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1/8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选择题1.“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邵阳市志》载,1225年,理宗赵昀登基,用年号命名其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并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据此判断,邵阳被称为“宝庆”是在()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3.“黄袍加身”、“陈桥兵变”跟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有关()A.唐太宗B.宋太祖C.宋太宗D.明成祖4.五代政权中,他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堪称照耀黑暗时代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努力为结束全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一定基础。“他”是()A.朱温B.李煜C.赵匡胤D.柴荣5.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6.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A.分化事权B.减少数量C.限制自由D.使用亲信7.宋太祖取得政权的方式是﹣()A.割据军阀进行叛乱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C.朝中大将发动兵变D.皇族内部争夺皇位8《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2/8A.西周B.汉C.唐朝D.北宋9.以下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各州府设通判C.削弱相权D.镇压黄巢起义10.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五个政权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后唐、后汉、后晋、后梁、后周B.后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C.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D.后晋、后梁、后唐、后周、后汉11.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B.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迭C.阶级矛盾的严重激化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12.宋太祖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分解宰相权力B.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C.分散知州权力D.防止武将专横跋扈13.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A.靖康之变B.陈桥(驿)兵变C.玄武门之变D.葵丘会盟14.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B.重文轻武政策C.重武轻文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15.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济发达但文化上并不繁荣B.科技发达但政治上并不强大C.军事强大但科技上并不先进D.政治强大但经济上并不发达16.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A.陈桥驿兵变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C.唐末农民战争D.五代政权的频繁更替17.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期,使我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此后出现了国家分裂、政权并立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3/8A.秦汉时期B.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宋元时期18.我国历史上出现多次分裂局面,但也有不少历史人物重新建立大一统的王朝。这些历史人物不包括()A.嬴政B.司马炎C.杨坚D.赵匡胤19.下列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C.派文人出任地方官D.实行行省制度20.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A.秦始皇B.刘邦C.李世民D.赵匡胤21.北宋中央设三大机构,其中掌管政务的机构是()A.政事堂B.枢密院C.三司D.节度使22.北宋在地方上具有监察职能的官员是()A.知州B.通判C.转运使D.枢密使23.北宋宰相赵普认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提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的建议。北宋为了“收其精兵”所采取的措施是()A.陈桥兵变B.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杯酒释兵权D.领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24.如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赵匡胤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4/825.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割据政权C.防御辽兵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26.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A.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B.在宰相之下设立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C.由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D.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27.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而采取的措施是()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B.分解相权C.在地方设转运使D.在地方设通判二.材料题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曰:“……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1)“太祖”指何人?(2)“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3)赵普说的“权”“钱”“兵”分别指的是什么?(4)太祖接受了赵普的建议,如何“夺其权”的?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1)“太祖”指何人?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5/8(2)材料中指出“兵革不息”,其原因是什么?(3)针对“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与答案:一.选择题1.【解答】从题目中的“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知,这体现了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这项政策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但不利于军队作战能力的增强。故选D。2.【解答】由材料中的时间“1225年”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南宋时期,所以邵阳被称为“宝庆”是在宋代。北宋末年,统治腐败,金于1127年灭掉北宋,北宋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故选C。3.【解答】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选B。4.【解答】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被后人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他虽然只活了39岁,执政也只短短5年半,却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故选D5.【解答】据题干“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故选A。6.【解答】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宋太祖首先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并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在中央,宋太祖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故选A。7.【解答】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选C。8.【解答】从题干“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看出姓氏与权位的关系。“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显示了“赵”姓的高贵,权位很高排在统治者的第一位。只有宋朝,北宋政权是赵匡胤建立的,因此“赵”姓排序第一。故选C。9.【解答】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故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是镇压黄巢起义。故选D。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6/810.【解答】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故选C。11.【解答】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故选D。12.【解答】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简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主要目的分散知州权力。故选C。13.【解答】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陈桥驿兵变。故选B。14.【解答】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故选B。15.【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经济发达,科技先进,文化繁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军事力量弱小,与少数民族的战争是胜少败多,所以宋朝的政治并不强大,故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B。故选B。16.【解答】北宋初年,宋太祖在进行统一大业的同时,他吸取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17.【解答】581年杨坚建立隋朝,618年李渊建立唐朝,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故选C。18.【解答】在所给选项中的历史人物分别是秦朝、西晋、隋朝、北宋的开国皇帝,根据所学知识成功统一中国的是秦朝、西晋、隋朝。北宋与周围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并立,没有统一全国。故选D。19.【解答】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削弱大将兵权,将调兵权统兵权分离,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事和财政,派文臣出任地方官。实行行省制度是元朝的措施。故选D。20.【解答】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发动陈桥驿兵变。故选D。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7/821.【解答】据所学知,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了制约宰相权力,后来又增设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其中政事堂掌管政务。故选A。22.【解答】北宋时,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军权削弱武将和地方的实力而重用文官,设置通判,通判权力很大,有监察,决定等大权。故选B。23.【解答】北宋为了“收其精兵”所采取的措施是杯酒释兵权,借此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故选C。24.【解答】通过读图可知图中政权①的建立时间是960年.根据所学可知,960年,汉族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故选D。25.【解答】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如: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26.【解答】创立三省六部制发生在隋朝,故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故选D。27.【解答】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在地方设转运使,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