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艾略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T.S.艾略特的研究视角分析(第五组09英语1)韩丹(200915310128)刘冰(200915310129)周华杰(200915310130)高盼(200915310131)马惠(200915310132)陈宇(200915310133)张文博(200915310134)一、诗人简介艾略特诗歌的主要影响其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要作品二、从不同视角解读T.S.艾略特的文学作品《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三、总结诗人简介T.S.艾略特是一位伟大的美国现代诗人、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1906年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师从桑特亚那、巴雷特温德尔和欧文巴比特,并深受他们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艾略特在哈佛获得硕士后,又在巴黎和牛津学习过。1915年定居英国,先后做过教师和银行职员,并为出版社撰写书评。他1927年成为英国公民。1948年因创作《四个四重奏》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艾略特诗歌的主要影响T.S.艾略特(ThomasStearnsEliot1888-1965)是公认的英美现代派诗歌掌门人物。他的《荒原》(1922)改变了英语诗歌发展的方向,也开启了一个漫长的英语诗歌的“艾略特时代”。不仅如此,艾略特还是成就卓越的理论家,他的《传统与个人才能》等论著已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经典。他诗艺精湛又善于阐释,在英语世界乃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地区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艾略特所领导的英美现代派诗歌的繁荣期正是中国刚经过“五四”文化转型,中国新诗的萌芽和发展初期,他自上世纪20年代末被介绍到中国之后,在中国“旅行”(钱钟书语)了近八十年。在中国“旅行”中,艾略特几经衰荣沉浮,道路极其曲折,但他对中国文人和文学的影响却十分深刻。他在中国“旅行”的历程代表了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遭遇,他与中国文学的“遭遇”为我们研究中西比较文学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个案,值得认真探讨。诗歌的艺术特点及主要作品艺术特点:1艾略特的诗歌主要揭示西方文化的贫瘠与无用,表达人们的沮丧与绝望,追寻精神世界的重建。2在其诗歌创作中善于运用象征主义、并列和复杂的文学典故。3艾略特的诗歌没有固定的诗体或诗韵,但是人们能够在不规则中找到规则,在不固定的韵律中品出韵律。主要作品《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小老头》《荒原》《空心人》《圣灰节》《四个四重奏》《大教堂的凶杀案》《鸡尾酒会》《机要秘书》《传统与个人才能》从不同视角解读T.S.艾略特的文学作品《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从时间和意识的角度解读《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被公认为是艾略特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以新颖的主题、奇异的联想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开创了英美诗歌的新纪元,被认为是第一部英美现代派诗歌。在《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时间”和“意识”不仅成为诗歌主题的主要内容,也成了作者用来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和技巧借助。“时间”和“意识”,诗人探索了普鲁弗洛克身处的现实世界和他的内心世界,并通过种种意象的并置,分析了普鲁弗洛克在现实时空下的人格分裂和无所行动的深刻根源,并借此揭示了那个时代人的精神状况,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意识”赋予“时间”以意义首先体现为普鲁弗洛克对时间的体验表现为各种意象,这些意象在诗歌中呈现出破碎化的感觉,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强,甚至给人以不相融的感觉,可就是这些意象被诗人并置在诗歌里,使得读者对于普鲁弗洛克的体验有了具体的参照物和心理感受体。2.从隐喻的视角解读《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描写了上流社会中一个庸碌的青年在求爱途中的矛盾心理。