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心电图详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目录第一讲心电图基础第二讲心电图的测量及正常值第三讲窦性心律、期前收缩及逸搏第四讲异位心动过速第五讲心脏传导阻滞第六讲预激及房室肥大第七讲心肌梗死第一讲心电图基础知识一.心电图概念(重点)。二.临床意义。三.导联:1.定义;2.导联线及与人体的连接(重点);3.常用导联(难点):(1).标准导联、加压单极肢导联及连接方法;(2).胸导联及连接方法,胸导联的安放位置(重点);(3).附加导联及连接方法。四.波的形成(难点)。五.心脏传导系统。六.心电图坐标。(重点)七.心电图的测定方法。(时间与电压)目录心电图概念*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目录临床意义*1、对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对心肌梗塞的诊断。3、各种心肌疾患的诊断:如心肌炎、心肌病等。4、各种心包疾患的诊断。5、心房、心室肥大的诊断。6、观察药物对心肌的影响。7、观察电解质紊乱情况。8、心脏手术、危重患者的监护。目录导联的定义导联(lead)的定义: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目录*导联线心电图机导联线有5条,分别由线头为红、黄、绿、黑、白5种颜色的导联线组成。红色___右手黄色___左手绿色___左脚黑色___右脚白色___胸前(V1、V2、V3、V4、V5、V6)目录目录常用12导联体系在长期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形成了一个由Einthoven创设而目前广泛采纳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leadsystem),称为常用12导联体系。1.标准导联(双极肢导联)Ⅰ、Ⅱ、Ⅲ。2.加压单极肢导联avR、avL、avF。3.胸导联V1、V2、V3、V4、V5、V6。目录标准导联1.定义:将两个电极置于人体两肢体上的导联。2.连接方法:Ⅰ导联: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Ⅱ导联:左下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Ⅲ导联:左下肢接正极,左上肢接负极。3.特点:(1).综合反映两肢体间的电位变化。(2).Ⅱ导联是测量基本间期的导联。(3).利用Ⅰ、Ⅲ导联电压代数和测定心电轴。目录中心电端(centralterminal)定义:将肢体导联三个电极(右手、左手、左脚)各串一5kΏ电阻,然后将三者连接起来,构成“无干电极”或称中心电端。目录加压单极肢导联1.连接方法:avR导联:右上肢接正极,左上肢、左下肢接负极。avL导联: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左下肢接负极。avF导联:左下肢接正极,右上肢、左上肢接负极。2.特点:(1)探查局部心肌电位改变。(2)avR导联是心律诊断的关键导联。目录胸导联1.连接方法:中心电端与心电图机的负极相连,探查电极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探查电极安放在心前区不同的位置,即胸导联。2.特点:(1)因距心脏近,因此电压较高。(2)决定心脏的钟向转位。目录*胸导联V1~6的安放位置导联探查电极放置位置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V2至V4两点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目录附加导联1.V7、V8、V9导联:将探查电极分别移至左腋后线、左肩胛线、后正中线与V4同一水平处。适用于左室肥大,后壁心肌梗塞,心脏移位。2.右胸导联(V3R~6R):将探查电极置于右胸壁,相当于V3~6相对应的部位。适用于小儿心电图,右室肥大,右位心,心脏移位,右心室心肌梗塞。目录心肌细胞电位图与体表心电图的关系心肌细胞电位图反映单个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体表心电图则是反映无数心肌细胞的综合电活动。(以心室为例)。•0相,相当于心电图上的QRS波群;•1相,相当于J点,即QRS波群与S-T段的连接点;•2相,相当于S-T段;•3相,相当于T波;•4相,相当于静止状态的等电位线;•0相至3相末,相当于Q-T间期。目录心肌细胞电位图与体表心电图的关系图目录心电图波形形成的三条基本法则1.除极方向朝向导联的正极,出现向上的正波。2.除极方向朝向导联的负极,出现向下的负波。3.除极方向与导联垂直,出现双向波。目录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主要是由窦房结、结间束(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起自前结间束,称为Bachmann束)、房室结、希氏束(Hisbundle)、束支(左、右束支及左束支的前、后分支)以及普肯耶氏纤维(Pukinjefiber)构成。目录心电图的坐标1.*心电图纸为坐标纸,每个小方格的长、宽各为1mm。心电图纸横向坐标的距离代表时间。记录常规心电图时,心电图的走纸速度为25mm/s,故每一小格代表0.04s。心电图纸纵向坐标的距离代表电压的振幅,标准电压为1mv等于10mm,每小格电压等于0.1mv。2.*心电图机走纸速度常有25mm/s、50mm/s两种;电压常有1/2、1、2三种。目录时间和电压的测量1.测量波的振幅:(1).向上的波自水平线的上缘到波的顶端的垂直距离;负向波自水平线的下缘到波的底端的垂直距离。(2).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线为准。测量QRS波群、J点、ST段、T波、U波振幅,采用QRS起始部水平线为参考水平。2.测量波的时间:(1).自波的起点内缘到波的终点内缘的时距。(2).测量P波、QRS波群时间,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或QRS波群起点测量至最晚的P波或QRS波群终点;PR间期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群起点;QT间期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QRS波群起点测量至最晚的T波终点。目录第二讲心电图的测量及正常值一.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名称;代表意义;命名;正常值其临床意义(重点)。二.心电轴(难点):1.定义及分类;2.计算方法及其临床意义(重点)。三.钟向转位(难点):1.定义及分类;2.判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重点)。四.心率:1.定义;2.计算方法(了解内容)。目录心脏除极、复极与心电图各波段的关系目录*P波(Pwave)*P波:心房肌除极波,代表心房除极的时间、电压变化。1.形态:圆顿平滑.*窦性P波:PⅡ、avF直立,PavR倒置。2.时限:<0.11s。双峰时,双峰间距<0.04s。