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主讲老师:孙廷课程代码:00530主讲老师:孙廷文学硕士,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培训,主攻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培训及艺考文学专业培训。授课风格灵动活泼,深入浅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它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相关联,精选了我国现代(1919-1949)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优秀作品,培养和提高感知、理解、分析、欣赏和评价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1、重点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主要作家的部分代表作2、大致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学体裁、风格和流派。考试时间高等教育自考每年开设4次(各省市开考的次数由省级考办决定),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命题由全国考委统筹安排,分别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区域命题、省级命题三种办法。近年来,各地考办纷纷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次数及时间进行了调整,考生年考试机会明显减少。尤其是今年,江西、福建、湖南及四川四省取消了7月份的考试,而湖北省明年起也将取消1月份考试,江苏从2014年起将原本两周四天(4月、10月)的考试时间调整为一周两天……如今,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省市只有4、10月两次统考。考试题型一选择题两种:单选和多选两种单选题共30分每题1分共30题多选提共10分每题二分共5题二简答题和简述题两种简答简述共24分每题8分共3题三论述题论述题1题16分四阅读分析题(范围外)阅读分析1题20分第一、认真阅读和钻研作品。(1)主要故事情节或描写内容;(2)全文的思想脉络,结构,段落层次等;(3)主要人物及性格等,场景等;(4)主要细节;(5)运用学习掌握的文学理论知识对该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人物、写作特点进行分析。第二、利用教材大纲认真思考,抓住重点与难点。第三、处理好提高分析能力和识记的关系。第四、练习和模拟考试。学习要求第一讲精读小说精读文章要求掌握:1、作品的原作出处;2、作品中关键的句子,片段,情节,主要人物,关键的场景;3、理清楚作品的段落层次,作品的结构特点;4、掌握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意蕴;5、掌握作品艺术特点,表现方法;6、运用所学到的文学知识理论,方法,从思想和艺术相结合的角度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一.《阿Q正传》大纲要求:(1)识记鲁迅(2)理解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思想,及其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3)分析阿Q形象及其典型意义。(4)分析阿Q的“革命”及其“大团圆”结局。(5)简析作品对辛亥革命的描写。(6)分析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和传神的白描手法。作者简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一、理解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思想,及其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鲁迅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刻画出了国人的魂灵,暴露出国民的劣根性,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表达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启蒙主义主张.《阿Q正传》二、分析阿Q形象及其典型意义。1、阿Q是生活于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的一个普通雇农.阿Q的性格中有农民的质朴、愚蠢和狡猾,他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表现为不敢正视现实、盲目自尊、欺软怕硬、自欺欺人等.2、阿Q的思想中有着封建传统的观念,同时也有革命的一面,虽然阿Q对于革命的认识非常幼稚模糊,他假想的革命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带有千百年来农民阶级“改朝换代”就是革命愿望,但他对“革命”的向往,则表现了贫苦农民要求改变被压迫被欺辱的现状的基本愿望.3、他最后的结局是被“革命党”糊里糊涂地枪毙,致死也没有认清被杀的原因,深刻表现了中国贫苦农民在所谓“革命”中充当牺牲品的可怜命运.《阿Q正传》三、分析阿Q的“革命”及其“大团圆”结局。小说通过对阿Q“大团圆”结局的描写,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仅仅推翻了封建皇朝,但没有改变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也没有唤醒人民群众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斗争,所以贫苦农民阿Q最终还是成为“革命”的牺牲品.文章节选: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阿Q正传》四、简析作品对辛亥革命的描写。鲁迅高度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为阿Q这一典型人物提供了典型环境.尤其是鲁迅在作品中深刻反映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革命党人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注意到农民的革命要求和力量,没有去启发和发动他们,终于被封建势力夺了胜利果实,而没有发生真正的变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阿Q最终被所谓革命政府诬指为抢匪,结束了悲惨的一生.《阿Q正传》五、分析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和传神的白描手法1、小说以精湛的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阿Q生活的未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缩影,阿Q身上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性格与思想是中国人身上封建专制压抑下国民劣根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在艰难生存困境中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战胜环境时的普遍性的精神特质。2、小说不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而是采取了漫画式的、边议论边叙述的叙事方式,将一些生活片断的场面相衔接,即完整地描写人物命运,又能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鲁迅运用传神的白描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十分成功。《阿Q正传》二.