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精选文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0/2/28中医诊断学【目的要求】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2.掌握各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以及鉴别诊断。3.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方法分析典型病例的方法。2020/2/28中医诊断学【重点与疑难点】(一)重点:脏腑辨证是临床各科的基础知识,各证候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审证要点都是要求掌握的内容。(二)疑难点:各相似证候的鉴别,是学习中的难点(详见概念辨析)。2020/2/28中医诊断学1.心阳虚脱证的辨证分析要点。2.肝胆辨证中有六证可见头晕,应掌握各自成因。3.肾虚水泛证的性质应如何正确理解?4.胆郁痰扰证与心肾不交证均有惊悸失眠多梦的症状,应如何鉴别?5.肝风四证之鉴别(详见概念辨析11)。6.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虚水泛证和肾不纳气证的辨证依据。7.心脉痹阻证的病性及各分型的特点。2020/2/28中医诊断学【概念辨析】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鉴别2.心血虚与心阴虚二证鉴别3.痰火扰神与痰迷心窍二证鉴别4.风寒束肺、寒邪客肺、饮停于肺、痰湿阻肺、肺阴虚五证比较5.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四证鉴别6.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鉴别7.胃气虚证与胃阳虚证的鉴别8.胃阴虚证与肠燥津亏证的鉴别2020/2/28中医诊断学9.肠燥津亏证、肠热腑实证二者鉴别10.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二者鉴别11.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和血虚生风四证鉴别12.肝胆湿热证与湿热蕴脾证鉴别13.肾气不固证与肾阳虚证鉴别14.膀胱湿热证与小肠实热证鉴别15.肝火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热邪壅肺证,肺阴虚证四证的鉴别16.肝郁脾虚证与肝胃不和证的鉴别17.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二者的鉴别2020/2/28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概说一、概念:脏腑辨证,是指以脏腑的生理、病理为依据,综合分析四诊所得的病情资料,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病因、病性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归类方法。特点:结论具体,定位、定性清楚,指导治疗明确2020/2/28中医诊断学知识准备•熟练掌握脏象学说,由脏腑生理功能指导病理表现。•熟悉气血津夜的功能和四个基本虚证的表现。2020/2/28中医诊断学二、脏腑辨证归类方法的形成:脏腑辨证方法形成很早,简言之可谓:提出于《内经》,确立于《金匮要略》,发展于《脾胃论》,完善于近代。2020/2/28中医诊断学三、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1、脏腑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是脏腑辨证的理论根据,此可确定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例如:咳嗽、气喘等症,根据肺主宣发,有主气,司呼吸的生理功能和肺性肃降的生理特性,因而可以判断其病变部位在肺,基础病理是肺失宣降。2020/2/28中医诊断学2、病因病性辨证是脏腑辨证的基础。脏腑辨证不单是以辨明病证所在脏腑的病位为满足,还应分辨出脏腑病位上的病因和病性,它实际上是各种辨证内容的综合运用。2020/2/28中医诊断学如有脏腑实证中,有寒、热、痰、瘀、水、湿等不同;在脏腑虚证中,又有阴、阳、气、血亏虚之别,只有明确病因(风、火、痰、湿),病性病机(寒、热、虚、实),才能为立法、处方、用药提供确切依据,因而可以说,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又是脏腑辨证的具体落实。2020/2/28中医诊断学例如:主症心悸,可谓病位在心无疑,但心有气虚、血虚,或是痰、瘀扰于心,究为何候呢?只有依全身症状,辨析其病因病性,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所以三者间有着相互交织的“纵”、“横”关系。2020/2/28中医诊断学3、在进行脏腑辨证时,应从整体角度全面分析脏腑所属证候。主要表现在脏腑之间,脏腑与经络、脏腑与各系统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的有机联系。此无疑是人体统一性、完整性的体现。