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杜甫“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郭英乂(yì)、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诵诗歌:品读诗歌: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夜晚?思考: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寒冷孤寂的冬夜: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夜。除了点明时间和环境之外,你还能读出什么言外之意?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岁暮”,明指冬季,暗含天涯,指夔州,暗写心境凄寒(孤寂)诗人已入暮年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实则客居天涯飘泊凄寒。这个动词既写出时光荏苒,又写出自己已入暮年的伤感。寒:明写天寒冷,催:此句诗人紧扣诗题借所处外部环境的叙写,传达出时光易逝,人生短促,客居天涯的凄寒。为全诗笼罩了一种凄清、悲苦的氛围。在这样的夜里诗人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了什么?合作探究:“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此联什么意思?这一联写景的角度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摇动的星河倒影,既象征着动荡不宁的时局,也是诗人纷乱心绪的显现。诗人借眼前雄浑伟力之景传达深沉悲慨的情怀。手法:借景抒情“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么?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讨论)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运用对比手法,意境凄凉悲怆,表现作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一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用典:①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②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卧龙跃马终黄土”借典故来传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知交寥落,亲人朋友都难以聚首。“人事音书漫寂寥”传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诗人借此抒发人生寂寞苦闷、伤感之情及无法排解又强做自我安慰的无奈。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客居天涯的凄寒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感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无奈诗人紧扣题目,从几个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浑,气吞宇宙,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感概,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阁夜》的写作特点:①善用典故:“卧龙跃马”②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歌”的田野生气;以“诸葛亮”对“公孙述”,一贤一愚,两相对举。③写景角度:听觉、视觉④借景抒情:首联、颔联、颈联拓展阅读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阁夜》和《旅夜抒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二者又有不同。《阁夜》的意境悲壮萧瑟,《旅夜抒怀》的意境高朗壮阔。《阁夜》中,短景、天涯、霜雪、寒宵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寒冷萧条的气氛,鼓角、星河传达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景象宏阔壮观,终究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旅夜抒怀》中,细草、微风、危樯、独夜舟描绘出风清气和的春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但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这两首诗在章法上也不同:《阁夜》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即使在写景当中也寄寓了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慨。《旅夜抒怀》前两联是旅夜所见,后两联是抒怀,景和情互相对照,互相生发,非常和谐。抒情:《旅夜抒怀》主要抒发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泊生活孤独凄凉的苦闷心情。这一联描绘了寒冷孤寂的冬夜图景,读起来语势要平缓,“催”和“寒”可适当重读并拉长,让人觉得好景不长、时光易逝而漫天遍野的寒意正从诗人的心中流出。这一联前句表现五更鼓角的悲壮之声,后句表现三峡星河的动荡之感,仿佛是鼓角声震动了江水,乃至震动了整个世界,境界顿然开阔。前句萧瑟、后句浩荡,诵读起来要语调高亢,音域放宽,表现出气象雄浑之境。“悲壮”“动摇”应读得浑厚、悲怆,让人产生广泛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