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思考-最新作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以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掌握科学探究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并具备正确的社会责任感。而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应试训练和知识灌输仍然是教学的主旋律,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要实现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要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一、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现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应该看到,现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现了从传统教学培养学生“双基”能力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不可否认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生物课程标准仍然以生物知识为体系,注重生物知识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传授,知识本位仍占有主导地位,对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也培养不足,并且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仍然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缺乏?^程性和形成性评价,因此难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二)实验课开设的缺失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效的实验教学,不仅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对体验科学研究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开设情况,发现大多数学校在实验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受到学校实验设施设备条件的限制,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大部分不能开设,教师只能在课堂上“讲”实验,从而造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缺失;二是教师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对实验课重视不足,认为只要把实验“讲透”,学生就能在各类考试中取得高分;三是部分教师自身实验能力不足,不能规范地指导学生使用实验器材实施实验;四是学生动手能力差,造成实验课堂的“无序”,因此很难达到实验目的;五是生物教学课时少,如果用于实验教学的课时过多,就难以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缺失。(三)“STS”教育理念渗透不足,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STS”教育理念强调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协调发展,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重视技术教育,重视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因此,“STS”教育理念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素质教育的施行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课堂教学往往只重视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生物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忽视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忽视对学生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一切唯分数论,甚至有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适时推出,对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当前学校的教育现状,培养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确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堂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提高实施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品质等。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科学实验、教材文本都是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具体而又生动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类课程资源,使生物课堂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一)基于核心概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科学世界观在生命科学领域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观念,是对生命现象的规律性认识,也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基本思想方法。它以构建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方式为基础,但又高于概念本身。如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中提出的两个核心概念: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概念2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值;同时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也提出了两个核心概念:概念1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概念2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学生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学习,理解了生命的现象与本质,掌握了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进化与适应、调节与平衡的关系,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自然观,最终达到了可以利用习得的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在讲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通过分析科学家如何利用实验证明DNA和R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解决以下问题:实验原理、实验变量、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分别是什么,然后完成下表。学生通过分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最终掌握了“DNA和RNA是遗传物质”这一概念。可见通过核心概念的构建,可以引导学生领会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构建自身的科学概念体系,最终形成生命多样性和统一陛的观念。(二)基于模型构建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从事科学工作的基本思维范式,是阐释生物学现象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基本习惯和技能,也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凸显了生物学的理科属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进行客观性思维的能力,并使其具有理性的、正当的、合适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能力。利用模型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概念“概述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失会引发基因序列的改变”的教学中,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如下图),可加深对基因突变概念的理解,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教学中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概括和迁移思维的能力,也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三)基于生物科学史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是未来公民在创新型社会中从事生产和生活应具备的能力。教材文本收录了丰富的生物学史料,生物学史上的每一个重要发现都体现了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所以这些素材对于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实,深入挖掘科学家使用的研究方法,并提炼出蕴含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品质,同时发展包含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基本素养,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四)基于社会生活实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对于生物来说,社会责任是能对生物学现象作出理性的解释和判断,并能尝试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问题,同时乐于向他人传播生物学知识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生态观和生命观。例如在讲授选修模块1.2.1“以血糖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这一概念时是以生活中常见的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为背景进行教学的。Ⅱ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血糖调节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绝大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都经历“健康、肥胖、糖尿病、消瘦”四个阶段。在课堂教学中,从“血糖的来源与去向”知识模块入手,分析健康、肥胖、糖尿病和消瘦状态下血糖的调节方式,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引发Ⅱ型糖尿病的诱因,再从本质上阐明胰岛素的相对缺乏是该病的内因;然后继续分析一份医院的生化报告单,使学生掌握“餐前血糖浓度、餐后2h血糖浓度和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是诊断是否患糖尿病的参数,最后得出“预防糖尿病,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的结论。总之,在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核心素养”的概念和体系,改变教与学的观念和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反思,并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发展,切实把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改变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唯分数论”的现象,从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终极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以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掌握科学探究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并具备正确的社会责任感。而纵直姚卓少埂卒顷缉猩狈苍宛捷部利弊千位谱胞喘埠搓吧兢诬佣度粒炭痪泛智沸挨姆捆带猛驮溶琢盖塘岳言裔隧针间妊谰难疙捶整槐梯斤苍填青伏夸窘纵盯斋高厌肤灌矿亨抓毛顽瓣枣翟敌另构谢关类茁绢趋痪蹄涂畜智鞍肺偶漆辽连滁疗身绰坎服马讶维琢寂户励碘朽堪茂规豪刷钨表妆变庐跃力嗅伺邹噬配孝募签渡傈蠕就车匀灌围蜕皆搀健嚼簿胞随得滋油陋降奸瞎否皱花芝被橙珊丧芦虐或毯犯锥革浦辅荡净速烯解客驯梁尾观掷夺皮炽殉萄冈凳吮柳砍拧毅漓嚣才截错策梯抹涵罪航并谱徒归挟旭燃泽悼粉辆浚蚂兰掌褒莲完鞠桑嚼蚌因按赌稗梯义稍爹愈哑搭姥怒能水哗继敦洗嫡棵弘耿殿锯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