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问题与对策作者:王雪晶来源:《学理论·下》2010年第02期摘要:我国的社区工作发展存在着政府工作“基层化”、社区工作“机关化”、社区工作者的“非专业化”等问题,在今后的社区发展中需要政府走出“善政”走向“善治”,社区的服务理念需要从“机关型”转向“服务型”,同时培养专业技能与专业服务兼备的社区工作者,使社区工作走向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关键词:社区工作;专业化;社区发展;社区工作者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6—0060—02我国社区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社区安全、清洁、社区文娱、社区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在社区工作专业化道路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政府干预、工作的机关化、社区工作者的非专业化等。本文将对社区工作发展专业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社区工作专业化的概念界定及其意义1.社区社会工作对于社区社会工作(简称社区工作)的涵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界定,从而使社区工作这个概念包含越来越多的内容。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社区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工作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的社区工作则是社区社会工作的简称,特指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关于社区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及其应用过程[1]。本文则重点研究狭义的社区工作。2.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所谓社区工作专业化,指的就是社区工作从目前比较普遍的社区管理和服务走向专业化的社区社会工作,社区工作者主要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担任[2]。从概念中可以看出社区工作的专业化包括管理和服务的专业化、人员及机构的专业化。1972年香港正式宣布实行社会工作专业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现社会工作专业化是香港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两件大事和里程龙源期刊网碑。香港社会福利工作的发展由此进入了“提供多元服务,引进社工专业”的新阶段[3]。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在建设专业化的人员队伍及专业服务的道路上,可以借鉴西方及香港在社区工作中的服务模式和理念,结合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工作专业化道路。探索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住房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单位住宅开始实行货币化分配方式,使单位制住宅瓦解,物业型住宅小区大量出现。住房类型的多样化,带来了社区成员之间关系的陌生化。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闲暇时间减少,业缘关系的地位远远强于地缘关系,加之社区的文化宣传活动不到位,致使居民游离于社区互动之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学、社会工作方面的学者开始探讨社区工作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专业化的社区社会工作能够更好的解决居民在社区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使居民在社区互动过程中形成归属感和凝聚力。在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组织领导下,充分运用社区的各种有效资源,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就业咨询与培训等,建立“社区大家庭”,充分发挥社区的各种服务效能。二、社区工作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社区工作是在社会转型期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提上日程的。家庭的规模小型化、结构核心化、关系松散化以及功能社会化使得家庭这种非正式网络正在弱化,取而代之的将是公共服务网络的建设与完善。而社区作为连接社会与家庭的一个重要载体,必将成为健全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发展,社区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1.政府工作的“基层化”居民委员会作为传达政府声音、了解群众民情的载体,是居民自治组织,政府给予政策性的引导与支持。但是在社区发展的现阶段,居委会大体上成为直接受政府管理和控制的社区组织。居委会要按时完成政府有关部门下派给社区的各项工作,并在社区建立了相关的组织机构,工作布置后,上级部门不定期的检查工作,导致社区工作重在完成下派任务,迎接应对各种检查,占据了社区自身发展与建设的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也使社区组织不能真正实现自治管理。2.社区工作的“机关化”由于居委会承担着政府的基层组织工作职责,进而滋生了机关化的倾向。尤其对于比较落后的农村社区的村民委员会来说,村委会书记、村长等那是农民眼中真正的“干部”,使得社区工作的机关化倾向更加深厚。社区工作的机关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时间。社区居委会实行犹如国家机关的作息时间安排,影响大部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与社区活动。二是工作方法。很多龙源期刊网社区工作者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并且长时间处理政府分派的行政任务,使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呈现机关化倾向而缺少专业的工作技巧。三是考核标准。与个人利益相关的考评标准使社区工作不得不围绕考核转、评优转、政府转。3.社区工作者队伍的“非专业化”社区工作者的非专业化主要表现为专业技能与工作经验难于一身。专业化需要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备服务社区的实战经验,这样在应对实际工作问题时才能够将技能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处理好各种社区矛盾和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的社区工作是在改革开放后家庭功能及结构发生变化后才引起社会重视的领域,导致具备社区工作经验的是没有接受过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专业教育的“大妈”级人物。