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垂直轴风力发电与风光互补能源技术发展-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高效率垂直軸風力發電與風光互補能源技術發展~產學合作研究計畫計畫書說明~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林法正教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黃仲欽副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機械系黃以玫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機械系吳俊諆副教授國立聯合大學電機系江炫樟教授宏銳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2大綱•計畫背景與目標•計畫組織及分工•技術關聯圖•計畫內容說明•時程規劃與預期成果•經費運用規劃•各子計畫經費分配•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個人資料•計畫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近三年執行或申請之能源相關研究計畫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3計畫背景與目標•計畫背景–風力發電為近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無污染的能源。台灣地處東亞季風盛行區域內,冬季有強勁的東北季風,夏季則有豐沛的西南氣流,常年風向穩定,風速不小,非常具有發展風能的潛力。–由於台灣地窄人稠,因此針對市區與郊區或較不適合裝設大型風力機或中小型水平軸風力機之地點,發展中小型垂直軸風力發電系統有其必要性。–為保證裝設地點之電源供應不會因天候狀況而匱乏,因此需要發展風能與太陽光電能互補且具儲能功能之發電系統,並可市電併聯或獨立供電。–目前台灣的廠商以發展10kW以下之小型垂直軸風力機為主,由於容量過小,較難開展國內市場且缺乏國際競爭力。•計畫目標–本計畫主要與宏銳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發展能接受各種風向、高效率、低噪音、組件少且易維護之中小型垂直軸(VerticalAxis)風力機與發電機之整機設計與系統整合,以達成風力發電系統技術本土化之目標。–第一、二年先發展一套50kW垂直軸風力機並與20kW太陽能模組互補為風光發電系統,並具備微電網(MicroGrid)併聯功能。–第三年再將垂直軸風力機與發電機容量擴大為150kW。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4計畫組織及分工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總計畫:高效率垂直軸風力發電與風光互補能源技術發展→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林法正教授總計畫:高效率垂直軸風力發電與風光互補能源技術發展→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林法正教授子計畫一:風力發電用高效率發電機分析與設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黃仲欽副教授子計畫一:風力發電用高效率發電機分析與設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黃仲欽副教授子計畫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塔架動態分析與設計→國立中央大學機謝系黃以玫教授子計畫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塔架動態分析與設計→國立中央大學機謝系黃以玫教授子計畫三:垂直軸風力機葉片之設計與氣動力分析→國立中央大學機械系吳俊諆副教授子計畫三:垂直軸風力機葉片之設計與氣動力分析→國立中央大學機械系吳俊諆副教授→國立聯合大學電機系江炫樟教授子計畫五:風光互補直/交流轉換器與微電網併聯系統之設計→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林法正教授子計畫四:風光互補交/直流與直/直流轉換起與儲能系統之設計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5風光互補混合式發電系統市電併聯PVinverterUPS、電源供應器風力發電轉換器大功率轉換器技術MPPT技術市電併聯技術孤島效應防制技術散熱技術EMI防制技術大功率元件切換控制技術高效率電路架構電池充電技術風機控制技術MPPT技術震動控制技術馬達驅動技術元件技術台達,科風,茂迪(*)SMA,Fronius,Powerone台達光寶全漢(*)Xantrex,Kaco,Kostal,ABB,GE台達,東元技術關聯圖•50kW及150kW風光互補系統之電力轉換結合了UPS、電源供應器、市電併聯技術、風力發電控制技術,大功率轉換器技術、風力機塔架及葉片設計與製作。