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1)对郁达夫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文学见解,联系这篇作品,分析这一特点。(2)分析作品中“我”和陈二妹交往的几个阶段及其所表达的思想。(3)理解作品结尾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所传达的情感内涵。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原名郁文,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沉沦》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中旬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春风沉醉的晚上》一、对郁达夫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文学见解,联系这篇作品,分析这一特点.1、郁达夫将小说当作作家的“自叙传”,主人公往往是作者的化身,生活的“零余者”,他常常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或在某种人物身上投上自己的影子,他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多抒发苦闷的清绪,表达了“五四”时期青年人个性解放的要求.2、这篇文章中的“我”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自画像.女工陈二妹的形象,也是通过“我”的眼光、感触和印象来刻画的,带有“我”的情绪色彩.不过比之于他的其他作品,这篇小说已有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较明显地越出了作者自己的经历和情绪.二、分析作品中“我”和陈二妹交往的几个阶段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小说描写了受尽压榨、孤苦无依的女工陈二妹和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我”交往的四个阶段。陈二妹对“我”,开始疑惧、戒备,继而信任、同情,责备、规劝,最后消除误会建立了友谊.而“我”对陈二妹的关心、爱护,也由感动、有所回报,达到了心灵的纯化,增加了向上的动力。通过这个过程,展示了陈二妹善良、正直、诚恳的美好心灵,以及反抗压迫的倔强意志;也反映了他们同处困境而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的向上的追求。《春风沉醉的晚上》三、分析作品结尾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所传达的情感内涵.小说结尾处对天空的描写,与人物暗淡的心境非常吻合。小说结尾处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昧,低沉、哀伤、灰暗,它流露出了知识分子对前途把握不定的无限哀愁.《春风沉醉的晚上》文章节选:一声二声清脆的歌音,带着哀调,从静寂的深夜的冷空气里传到我的耳膜上来,这大约是俄国的飘泊的少女,在那里卖钱的歌唱。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象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春风沉醉的夜晚》三.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大纲要求:(1)识记叶圣陶又名叶绍钧及其长篇小说《倪焕之》。(2)识记叶圣陶早期“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创作特色。(3)分析潘先生的性格及形象意义。(4)分析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5)简析小说结尾的点睛之笔。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一、识记叶圣陶早期“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创作特色。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叶圣陶的作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严格遵守情感从情节中自然流露的原则,反映生活,刻划人物;不刻意追求形式的新奇和故事情节的曲折,而是致力于人物的心理刻划;善于在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和细节中,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语言朴素,笔调幽默;结构严谨,结尾巧妙,耐人寻昧。二、分析潘先生的性格及其形象意义.小说主人公潘先生体现了小市民和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小说通过军阀混战时期潘先生率领一家逃避战乱以及回到家乡后写歌颂军阀条幅等事,集中描写了潘先生自私、卑琐的性格,刻画了他苟且偷安、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他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的庸俗卑琐的信念.作者以冷静的笔墨刻画潘先生的病态人生,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也是对那个军阀混战时期社会的批判.《潘先生在难中》三、分析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冷静地描写现实生活细节,以展示人物卑琐的人生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小说把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结合起来,把战乱的消息和人物心理结合起来,客观而细腻地描写了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的波折,揭示了人物的灰色人生.简析小说结尾的点睛之笔.军阀混战时期潘先生率领一家逃避战乱以及回到家乡后写歌颂军阀条幅形成鲜明对比,耐人寻昧.《潘先生在难中》四.沈从文《萧萧》大纲要求:(1)识记作者的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及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2)分析箫箫的形象及本篇的主题.(3)分析小说的叙事特点以及所采用的对比等艺术手法.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小说《长河》《边城》及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箫箫》一、分析箫箫的形象及本篇的主题.小说塑造了箫箫这一悲剧的形象.她十二岁被当作童养媳出嫁,后被花狗大诱惑而怀了身孕,面临着“沉潭”或者“发卖”的命运,最后因生下儿子而得以继续在婆家生活.她曾经与花狗大商量逃到城市获取自由,可是这种意识非常膝胧,只是昙花一现.她的一生是被动的一生,自己没有一点儿选择的权利,小说结尾处写她看着自己的儿子娶童养媳时那么的平静自然,其麻木让人痛心.小说一方面表现了童养媳制度的不合理,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湘西世界拒绝新事物、落后于时代的封闭局面.二、分析小说的叙事特点以及所采用的对比等艺术手法.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湘西世界之外的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学生与湘西世界内部的做童养媳的箫箫进行对比,这种对照是通过箫箫爷爷的转述形成的,这样既没有破坏箫箫故事的完整性,又通过箫箫周围世界对女学生的态度显示了湘西世界落后麻木的一面.箫箫作为童养媳的身份与儿子娶的仍然是童养媳构成一种对照,暗示着箫箫悲剧重演的可能,让人深思.《箫箫》五.茅盾《春蚕》大纲要求:(1)识记作者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