弦或沉滑。2.脾虚水泛,脑窍不通证:头痛、头胀、抬头无力,视力减退,甚或失明,双下肢活动不灵。精神倦怠,舌淡,体庞大,苔白滑,脉濡滑。3.脾肾亏损,瘀阻脑窍证:头痛如裹,头沉,肢体乏力,善忘,或痴呆、反应迟钝、语音不清,视物模糊、耳聋等症,甚有个性改变。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苔少薄白微腻,脉弱。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水瘀互结,壅塞脑窍证治法:化瘀利水,通络开窍。推荐方药:通窍活血汤合五苓散加减。丹参、红花、桃仁、赤芍、川芎、全蝎、生地、麝香、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葱白、生姜、甘草等。2.脾虚水泛,脑窍不通证治法:健脾利水,芳香开窍。推荐方药: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加减。茯苓、猪苓、桂枝、白术、泽泻、生黄芪、车前草、生甘草等。3.脾肾亏损,瘀阻脑窍证治法:健脾补肾,化瘀开窍。推荐方药:金匮肾气汤合真武汤加减。制附子、肉桂、丹参、枸杞、茯苓、猪苓、桂枝、白术、泽泻、生黄芪、车前子、生甘草等。(二)中药外敷治疗可选择使用皂角膏(皂角、艾叶、丹参、红花、冰片等)外敷。剃光患者头顶部头发,将药膏均匀涂抹于前额发际至双耳尖及枕骨结节以上,以盖住头皮为度,绷带包裹,胶布固定,每1周换药1次,换药前将原来药物洗净。(三)针灸治疗1.水瘀互结,壅塞脑窍证取穴:人中、百会、风池、血海、三阴交。刺法:人中行泻法,余穴均为平补平泻。2.脾虚水泛,脑窍不通证取穴:人中、百会、肺俞、三焦俞、脾俞、肾俞、血海。刺法:以补法为主。3.脾肾亏损,瘀阻脑窍证取穴:人中、百会、脾俞、肾俞、血海。刺法:人中以点刺为主,余穴平补平泻。4.随证加减(1)伴有下肢肌肉萎缩,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坐立行走困难或不稳等症者,加用后溪、足三里、阳陵泉,以平补平泻为主。(2)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者,针刺加用内关、中脘、水分、阴陵泉、听会,以泻法为主。(3)伴有痴呆、反应迟钝、不能说话、不会运算、逻辑思维能力差、理解力下降为主要症状者,针刺加用四神聪、神门、后溪、照海,以平补平泻为主。(四)推拿治疗1.水瘀互结,壅塞脑窍证方法:点按风池,点揉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穴。滚、揉臀部及下肢后侧及下肢前侧,配合髋关节前屈的被动活动;滚臀及下肢外侧部、,点揉环跳、巨髎、髀关、承扶、殷门、迈步、委中、承山、阳陵泉、解溪、昆仑穴;拿下肢,摇髋、膝、踝关节,屈伸踝关节,以平衡协调有关屈伸肌群及纠正关节畸形。2.脾虚水泛,脑窍不通证方法:拿上肢,滚法作用于腰骶臀部及下肢内外侧,拿下肢内外侧,拿揉血海、足三里,摇髋、膝、踝关节,拔伸髋、踝关节。3.脾肾亏损,瘀阻脑窍证方法:点按风池,点揉太阳、头维、角孙、率谷、命门、肾俞、脾俞、肝俞穴。按揉手三里、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三阴交。4.随证加减(1)伴有下肢肌肉萎缩,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坐立行走困难或不稳等症者,点按风池,点揉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穴。滚、揉臀部及下肢后侧及下肢前侧,配合髋关节前屈的被动活动;滚臀及下肢外侧部,点揉环跳、巨髎、髀关、承扶、殷门、迈步、委中、承山、阳陵泉、解溪、昆仑穴;拿下肢,摇髋、膝、踝关节,屈伸踝关节,以平衡协调有关屈伸肌群及纠正关节畸形。(2)伴有恶心、耳鸣、耳聋等症者,点按揉风池,揉太阳、头维、角孙、率谷、耳前后穴位。点按中脘、天枢。拿揉点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申脉、太溪等穴位。(3)伴有痴呆、语言障碍者,点按风池,点揉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督脉沿线穴位、颈部夹脊穴。按揉内关、神门、曲池、三阴交、悬钟等穴位。(4)视物模糊者,点按风池穴,按揉精明、四白、太阳、承泣、瞳子瞭、丝竹空等。(五)其他疗法1.拔罐治疗:以肝俞、肾俞、脾俞、肺俞、膈俞、命门等背俞及督脉为主的穴位上施术。拔罐5分钟后取罐,每天一次,治疗5~6天休息一天。2.穴位埋线:对脾肾亏损或脾虚水泛者,选取脾俞、肾俞等穴位埋线治疗。3.艾灸治疗:对脾肾亏虚者艾灸命门、气海、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4.康复训练:依据患者的运动、发育、智力、语言等功能障碍经过康复师评定其功能现状,结合现代康复理念使用现代康复手段,并制定康复计划,选择针对性的运动、作业、语言等治疗方法。包括运动训练、语言训练、作业康复等。5.物理治疗:根据病情选用中药离子导入、超声理疗、经络导推等。(六)护理调摄1.一般护理:中医脑病科常规护理。2.根据头痛对患者造成的精神或心理等不良影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3.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卫生宣教。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评定标准,制定相应的疗效指数标准。治疗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1)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指数≥70﹪);(2)显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50﹪≤治疗指数≤70﹪);(3)有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有改善,(30﹪≤治疗指数≤50﹪);(4)无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治疗指数≤30﹪)。(二)评价方法评价选取脑积水的主要临床表现肢体运动障碍、智力障碍、头痛以及影像学表现等,采用国际公认的量表评分标准评分,以判定疗效。具体采用量表如下:肢体运动功能:采用卒中病人运动评分MAS(theMotorAssessmentScale)评分。头痛:头痛观察与评价指标。智力障碍: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