•國內比較欠缺的是大功率轉換器、風力機塔架及葉片之設計與製作。另外風光互補系統則須整合所列技術,門檻相當高,目前全世界尚無類似產品推出。圖1技術關聯圖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6•本計畫工作重點:–1.電力控制系統:700VDCBus為架構主幹,可提供三相AC獨立電源輸出及市電並聯輸出,ACtoDC與DCtoDCConverter與DCtoACInverter,均採模組化設計。–2.市電併聯輸出:具有孤島偵測與微型電網併聯之功能。–3.風光互補:結合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與最大功率控制(MPPT),提高發電效率與穩定性。–4.低噪音:搭配選用低噪音的寂靜性扇葉及風力發電機。–5.最佳化效能:配合各地風場與日照特性,做元件最佳化效能選用及調整,以期效率極大化。–6.高風能轉換效率:風速12m/sec時,風力機功率係數可達0.35並進入定功率區運轉,當風速達每20m/sec時,風力機自動停止運轉。–7.全自動煞車系統:考量發電性能確保及安全性需求,在中風速域時需自動防止過渡迴轉而啟動升力型副葉片來抑制葉片的迴轉數。–8.垂直軸風力機葉片之設計:在360度的受風狀態下也能安定運轉,採用高耐風強度之碳纖材料,以達到剛性和輕量化及安全的目標,並配合風機之整體空氣動力學之設計,提高風機之功率係數。–9.發電機設計原則:選用直接驅動(DirectDrive)外轉子或內轉子多極發電機,並採用無鐵心架構,因此在迴轉時不會產生抵抗力,亦不會產生迴轉音,並可在低速迴轉時產生電力,以達到高效率發電和低故障率,並結合軸向及徑向磁場結構,以提高發電機功率密度。–10.塔架設計:考慮塔架結構在強風或強震時之震動與安全性,加強耐強風及耐腐蝕性分析,並研究材料加工及處理方式,以防鹽害及空氣中化學性粉塵侵蝕。–11.太陽光電模組:採用已通過IEC61215認證規範,具高光電轉換效率之矽晶太陽能光電模組。–12.電池儲能:工作於獨立型系統時,當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之輸出功率大於負載所能吸收時,為了維持直流電壓的穩定,蓄電池將執行充電控制模式,將多餘的再生能源儲存於蓄電池中;負載需要時,再執行放電控制模式。計畫內容說明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7PPmaxwmaxRotationSpeedWindTurbineOutputwminν=2m/sν=20m/sConstantPowerModeShuntDownModeMPPTModeν=8m/swmν=12m/sν=6m/sν=4m/s計畫內容說明DC/DC轉換器3DC/DC轉換器3DC/AC轉換器DC/AC轉換器AC/DC轉換器1AC/DC轉換器1電池電池DC/DC轉換器2DC/DC轉換器23Φ380VAC市電併聯輸出DC/AC轉換器(獨立型)3Φ380VAC直流鏈700V交流250V(額定輸出)DC220V(額定輸出)功率流向獨立發電系統輸出最大功率電追蹤風機保護最大功率點追蹤充/放電功率流向功率流向功率流向功率流向風力發電機太陽能板圖2垂直軸風力發電機輸出功率對發電機轉速特性曲線圖450kW/150kW垂直軸發電機與風光互補發電系統方塊圖圖3宏銳電子公司iWIND4kW風機葉片,圖示1為升力型副葉片,圖示2為扭曲型主葉片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8計畫內容說明•子計畫一:風力發電用高效率發電機分析與設計(黃仲欽副教授)–採用多極性永磁式發電機與風車直接耦合,不需額外齒輪機構,以期達到低噪音、低頓轉矩、低慣量及高效率之特性。–新型發電機結構之設計,採用軸向磁場之無鐵心繞組架構以及徑向磁場之永磁式發電機結合,同一機構具有類似兩個發電機如圖6,如此可以提高功率密度並減少慣量。–第一年將完成10kW的模組化的混合型發電機並採用5個10kW模組的機構串聯方式,組合為50kW的容量。其中繞組可分為兩組三相接線,分別為軸向型發電機及徑向型發電機。第二年以25kW為模組化,同樣採用二個模組串聯方式組合50kW容量。第三年為50kW模組並作3個模組串聯以達到150kW的容量。