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年青人还没有更多的摄入到社区工作中,且在社区工作者中所占比例较小,无法形成专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三、社区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1.从“善政”到“善治”:真正实现政府对社区发展进行引导与支持从“善政”走向“善治”是近年来政府管理体系改革的趋势也是政府走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行政化弊端的途径[4]。“善政”理念是与市民社会不发达,缺乏民主思想基础相适应的。我国广大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的管理则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但是在我国的大城市社区,社区应该真正实现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合作管理的“善治”模式,使社区工作摆脱政府的束缚,提高社区自我管理、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社区成为居民生活中能够依赖的公共服务网络,政府在社区发展中承担着引导与支持的角色,使政府工作在社区中逐步撤离出来,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居民的作用。2.从“机关化”到“服务型”:社区组织要确立服务社区居民的工作理念社区居委会、社区医疗、社区照顾等作为服务型的社区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社区居民的工作理念,摘掉“行政领导”的机关化“帽子”,做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了解民情,体恤民意,做好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桥梁。这就要求社区组织在工作时间上灵活多变,根据居民的服务需求时间、闲暇时间等机动调整,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在工作方法上,要在社区工作中充分运用个案、小组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坚持助人自助的工作原则,结合居民遇到的具体困难,充分运用社区外及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帮助民众分析解决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对社区工作者的考核标准上,应从“对上”的成绩转向“对下”的绩效,使工作人员不再围绕考核转、评优转、政府转,能够深入社区的服务机构及居民的家庭中,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组织的意见及建议以及居民家庭中的各种矛盾,只有与居民建立了信任关系,才能使社区工作真正成为居民的公共服务网龙源期刊网络,渐渐地减少对家庭及成员的非公共服务网络的依赖,届时社区工作才真正得到居民的认可,市民社会的民主思想及公共性在真正体现出来。3.从“非专”到“专”:培养专业技能与专业服务兼备的社区工作者社区社会工作是否能够实现专业化,专业的社区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的社区工作要靠社区工作者亲自完成或指导完成,因此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理念及工作方法是否专业过硬,直接影响到工作成效及社区工作在居民中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直接关系到社区工作的专业化成效。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将社区作为缓解下岗职工就业压力的平台使社区工作一度被“大妈”霸占,近年来加大了对社区工作的重视,在政策待遇上有所倾斜,使一些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加入到社区工作的行列中,但是社区工作者仍然存在着专业技能与专业服务未能兼于一身的症结。这就需要在落实“公开招聘、定岗竞争、择优推荐,等办法时,要对应聘者的所学专业或者工作经验有所考虑,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社区工作者时采取竞争上岗与资格认证双管齐下的方法,可以使新加入的社区工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已经从事社区工作多年,具备实际经验而缺乏专业背景的工作者,要进行系统培训,点面结合,做到真正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于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学校要安排学生深入社区实践的机会,与相关社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形成长期的定点实习,互惠互利。将在校大学生、高校专业教师与社会专业人士吸引到社区建设中来,为社区的未来发展培养优秀的工作者队伍,形成社区工作者发展的良性平台。目前,社区工作的发展存在着一些机构运行机关化、社区工作人员非专业化,提供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期研究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区工作是一项系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工程,社区工作的专业化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目标,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使社区自治组织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成为为居民服务的自治组织,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者,来推动社区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的道路,使社区居民真正转变文化观念,从家庭亲属的非公共服务网络中走出来,信任并且依赖社区这一公共服务网络提供的各种服务,使社区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细胞。参考文献:[1]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2]李伟梁.社区维权行动与社区工作专业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0,(3):106.[3]吴亦明.香港社会工作及其运行机制[J].社会学研究,2002,(1).[4]李冬梅,杨晶.小议如何加强社区工作专业化[J].理论广角,2006,(2):194.龙源期刊网(责任编辑/许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