该诗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表现了这个男子的意识流动和精神状态。诗人通过他的胆小懦弱,彷徨无助的悲哀心理展现了现代人的挫败感和异化感。诗人运用隐喻体现了该诗的诗歌功能,而读者可以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更好地解读主题。《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晦涩难懂归咎于诗篇中语言表达的凌乱。然而诗篇的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以主人公去拜访上层社会女士的旅程为主线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诗篇围绕LOVEISAJOURNEY和UPPERCLASSISASIEGE这两个主题隐喻展开,并进行个性化的延伸,创造新奇隐喻,引导读者以新的视角透视和体验主人公心里深处纷繁复杂的感情世界。通过语言碎片下隐藏的连贯的概念表征,我们在《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荒原上构建出连贯的意义,给现代生活的无秩序带来重生的希望。3.从时空观角度分析与传统时空观相比,现代主义时空观不再拘泥于具体的现实的时间和空间,而是在此基础之上有重大的突破与拓展,实现最大限度的逻辑延伸和理念神游。现代主义时空观强调的第一点就是时空的可超越性,这种可超越性也就是所提到的时空可以实现从现实向非现实的转变。具体到《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存在着一个从感性时空到理性时空再到抽象时空的升华。它不是人们预料之中的一首热情奔放、情意绵绵的爱情赞歌,而是一个在爱情面前望而却步,心里充满懊丧和痛苦的失败者的悲鸣。现代主义时空观强调的第二点,即在四维空时的统一整体中,时与空相对存在又各具相对性。体现在情歌中,主要有以下两点特色,即(1)在有限的现实时空内展示无限的空间。(2)在有限的现实时空内无限地拓展心理时间。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作家们打破了传统时空观的不可超越性,围绕主题使时空实现了最大可能的抽象与延伸。毫无疑问,这种全新的时空观念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不仅使文学作品有无限的伸缩性和灵活性,而且也使作家真正获得了艺术上的自由和解放。4.从语用学的视角解读《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我”被解构成“你、他、她”,又被组分成“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并交织在文本中的“请求”行为中,从而使整个文本成了一个以“我”为中心的连锁式的交际语境;并且,隐喻的使用又使得《情歌》的会话含义丰富、离奇,最终导致“爱情命题”的失败。《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这一特殊结构使得诗歌语言在语用学中得以分析具有可能性。5.从荒原意象的视角解读艾略特通过把魔幻般的“客观对应物”理论应用于《情歌》中,把引经据典式的客观对应物与听觉的客观对应物相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亦真亦幻地勾勒出一幅令人生厌的鸡零狗碎的杂拼图。《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人对这个社会以及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已厌倦至极,他们渴望能有什么东西将自己拉出空虚的深渊,但缺乏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气。诗人艾略特借《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敲响人类现代文明丧钟的同时,也惊醒了整个人类。6、从伦理价值传统的视角解读《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表达了“现代人的困惑”,揭示了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痛苦的情绪。这个“现代人”普鲁弗洛克的内心纠葛“通过演变、上升,最终转化为一种道德的选择,一种宗教和世界观的取舍,一个使他不知所措的‘压倒一切的大问题’。”《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弥漫着一种寻求人生意义的味道。尽管《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既有精确聚焦而又让人惊奇的意象,又有圆滑的充满诱惑而又富有讽刺韵味的语言,它对美国现代诗歌巨大的影响却是从思想和哲学的高度开始的。《荒原》1、从多元融合视角解读(1)“荒原”与时代的逆转融合《荒原》以四月开篇。在《荒原》里,春天与死亡季节的秋天或者冬天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四月是虽生犹死,成为“最残忍的月份”;《荒原》的季节循环逆转与跨越。其逆转恰好吻合了诗人的时代,表达了诗人的失落。春来秋往,周而复始,自然界的轮回在《荒原》里紊乱。