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地理资料的检索与获取第一节人文地理学信息的检索与获取1.1社会地理学是研究各种社会集团的区域分布、空间利用类型,及其地域类型形成过程的学科。社会集团具有不同的类型,起源于特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集团对不同自然环境的反应,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2.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它着重分析政治区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政治地理学主要研究国家的领土疆界、首都、行政区划等政治现象,国际政治关系的格局及其发展变化,为国家的政治决策、国际事务等工作提供依据。1.3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而在历史地理学中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则是沿革地理研究。沿革地理研究在中国起源很早,东汉已开其端,此后历代相继,至宋代已形成一项独立的研究。历史地图的绘制,从3世纪时中国裴秀的《禹贡地域图》,已有1700年的历史。现今不少国家已有大型的国家历史地图集的出版。1.4聚落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地区聚落的起源和发展;聚落所在地的地理条件;聚落的分布,揭示聚落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历史、社会和经济原因。乡村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是聚落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5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是研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人口变动和人口增长的空间变化,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中较新的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通过统计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制作人口地图,找出人口分布的规律性,并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政策方面来探讨其原因,同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这些影响因素的主次,来揭示各国各地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差异。1.6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布方面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旨在探讨各地区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人们对景观的开发利用和影响,人类文化在改变生态环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该地区区域特性的文化继承性,也就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的空间变化。它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1.7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对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2.人文地理学检索工具《辞海》历史地理部分共收词条5967条,包括两大类:中国历史地理4,859条,古代中西交通1,108条。2.1辞典类工具《世界国家地理百科》记录每个洲及国家以地图的形式全景展示各国人文地理具体方位,;全书以5000多幅珍贵图片,400幅世界各国彩色地图配以100多万字的文字;介绍世界地理、地形、地貌、农业、历史、经济、文化、科技、旅游的发展进程。《中国名胜词典》选收全国名胜古迹4,781条。收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名胜,著名的、有特色的现代建筑和博物馆,少数民族地区有代表性的建筑和古迹;名胜古迹原则上以收现存的为限,已埋没废圮的一般不收。名胜古迹以收录今名、全名为主,别名、简称、旧名影响较大的酌立参见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收录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37个历史文化名城;共收词目2309条;每个城市一般包括:史地概况、古迹园林、风物特产、城市建设四部分;对著名的古城、古迹、名胜、革命纪念地、城市建设等酌附照片;每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附有城区示意图。全书共附地图、照片400余幅。2.2图录表谱类工具《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本书有600幅彩色地图,反映了公元前900年至公元1975年间的世界历史概况,图解和图片,并配以30万字的文字说明,是最具权威性的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部以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普通地图集。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中国古代地图集》,是现存中国古地图的集锦,共分3卷。第1卷为战国至元代,地图60种205幅,其中彩版88幅;第2卷为明代卷,地图248幅,全部彩印,其中不乏海内孤本;第3卷为清代卷,地图212幅,以彩绘本地图为主。每幅地图均附有简要说明,部分地图还附有相关研究论文。《历代地理沿革表》,共47卷(卷首目录1卷,表46卷),是以表的形式诠述上古至明代地理沿革的著作。《历代疆域表》,从五帝至明代止.首卷列有各朝国都地理图;后表的地名以清嘉庆年间行政区域府县为纲,设13栏,说明它在历代的沿革。《清代地理沿革表》此表据明清档案等原始材料以及有关地理沿革的书籍编成。采用文字,表格并用的形式,文字详述沿革始末,再以表格揭示,是查考清代行政区划变化的重要图表。《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这是一部反映中国近代政治事件为中心的读史地图集。内容包括1840~1919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基本情况。第二节地名学信息的检索与获取1.地名学及其研究内容地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认识和需要,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代号。地名,代表一个具体地方,蕴含着一段或长或短的历史,记述着一个活灵活现的故事。地名的来源主要是神话传说、宗教、自然景观、经济特征、文化、民族、政治的因素。地名作为一种现象是比较复杂的,造成这种复杂性的原因主要有:由于语言的不同,一个地们会有不同的名称和意义;同名异地现象;有些地名有别号、简称、合称或因避讳而改名;有些地名由于历史变迁而不存在了。地名学是研究地名的由来、语词构成、含义、演变、分布规律、读写标准化和功能,以及地名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地名学的研究内容概括说有三个基本方面:语言方面、地理方面、历史方面。地名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在对大量地名进行语词分析、沿革考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探索地名的产生、发展及其分布规律,对于实现地名标准化、维护国家领土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以及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有着深远的意义。2.地名学工具书《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共3卷)汇集了上起远古、下至当今的地名6万余条、字数达1000余万。《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收录我国历史地名约21000条。《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收历史地名共约9万余条,分列6万余目。所收历史地名一律以我国文献记载为准,上起远古,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共收录近10万条地名,系统地介绍了地名的标准书写形式、读音、来历、含义、沿革、位置及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社会、历史和经济、文化状况,成为我国第一部大型的、标准化的、具有较高科学水平的地名工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共六卷。该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32个分卷基础上,经过修改、补充、完善,重新编纂的一部全国性、综合性、科学性、权威性的大型地名工具书。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内的地名18万条,3000万字。《21世纪世界地名录》,共收录国内外地名35万余条,其中中国条目5万余条。正文分国外地名、中国地名两部分。按罗马字母顺序排列,每个条目有罗马拼写、中文译名、归属国家、地理位置(座标)构成。该书是迄今国内资料最全、内容最新、最具权威,唯一的世界地名录,全世界95%以上地名均收录其中。《世界地名译名手册》,该手册汇辑了外国报刊中常见的世界各国(地区)地名约五万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1999年,收录地名6万多条。在我国地图史上,这本书第一次全部收录4.8万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第一次以标准全称表示省、地、县、乡四级行政区域,准确地体现了各级政区的分布、境界现状、行政中心,介绍了自秦朝以来2000多年间我国主要时期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沿革,是我国经济建设、行政管理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