2020/2/28中医诊断学四、脏腑辨证的临床意义中医临床运用的辨证方法之多,且各具特点,各有侧重,但无一不与脏腑密切相关,而且脏腑辨证的内容比较系统、完整,生理、病理概念均较确切,纲目清楚,内容具体,有利于对辨证思维的指导,也有利于对其它辨证方法所述证候实质的理解。因此,脏腑辨证是临床辨证的基本方法,是整个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2/28中医诊断学五、脏腑辨证的运用范围:主要运用于内伤杂病。具体使用时还应与所属学科特点相结合,与辨病相结合,方谓全面。2020/2/28中医诊断学第一节心病辨证心病的病变范围:虚证——久病伤正,禀赋不足,思虑伤心等所引起,如心阴、心阳、心气、心血虚证及心阳暴脱。实证——多由痰阻、火扰、寒凝、气郁、瘀血所致,如心火亢盛、心脉痹阻、痰蒙心神及痰火扰心。2020/2/28中医诊断学心病的常见症状: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识错乱脉结代或促2020/2/28中医诊断学心病常见证候一.心血虚证二、心阴虚证三、心气虚证四、心阳虚证五、心阳虚脱证六、心火亢盛证七、心脉痹阻证八、痰蒙心神证九、痰火扰神证十、瘀阻脑络证2020/2/28中医诊断学一、心血虚证【概念】指由于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淡白,舌淡白,脉细弱。【辨证要点】心悸、失眠与血虚证共见。2020/2/28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心悸(血虚心动失常)头晕(血不上荣)多梦、失眠(血不濡养心神)面、唇、舌淡白、脉细(血虚失于濡养)2020/2/28中医诊断学二、心阴虚证【概念】指由于心阴亏损、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两颧发红,舌红少津、脉象细数。【辨证要点】悸烦、失眠与阴虚证共见。2020/2/28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心悸(阴虚心动失常)心烦、失眠、多梦(虚热扰心)潮热、颧红(阴不制阳)盗汗(热蒸营泄)舌红脉数(内热之象)2020/2/28中医诊断学心阴虚和心血虚的比较:共同点:1、均是心脏阴分受损的轻重不同的两个阶段。2、心血虚与心阴虚证的主证是一致的,即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血属阴,阴与血在其性质上是一致的。2020/2/28中医诊断学不同点:1、血与阴所代表的物质不同,各自受损后,其严重程度不同。2、临床表现也就有明显的区别。(1)血虚:头晕、面色淡白、脉细而弱(2)阴虚:必有阳亢、虚热内扰,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而干为特征。2020/2/28中医诊断学三、心气虚证【概念】心气虚证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行不畅、失于充养的证候。本证多由于素体久虚,或久病失养,或因年高脏气衰弱等原因所致。【审证要点】心悸、胸闷及气虚证。2020/2/28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剧,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或数而无力,或结、代。2020/2/28中医诊断学四、心阳虚证【概念】心阳虚证是由于心阳虚衰,鼓动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常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审证要点】心悸、胸闷或痛及阳虚证2020/2/28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或疼痛,畏寒肢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滑,脉微,或沉迟无力,或结、代。2020/2/28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怔忡(心阳虚衰)胸闷、气短(胸阳不展)心痛(心脉痹阻)形寒肢冷(阳虚不温)面唇青紫、脉结代(阳虚血瘀)。2020/2/28中医诊断学五、心阳虚脱证【概念】指心阳衰败,阳气暴脱所表现的危急证候。【临床表现】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更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或心痛剧烈、口唇青紫、脉微欲绝、神志模糊、昏迷不醒。【辨证要点】心阳虚与亡阳证共见。2020/2/28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冷汗淋漓(阳衰不固)四肢厥冷(阳衰不温)呼吸微弱(心阳衰,宗气泄)面色苍白(阳衰而血失温运)心痛剧烈、口唇紫(心脉瘀阻)脉微欲绝(阳气外亡)2020/2/28中医诊断学心气虚和心阳虚的比较:共同点:1、心气虚和心阳虚均是心脏阳分受损,机能减退中轻重不同的两个阶段。2、气属阳,气与阳在性质上是一致的,故心气虚与心阳虚的主症是一致的。即心悸、怔忡、畏寒等。2020/2/28中医诊断学不同点:1、各自出现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一致。2、心气虚证,以心脏及全身的机能减退为主;心阳虚证,则是在心气虚的基础上伴有虚寒症状。3、心阳暴脱证,则是在心阳虚的基础上出现虚脱亡阳的病理变化,属危重证候。