时间的逆转使自然体系受到重创和破坏,因此再生和复活的神话就很难继续演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们的感情枯竭、精神空虚、前途幻灭、宗教信仰丧失,世界是一片物质和精神上无边的“荒原”。因此,诗人在《荒原》里向人们展示的是失落,是干涸缺水的灵魂,是塌溃的精神。诗人将这种无望、凄悲的情绪融合在《荒原》季节的逆转中。(2)典故的博引与现实的融合《荒原》是一部博学难读的长诗,其原因之一是作者通篇用典。从《旧约》时代到20世纪,囊括了数千年的人类时间。例如据《荒原》第一条注释而知,这首诗无论是题目、构思,还是象征手法都受到两位人类学家著作:弗雷译的《金枝》和魏士登的《从祭仪到神话》的启发,套用了亚瑟王寻求圣杯的神话结构。以医治渔王,使大地复苏。正是这一远古神话为《荒原》中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提供了总的象征性构架。诗人还借用瓦格纳的歌剧《特利斯坦和伊索尔德》中一水手所唱的歌颂纯朴爱情的情歌引出了风信子花同的场面。从宗教意义讲,爱情即信仰。因此,风信子花同的场面体现的是荒原产生的原因:荒原人的信仰危机。诗歌的这一主题甚至被诗人用典故点出典故的历史表现得悱妙惟肖。(3)“水”与“火”的贯穿融合在《荒原》中,其死亡意识与复活思索的重要代码就是“水”与“火”的意象。从“水”的泛滥与死亡到对“水”的呼唤与渴望,“水”的意象完全贯穿融合在整篇诗中。《荒原》的另外一个意象就是“火”,它既是情欲之火、死亡之火,也是再生之火、涅槃之火。“水”与“火”本不相容,但在《荒原》中,“水”与“火”相互衬托,相互补充。2、从语言和语体的视角解读在《荒原》中,艾略特先后运用了英、法、德、拉丁、意大利、希腊、梵文七种语言,流行口语、书面语、古语、土语四种语体。作者运用这种方式首先意在强调、意在表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缺乏、关系的疏远这种状况,意在揭示“荒原”的形成原因。依据艾略特的观点,“荒原”之所以“荒凉”其原因之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疏远。而这也确实是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状况。西方现代文化是一种个人本位文化,个人价值成了社会文化关注的中心,而集体观念则往往会受到质疑与拒斥,所以,社会的离散化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就成了西方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艾略特在《荒原》中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西方现代社会人们的这种普遍的生存状况。那么,作者是如何调动艺术手段、运用何种艺术方式来充分表现这一主题、描画这一状况的?其途径方法之一即在于多种语言与多种语体的运用。在西方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语言的看法不同于东方。在西方,人们普遍相信这样一种观念:语言不仅是人类最为根本的沟通交流工具,同时,它还是人类的精神存在之家,语言之外无物存在。所以,语言的差异必将造成对话的缺乏,以致思想、精神沟通的困难。这就是艾略特混杂运用七种语言、四种语体写作《荒原》的实际语境。在艾略特笔下,整个荒原世界人们各说各话,尽管人声鼎沸、众声喧哗,却没有沟通的任何可能性,这就好比无线电联络,尽管机器众多、空间中也充满了电波,但是由于各台机器都处于不同的频道、不同的波段,所以也就根本不存在任何接通的可能性3、从诗体类型与叙事视角的角度解读《荒原》是何种诗体——是叙事诗、抒情诗还是写景诗?在这一问题上,学术界大都倾向于强调《荒原》的创新性质,否定将《荒原》置于传统的诗体类别中辨析归属,并认为《荒原》材料最基本的组织方式为“蒙太奇”剪接拼贴。“创新”这自然是艺术的首要要求,但创新并不一定要拒斥传统。艾略特的批评及诗歌创作遵循的正是这一逻辑。在《荒原》中,艾略特对西方传统的吸收、继承主要表现之一乃是对西方文学“叙事”传统的接受与运用。但《荒原》的“叙事性”却并没有完全为学术界所忽略早在1948年,瑞典科学院的安德斯·奥斯特林在艾略特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中,就将《荒原》划入到了叙事诗的行列。我国学者李俊清在《艾略特与〈荒原〉》一书中,也强调了《荒原》的“叙事性”。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是《荒原》的互文本问题及叙事视角问题。在《荒原》的原注中艾略特指出:“尽管帖瑞西士只是个旁观者,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物’,却是诗中最重要的角色,他联络全篇。”“帖瑞西士所看到的实在就是该诗的全体。”叙事主人公——诗人可以说仅仅是一个聆听者,或者说只是在贴瑞西斯的指点下来进行观察、描述。帖瑞西斯是一个具有“本源性”的人物,他实际上是古今人类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他的视角具有一种超越历史、地域、性别的永恒性、普遍性,他能够站在一个全人类的视角之上通古察今。所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