(a)(b)(c)圖5(a)徑向永磁式電機示意圖;(b)軸向永磁式電機馬達示意圖;(c)結合徑向與軸向之永磁式發電機之示意圖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9計畫內容說明•子計畫二:垂直軸風力機塔架動態分析與設計(黃以玫教授)–第一部分將著重於風機塔架與葉片的結構強度與振動分析;第二部分將探討葉片(包含副葉片)受風力振動時所發出之噪音。目的為尋求一塔架的更佳設計,使得風機運轉時塔架的位移更小、設計更精簡、安全性更高,及達到系統運轉時更加寧靜之目標。–本計畫風機葉片長度達10m以上,塔架高度可能至少需為15m,故在塔架設計之初即需要進行動態力學分析,以達到安全、穩定、耐用之目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50kW塔架設計案例如圖7所示。–計畫執行第一年以有限元素法分析原始設計塔架之自然頻率,以便確定能避開風機葉片轉動之頻率區帶,並引入子計畫三中所得出之風機葉片受力分佈,進行塔架之動態力學分析,以預測塔架在風機運轉之狀況下的位移。第二年中,判斷塔架強度較弱之處,加以補強與修正設計及進行塔架固定座的設計。第三年則進行葉片結構及噪音分析與外型修正,並進行系統整合測試與技術轉移。圖6垂直軸風力發電機50kW塔架設計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10計畫內容說明•子計畫三:垂直軸風力機葉片之氣動力分析與設計(吳俊諆副教授)–第一年以翼形元素方法分析如圖4所示宏銳電子公司現有4kW小型垂直軸風力機的葉片,建構一套氣動力與風力機扭力/功率的設計方法,提供宏銳公司進行工程設計。–第二、三年進行進階的葉片氣動力分析,將利用計算流體力學對中小型垂直軸風力機(50kW和150kW)葉片做氣動力分析與設計,包括:(1)葉片氣動力特性分析;(2)流場分析以驗證風能轉換電能之性能;(3)計算葉片表面壓力分佈,以供有限元素軟體進行結構分析、試驗及複合材料製作葉片之可靠強度。–宏銳公司針對新開發的50kW風力機的葉片外型有二種原型設計,如圖8(a)與圖8(b)所示,以計算流力方式分析這二種葉片的氣動力特性,可提供修改葉片原型設計參考。葉片設計完成後下一階段的工作為葉片製作,程序分為二個步驟:(1)CNC加工製作模具,(2)葉片製作。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11計畫內容說明•子計畫四:風光互補交/直流與直/直流轉換器與儲能系統之設計(江炫樟教授)–PV模組必須隨日照度改變其工作電壓以持續操作在最大功率點,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益。–風力發電機系統的功率-轉速P-ω特性曲線受到風速大小的影響,對中小型風力發電機而言,風速變化較PV電池照度變化更為加快速且頻繁,因此將採用感測直流側電壓及電流計算輸出功率,並以改變直流電壓方式間接調整WTG轉速達到MPPT。–再生煞車時能源儲存於蓄電池中。–工作於獨立型系統時,當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之輸出功率大於負載所能吸收時,為了維持直流電壓的穩定,蓄電池將執行充電控制模式,將多餘的再生能源儲存於蓄電池中,當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之輸出功率小於負載所需要時,再執行放電控制模式。–子計畫四研製風力與太陽能混合之三相多功能混合式發電系統如圖10所示。DCtoDCConverter2LoadDCtoACInverter~GridDCtoDCConverter1PVStringsWindAC-DCConverter1AC-DCConverter2DCBusBatteryBank圖8三相多功能、風光互補、混合式發電系統架構國立中央大學電機控制實驗室12計畫內容說明•子計畫五:風光互補直/交流轉換器與微電網併聯功能之設計(林法正教授)–本系統與微電網路併聯時具備優異過渡(Ride-through)能力,當微電網路產生短路等故障造成電壓遽降時,本系統可忍受低電壓一段時間不同步跳脫,避免因微電網系統發電量與用電量嚴重不平衡,導致整體微電網系統崩潰。–設計主動式孤島偵測功能,提供本地負载時,可在孤島運轉及併聯運轉間平穩轉換,對於電壓驟降、故障、停電等,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可利用本地資訊自動轉變到獨立運轉模式,迅速根據負載要求而控制發電系統出力,在孤島運轉模式與併聯運轉模式之間平穩的轉換。dciaTaTbTbTcTcTdcVdcCpL隔離電路與驅動閘aTbTcT市電系統接三相本地負載TMS320F2812DSPTMS320F2812DSPuvVCANBusGSM模組風力發電機充電電池區域調度中心'ui'vi'wiuuvi,vvvi,wwvi,QP,QP,AC/DC轉換器DC/DC轉換器微電網控制器TMS3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