3.电压:<0.25mv(肢导联)、<0.20mv(胸导联)目录*《PtfV1》1.PtfV1: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erminalforce)。2.V1导联P波为正负双向,负向波的宽度(S)乘以负向波的振幅(mm)。3.正常值为-0.02mm.s。目录单击放大局部图像•P波时限0.16s。•PⅠ、Ⅱ双峰,峰间距0.05s(0.04s)。•Ptfv1=-0.12mm.s(<-0.04mm.s)。目录P波异常的临床意义1.电压增高:常见于右房肥大、肺部疾患(肺型P波)、先心、甲心、低血钾等。2.时限增宽:常见于左房肥大(二尖辨病变)房内阻滞。3.PtfV1增大:常见于冠心、左房肥大。目录*P-R(P-Q)段(P-Rsegment)1.PR段:反映激动由心房肌除极后传至心室肌除极开始的过程。2.测量:P波终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距。目录*P-R间期(P-Rinterval)1.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房室传导总时间)2.*测量: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距。(包括P波时限、P-R段。)目录*P-R间期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1.*正常成人心率在60-100次/分时为0.12~0.20s,随年龄、心率不同而不等,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老年人<0.22s)2.临床意义:⑴P-R间期延长(P-R段):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⑵P-R间期缩短:常见于预激综合征,交界心律,房室脱节。目录正常成人P-R间期的最高限度心率(次/分)<7071-9091-110111-130131时限(秒)0.200.190.180.170.16目录*QRS波群(QRScomplex)1.*QRS波群:心室除极波,代表心室除极的时间、电压变化。2.*命名:第一个正向波称为R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称为Q波,R波之后第一个负向波称为S波,第二个正向波称为R’波,R波之后第二个负向波称为S’波,……。只有一个负向波称为QS波。波幅<5mm的用小写q、r、s;波幅≥5mm的用大写Q、R、S。目录*QRS波群正常值1.*时限:正常成人<0.12s,多数在0.06~0.10s,平均0.08s。2.电压:*胸导联:A.右室RV1<1.0mv,RV1+SV5<1.2mv。B.左室RV5<2.5mv,RV5+SV1<4.0mv(男)<3.5mv(女)。肢导联:A.右室RavR<0.5mv。B.左室RavL<1.2mv,RavF<2.0mv,RⅠ<1.5mvRⅡ+RⅢ<4.0mv;RⅠ+SⅢ<2.5mv。目录QRS波群正常值3.*Q波正常值:(avR联除外)时限<0.04s,电压<1/4R。不应有切迹,V1~2不应有Q或q波,但可为QS型。4.*低电压:(1)在6个肢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和均≤0.5mv,称为肢导联低电压;(2)在6个胸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和均≤0.8mv,称为胸导联低电压;(3)肢导联低电压加胸导联低电压称为低电压。目录肢导联低电压•肢导联各QRS波群R+S<0.5mv。目录广泛低电压(局部放大)•肢导联各QRS波群R+S<0.5mv。•胸导联各QRS波群R+S<0.8mv。目录胸导联QRS波群正常图形正常心室除极始于室间隔中部,自左向右方向除极(方向:自左向右下);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朝心外膜方向除极(方向:自右向左);左室基底部与右室肺动脉圆锥部是心室最后除极部位(方向:向左后)。*V1~6的正常形:V1~2:rS型r/S<1V3~4:RS型R/S≈1V5~6:以R波为主(qRs、Rs、qR、R)R/S>1目录正常心电图目录QRS波群正常值5.*R峰时间(Rpeaktime):(室壁激动时间VAT)(1)定义:指QRS波群起点至R波顶峰(peakofRwave)垂线的时距。(2)代表激动从内膜传至外膜的时间,反映心室壁的厚度。(3)正常值*:右室(VATV1)<0.04s;左室(VATV5)<0.05s。目录QRS波群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⑴时限、VAT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⑵电压增高:常见于正常青年男性,心室肥大,预激综合征。⑶电压降低:常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心肌损害,水肿,正常肥胖健康人。⑷异常Q波(时限、电压、形态异常):常见于肺心病,心肌病,心肌梗塞。目录J点(Jpoint)1.J点: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点,反映心室除极结束,复极开始。2.J点上移:3.J点下移:目录J点(波)目录S-T段(S-Tsegment)ST段:自QRS波群终点(J点)到T波的起点间的时距。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1.正常时限:<0.15s。2.*与等电线在同一水平位上。在等电线以下,称为压低;在等电线以上,称为抬高。正常压低:每个导联均<0.05mv;正常抬高:肢导联、V4~6<0.1mv,V1~2<0.3mv,V3<0.5mv。3.临床意义:⑴时限延长:常见于低血钙(>0.16s)。⑵压低大于正常值:常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心肌劳损,心动过速。⑶抬高大于正常值:常见于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目录St段压低(局部放大)•STⅡ、Ⅲ、aVF水平型压低0.25~0.30mv。•STV2~V6水平型压低0.10~0.15mv。目录St段抬高(局部放大)•STV1~V6弓背型抬高0.20~0.80mv。•STⅠ、aVL弓背型抬高0.20~0.30mv。目录T波(Twave)1.*T波:心室复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时间、电压变化。2.*电压: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不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V3最高可达1.5mv)。3.*方向: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与R波同向。4.*形态:T波上升支缓慢,下降支迅速,双支不对称;顶光滑无切迹。5.临床意义:⑴T波低平(<1/10R)、双向、双峰、倒置(与R波方向相

1 / 2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