2020/2/28中医诊断学疑难点:心阳虚脱证的辨证分析要点〈分析〉本证常由心阳虚证进一步恶性发展而成,亦可因寒邪暴伤心阳或痰瘀阻塞心窍所致;是在心阳虚证表现的基础上更见亡阳的见症,如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微弱,甚或神志模糊,脉微欲绝等。2020/2/28中医诊断学六、心火亢盛【概念】指由于心火内炽所表现的实热证候。【临床表现】心胸烦热、夜不成眠,或见狂躁谵语、面赤口渴、溲黄便干、舌尖红绛、或生舌疮、腐烂疼痛、脉数有力。或见吐血、衄血、或见肌肤疮疡、红肿热痛。【辨证要点】以神志症状及舌脉出现火热炽盛之象为主要特征。2020/2/28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火邪扰心:轻则心烦失眠,重则狂躁谵语。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赤烂疼痛、面赤;心火下移小肠:小便赤涩疼痛。火盛络破:吐衄血。2020/2/28中医诊断学值得提及的是:心火亢盛证与心阴不足证都能反映心病的常见症状和热象。但前者属实,后者属虚,有着本质的不同,应当注意鉴别。2020/2/28中医诊断学七、心脉痹阻证【概念】指由于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阴痹心脉,出现以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主症的一类证候。【辨证要点】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时发时止为要点。2020/2/28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或见痛如针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或结代;或为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或遇寒痛剧,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或疼痛而胀,胁胀,常喜太息,舌淡红,脉弦。2020/2/28中医诊断学1.瘀血内阻:痛如针刺,舌暗或青紫,瘀斑瘀点,脉细涩结代。2.痰浊停聚:闷痛特甚,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紧。3.阴寒凝滞:突发剧痛,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苔白脉沉迟或紧。4.气机郁滞:胀痛,发作与精神因素有关,胁胀,太息,脉弦。2020/2/28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心悸怔忡(正气先虚、阳气不温)心胸疼痛、憋闷、痛引肩背内臂(心脉不通)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痰浊内盛);2020/2/28中医诊断学心脉痹阻证因实邪阻滞心脉所致,但在辨证时必须分清瘀、痰、寒、气的不同,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2020/2/28中医诊断学八、痰蒙心神证(痰迷心窍证)【概念】指由于痰浊蒙蔽心神,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证候【辨证要点】神志异常和痰浊内盛共见。2020/2/28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本证常见于癫、痫及痰厥等病证:癫证:癫证为精神失常的疾患。多由肝气郁结,气郁生痰,痰浊上蒙心窍所致。临床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先痴呆,喃喃独语,举止失常,苔腻,脉滑。痫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吐吐涎沫,喉有痰声,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中如猪羊叫声,醒后如常人,苔腻脉滑。痰厥:面色晦滞,脘闷呕恶,意识模糊,语言不清,喉中痰呜,甚则昏不知人,苔白腻脉滑。2020/2/28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意识模糊、昏不知人(痰蒙神明)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独语(气痰阻于神明)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肝风夹痰)面色晦暗(痰阻清阳)胸闷呕恶(胃气上逆)苔白腻,脉滑(痰浊内盛)2020/2/28中医诊断学学习本证,应注意与望神部分的癫病、痴呆、痫证相参而学。其中面色晦暗、胸闷呕恶,亦与湿浊之邪,湿浊郁遏中焦,清阳不升,浊气上泛及胃失和降而上逆有关。足见痰蒙心神有因于内,而致痰生者,亦有因于外,湿浊过盛者,临床时不可不辨。2020/2/28中医诊断学九、痰火扰神证【概念】指由于火热痰浊侵扰心神,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证候。【辨证要点】神志失常和痰火内盛共见。2020/2/28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

1 / 2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