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来源】•哺乳纲牛科动物牛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结石)。--天然牛黄(丑宝)•前者称“蛋黄”,后二者称“管黄”。•[产地]全国。•[采收加工]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新闻回顾在云南曲靖市沾益县花山镇上,开牛肉馆的桂宝明师傅却在宰牛中,发现一颗举世罕见的大牛黄,和足球大小差不多,重量近3公斤,是普通牛黄的15倍还要多.该颗牛黄极有可能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颗牛黄,其药用价值可达10万元左右.而桂宝明发现的这颗特大牛黄几乎是宁夏发现的特大牛黄的3倍.按照这则报道,桂宝明的牛黄估计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天下第一”.有药品收藏家给家200万,但桂宝明仍觉得价格应该在300万。性状鉴别最新版[鉴别]牛黄为贵重药材,一些不法分子用植物的粉末加蛋清、蛋黄和牛胆汁等制成,或用其他动物的胆结石等伪充,以假乱真,牟取暴利,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鉴别真伪牛黄,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目试:真品(正品)天然牛黄有蛋黄及管黄两种。蛋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类方圆形或类三角圆形,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带光泽,有的外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断面黄色或棕黄色,可见明显排列整齐的层纹,层层重叠,气清香。管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质坚实。人工牛黄多呈粉状,也有不规则球状者,浅棕黄色至金黄色。•二、手试:以手摸、擦、捏进行鉴别,一般经验是三个“三分”。即:①牛黄上手轻三分。牛黄质地疏松,比一般同体积的物品要轻些。不管是泥团或常见的伪晶,一般比牛黄重,故有牛黄上手轻三分的提法。②遇水摩擦黄三分。传统鉴别牛黄,用少许牛黄加水磨在指甲上,显黄色,习称“挂甲”或“透甲”,一般来说只要有些水分的牛黄颗粒在白纸或砂玻板上擦几擦,同样出现淡黄色的痕迹,这种颜色不一定很深,但能较长时间地保留不变。③用手捏牛黄碎三分。牛黄硬度在1~2°左右,很容易给捏碎,如捏不碎者,—般应视为伪品。三、口试:将牛黄少许放在舌尖,有一股凉气扩散到舌心至舌根,味微苦而甘甜,没有其他腥膻杂味,嚼之似泥而没有渣杂,唾液可染成淡黄色。伪品多味苦而难于嚼碎,有时有滑腻感。四、水试:牛黄不溶于水,置水中先浮而后沉,不胀、不溶、不变色,煮到水沸仍保持块状;将缝衣针润水粘上牛黄粉,垂直沉下水中,可见杯内从上至下有一条线,然后再慢慢扩散。人工牛黄煮沸后水呈黄色而混浊,静置片刻即沉淀,水变回原色。五、火试:取一根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牛黄破裂而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并伴有清香气味者为真品。六、醋试:取一干燥洁净试管,放入牛黄粉末(成块稍加压碎),加入2ml醋酸,加热至沸,溶液即现淡绿色至深绿色。品质好的牛黄液体呈深绿色而清澈;质次的呈绿色至稍黑而混浊;人工牛黄呈淡绿色或青绿色。伪晶牛黄多为黄色或茶红色。•质量要求:•均以完整、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者为佳。•以上鉴别牛黄真伪方法,有时采用一二种就可以,如果把握不大,可逐个进行加以区别。•[剂型]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片,牛黄感冒胶囊•[功效]清心豁痰,开窍镇惊,息风解毒.•[附注]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成分】•含胆色素72-76%,其中胆红素及其钙盐含量为25-70%;胆酸类7-10%,去氧胆酸0.45%,等等。•【附注】•1、动物水牛、牦牛及犏牛的胆囊结石,亦有入药。•2、吃胆牛黄:宰牛后未检查,牛黄在胆囊内时间过长,胆汁渗入黄内而成。多呈暗红棕色或黑色。质较硬,不松脆,断面似胶状,显黑色或墨绿色,同心层纹不明显或隐约可见。无清香气,味苦。•3、人工牛黄:参照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配制而成。•多呈粉状,浅棕黄色或金黄色,质轻松,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无清凉感,水溶液亦能“挂甲”。无“透甲”•4、培植牛黄:在牛的活体胆囊内培植的胆结石。与牛黄碎片相似,不同点是断面无同心层纹,质较疏松,间有少量灰白色疏松状物和乌黑硬块。培植牛黄培植牛黄粉•5、牛黄为贵重药材,除国产外,尚有进口品。在商品中发现有不少伪品:①鸡蛋黄+胆汁浸泡,用印度黄染色伪造而成。无同心层纹,IR:λmax=1740cm-1(真牛黄无)。②植物类药粉末(大黄、黄连、黄柏、姜黄、栀子等)+鸡蛋清+牛胆汁伪造(一层一层滚粘而成)。土黄色,质坚硬,环纹厚且不自然,无清香气和清凉感,味苦为主。③淀粉(马铃薯粉等)+铁粉伪造而成。吸铁石检查,淀粉检查。④牛黄掺糖,甚至用牛羊等结石伪充等等。⑤用骆驼黄、熊胆黄伪充。性状和显微特征均不同。6、猪黄、马黄的药用价值应进一步分析研究。如马黄药材外形极似牛黄,成分亦较类似。猪黄人黄伪制牛黄伪制牛黄伪制牛黄:块状地板黄淀粉伪制的牛黄及其显微特征蜡伪制的牛黄及其显微特征树脂伪制的假牛黄塑料伪制的假牛黄掺入黄连素的假牛黄粉涂料伪制的假牛黄粉羚羊角[来源]羚羊雄兽角[动物形态]雄兽具角,长于眼眶之上,向后微倾。角基部为棕黄色,上部黄白色如腊。角基部之横切面几呈圆形。角之表面约有20个轮脊,轮脊间相距约1~2厘米。角上部至尖端处光滑无轮脊。角全长约28~37厘米。雌兽无角,仅有短的突起。幼兽7个月时即开始长角。•[产地]哈萨克斯坦.分布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西北部,此外在俄罗斯亦产。•[采收加工]锯下角,用时磅片或研粉.全年均可捕捉,但以8~10月猎得者,锯下之角色泽最好,因此时外皮已脱落,冬季猎得者因受霜雪侵袭,角质变粗糙,发生裂隙,品质较次。•[性状]长圆锥形,表面类玉白色,对光透视,可见血丝,紫黑色斑纹,有一隐约细孔直达角尖(通天眼),骨塞名羚羊塞,有10-16个隆起环脊,“水波纹”磅片不易拉断.•[显微特征]粉末淡灰白色.[化学成分]角蛋白•[炮制]1.羚羊角片:除去骨塞,入温水中浸渍,捞出,镑成纵向薄片,晾干即成。•2.羚羊角粉:除去骨塞,锉碎,研成细粉即成。•[功效]平肝息风,清热镇惊解毒.•羚羊角胶囊、羚羊角注射液,羚羊感冒片•[附注]其他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