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血液循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肌的生理特性一、兴奋性二、自动节律性三、传导性四、收缩性第二节心动周期及变化一、心动周期与心率心动周期(Cardiaccycle):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若平均心率为75次/分,则每个心动周期为0.8秒。心房心室全心舒张期第二节心动周期及变化规律:①在一个心动周期,心房和心室的活动按次序进行。②左右两侧心房或心室的活动同步进行。③舒张期长于收缩期。④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时间缩短,以舒张期缩短更明显,使心脏充盈不足。第二节心动周期及变化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成年人安静时:60~90次/分儿童成人女性男性普通人运动员心率增快的因素:卧位→站位、进食后、体温↑、情绪紧张、疼痛、缺氧、运动、劳动等。第二节心动周期及变化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左心室泵血的机制第二节心动周期及变化三、心音(heartsounds)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流动产生的涡流等可引起器械振动,并传到胸壁,将听诊器置于胸壁相应听诊区所听的声音为心音。第一心音:标志心室开始收缩第二心音:标志心室开始舒张第二节心动周期及变化四、心电图(ECG)心脏的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身体表面。通过心电图仪所描记出的图形为心电图。第二节心动周期及变化意义:反映整个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第三节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一、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1、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SV)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为每搏输出量。成人安静时:60~80ml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每搏输出量所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成人安静时:55%~65%运动时:提高第三节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2、每分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为每分输出量,又称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成人男性安静时:4.5~6.0L/min女性:比男性低10%剧烈运动时:25~35L/min第三节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心指数(cardiacindex,CI):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为心指数。中等身材成人:3.0~3.5L/min/m2第三节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前负荷)静脉回流量决定正变关系2、心肌收缩性能正变关系3、动脉血压(后负荷)4、心率第三节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三、心力贮备和心脏作功量1、心力贮备(cardiacreserve)心输出量可随着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具有一定的贮备,称为心力贮备或心泵功能贮备。心率贮备:通过心率增加而使心输出量增加的贮备。收缩期贮备:通过心室收缩力增强,使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小的幅度。舒张期贮备:通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的幅度。(最小)第三节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2、心脏作功量(cardiacwork)搏功(strokework):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搏功=平均动脉压×搏出量右心室搏功只有左心室的1/6每分功:搏功×心率运动时搏功和每分功↑第四节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一、动脉血压(bloodpressure)和动脉脉搏(arterialpulse)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Pa,kPa,mmHg1.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前提: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二个条件:心脏射血、外周阻力1/3流向外周(动能),3/2储存在主动脉和大动脉中(势能)→①血液连续流动②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第四节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我国正常青年人:13.3~16/8~10.6kPa(100~120/60~80mmHg)收缩压:心室收缩时血压升高达到的最高值。**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血压的最低值**。脉搏差: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4~5.3kPa(30~40mmHg)**第四节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高血压:安静时血压持续高于21.3/12.6kpa(160/95mmHg)**临界高血压:18.6/12~21.3/12.6kpa(140/90~160/95mmHg)**低血压:低于12/6.6kpa(90/50mmHg)**第四节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收缩压↑,舒张压升高不大→脉压↑搏出量↓→收缩压↓→脉压↓→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2)心率心率↑→舒张压↑→脉压↓心率↓→舒张压↓→脉压↑→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第四节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舒张压↑→脉压↓外周阻力↓→舒张压↓→脉压↑→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大小动力性运动时→外周阻力↓→舒张压↓静力性运动时→外周阻力↑→舒张压↑(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作用儿少:血管弹性好→收缩压↓→脉压↓老年人:血管硬化→外周阻力↑→舒张压↑第四节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比例正常:血量与容积相适应失血过多或严重脱水时:平均充盈压↓→回心血量↓→心输出量↓→血压↓4.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在浅表的动脉管壁上可以触摸到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正常情况下脉搏与心率一致。第四节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二、器官血流量和微循环1.器官血流量:安静时:心、脑、肝、肾的血流量较高;骨骼肌较低。运动时:骨骼肌的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80%左右;其它器官↓→血液重新分配。2.微循环概念: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功能:在血液和组织间液之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第四节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三、静脉血流的特征1.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外周静脉压:各器官静脉的血压。2.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1)心收缩力(原动力):强→心舒末期室内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流↑反之,↓第四节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2)呼吸运动:吸气时→胸内压↓→大静脉和右心房被动扩张→中心静脉压↓→静脉回流↑呼气时相反。憋气时→胸内压↑→静脉回流受阻。→表现位颈部静脉鼓胀。甚至脑缺血→昏迷第四节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3)体位改变平卧→直立时,血液的重力作用使心脏以下部位静脉扩张,静脉回流↓(站立时间长时,大量血液潴留于下肢和腹腔静脉→下肢水肿→静脉回流↓)(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的节律舒缩运动→静脉回流↑→称“肌肉泵”或“静脉泵”第四节血管中的血压与血流重力性休克:较长时间剧烈跑步到终点时,如果骤然停止并站立不动,由于肌肉泵消失,再加上重力作用,使大量静脉血液潴留在下肢扩张的静脉管中,回心血量明显↓→心输出量↓→动脉血压迅速↓→致使脑部暂时缺血而出现昏厥现象。第五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自主神经(植物神经)交感神经:主要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产生兴奋。如运动时的变化,由于同时伴随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称交感—肾上腺系统。副交感神经:在安静状态下,促进消化、积蓄能力,促进机体恢复,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第五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1)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迷走神经:心率↓、心肌收缩力↓,以心率↓为显著(2)血管的神经支配缩血管神经纤维舒血管神经纤维第五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3.心血管中枢从脊髓到大脑皮质各个水平。基本中枢位于延髓。心血管交感中枢:兴奋时→心率↑、血管收缩、动脉血压↑心迷走中枢:兴奋时→心率↓、血管舒张、动脉血压↓第五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二、心血管反射1.减压反射:当血压突然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兴奋,使心迷走中枢紧张加强,→心率↓、心缩力减弱、血管舒张、动脉血压↓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第五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三、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强心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第五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四、运动对心血管机能的调节和影响1.血流量重新分配和肌肉微循环改善2.心血管功能改善:心收缩力↑、心输出量↑、心肌代谢功能改善3.窦性心动徐缓4.运动性心脏增大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