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循环的途径》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内容,主要讲述人体血液循环,人体需要氧气和养料及时运来,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内容为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知识目标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2、理解在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地变化,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二)能力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二、说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的变化。(一)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显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好表现,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三、说学法和教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直观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设置探究问题,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并适时利用多媒体和游戏等手段加以辅助,这样不仅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二)、说教法(二)说学法•主动参与;•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循序渐进;•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取得共同进步。四、说教学过程学生:1)直尺、水彩笔、课本。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教师:1)血液循环教学光盘。2)本课学案。3)游戏——血液循环中各结构头饰。4)表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气球5)一杯凝固的血液(一)课前准备:(二)导课:情景观察法课堂活动:“切脉”测心率(三)突出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血液被心脏泵出后在身体里是怎样流动的吧?请观看录像,要仔细哟。1、观看影片,归纳总结体循环肺循环归纳总结肺循环的路径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2、创设情景探究问题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心脏相同点: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不同点:各部分名称不同3、知识巩固(1)绘制血液循环图找朋友(2)课堂游戏(2)课堂游戏1.观察:一杯凝固的血液。【设计意图】正确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四)突破难点——血液成分的变化正确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含氧量动脉血静脉血颜色定义多少鲜红暗红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2.观察:血液循环图片【设计意图】寻找血液发生变化的规律和发生变化的关键部位。血液在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网时发生的变化血液在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时发生的变化3、知识延伸4、课堂游戏小小旅行家4、课堂游戏(五)血液循环的意义血液为什么要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出血液循环的意义)(六)知识拓展:冠脉循环教法:设置悬疑学法:自主学习,联系实际,开拓思维。(七)课堂反馈1、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B)A肺静脉B上腔静脉C主动脉D肺动脉2、小明得了支气管炎,医生给他输液,消炎药从手部静脉打入,怎样到达支气管的发炎部位?答:消炎药——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参与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支气管发炎部位。(八)课后活动2、关爱家人活动:了解自己和家人的血型。1、探究活动:影响血压的因素?四、板书设计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颜色由鲜红变为暗红。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变化: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颜色由暗红变为鲜红。3、血液循环的意义:为全身各部分的细胞带来氧气和养料,带走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出发点,利用探究式、启发式、直观式等多种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并适时穿插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和有趣的课堂游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堂知识,还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多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达到共同进步目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