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硕士全国统考心理学必看资料--方法统计测量考点精要增强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方法统计测量(共137个知识点)分值:方法统计测量共占40分。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章导论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答:客观性原则,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系统性原则,研究者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去考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实践是理论的源泉,而理论则指导实践。教育性原则,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要符合被试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07年选5)伦理性原则,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切忌采取违背伦理性原则的方法。“模拟监狱实验”因违反这一原则而受到广泛批评。(02年选2)除以上原则外,心理学研究还应遵循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2.系统方法论答:系统方法论是指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3.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答:(一)研究思路的生态化(二)研究方式的多学科化(三)研究范式的跨文化特点(四)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五)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六)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第二章研究设计4.研究课题的选择答:研究课题的选择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具体研究课题两方面内容。课题选择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5.一个好的研究假设应符合哪些标准答:①有一定的科学依据;②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关系作出推测;③以陈述句毫不含糊地加以说明;④可以被检验;⑤简单明了。6.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04年简1,05年简4)答:①明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②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③确定研究变量和观测指标;④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⑤制定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环境;⑥考虑数据整理和研究分析的方法。7.研究的信度答: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有:被试方面有身心健康状况等等;主试方面有不按规定程序等等;研究设计方面有取样不当等等;实施方面有环境的各种难以控制的变化条件等等。判定研究信度的方法主要有重复法、相似法、独立评判法。8.研究的效度答: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真实、正确地揭示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研究的效度主要有构思效度、内部效度、统计结论效度和外部效度。9.构思效度(00年简2)答: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的合理性及其转换为抽象与操作定义的恰当性程度。要使研究有较高的构思效度,应做到:①理论构思必须结构严谨、符合逻辑;②严谨地对各种变量作出明确、严格的说明;③给变量下明确的操作定义;④消除或控制各种影响因素。10.内部效度(09年简5)答:内部效度是指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确定性,即保证因变量的变化确系由特定的自变量而不是其他的外部变量所引起。要使研究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外部变量如成熟因素、历史因素、前侧效应、统计回归效应、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等等,消除它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11.统计结论效度答:统计结论效度是检验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变异来源于如何适当地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要提高统计结论的效度,应做到:必须保证数据的质量;选用适当的统计程序;适当增大样本的容量。12.外部效度(02年论2,10年选10)答: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外部效度可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种。总体效度指研究结果适用于被试所来自的总体的程度。生态效度是指研究结果适用于其他研究条件和情境的程度。要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应注意在研究中消除和控制以下因素:被试的代表性差;操作定义不明确;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事先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多重处理的干扰;实验者效应;研究与实际情境相差较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关系13.取样:答:取样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全体的代表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所抽取的那部分称为样本。取样一般应遵循代表性原则和随机性原则。代表性原则要求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有效地代表总体。随机性原则要求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01年简5)取样的程序。完整的取样过程一般包括:①规定研究的总体;②确定样本的容量(即样本的大小);③确定抽样方法并选取样本;④统计结论(从样本的统计数字估算中总体的有关参数)。14.取样的基本方法答:①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几个单位作为样本,其具体方式有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抽取两种。(05年选11,09年选11)②系统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并编上序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间隔,最后根据取样间隔做等距取样。(00年选7)③分层随机取样法,就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型(即层),然后根据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率,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④整群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准分为许多群,然后按随机原则从这些群中抽取若干群作为样本。⑤多段随机取样法,是先将研究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群,作为取样的第一级单位,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将第一级单位分成若干子群,作为取样的第二级单位,如此类推。在各级单位中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15.取样误差(03年简3)答:取样误差是指样本统计值与总体相应参数值之间的差异。取样误差越小,则根据样本的研究结果对总体作出的推论就越为精确。取样误差的计算公式为:Sx=S/n,其中Sx为取样误差(即样本标准误),S为样本的标准差,n为样本容量。当小样本时,可用n-1代替。(00年选14)一般来说,对于特定的研究总体来说,要减少取样误差,就必须增大样本容量。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16.样本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10年简5)答:最佳的样本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上搜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取样误差减到最低程度。样本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研究的类型;预订分析的精确程度;允许误差的大小;总体的同质性;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取样方法等。(01年选10)如果要求的精度高、允许的误差值小、研究总体的异质性大,就要考虑使用较大的样本。17.研究变量答:研究变量是指在性质上、数量上可以变化、测量或者操纵的条件、现象、事件或事物的特征。自变量即在研究中有意加以改变、操纵的事物、条件或特征。(08年名5)因变量即在研究中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18.无关变量存在于5个方面答:被试方面、主试方面、研究设计方面、研究实施环境条件方面、数据处理方面。19.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答: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统计法。消除法是指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如为了消除“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可以采用“双盲程序”。(00年选9)恒定法是指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05年名5)平衡法是指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其效果平衡而对某些既不能被消除、又不能被恒定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平衡法的具体方式有对比组法和循环法。(02年选14)统计法指当无关变量的影响无法消除或未能加以控制,而其影响已经测定和已知时,可以用统计的校正或调整将这些影响从研究结果中排除。(07年选17)20.抽象定义答:指对研究变量或指标本质的概括,以揭示其内涵,并将其与其他变量或指标区分开来。21.操作定义(04年论1,09年名5)答:(1)操作定义的含义:操作定义指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2)操作定义的特征:可观测性,作出操作定义的过程就是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陈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陈述的过程。(3)操作定义的作用:①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②它有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③它有利于提高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④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⑤有利于研究的评价、结果的检验和重复。22.操作定义设计的原则答:科学地设计操作定义,必须遵循对称性原则和独特性原则。对称性原则是指操作定义必须与其抽象定义相对称,不能过宽或过窄。独特性原则是指操作定义必须使其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独特特征。23.操作定义常用的设计方法(04年论1)答:①方法与程序描述法:是通过特定的方法或操作程序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②动态特征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动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③静态特征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静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第三章搜集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24.观察法答: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方法之一。观察法的主要类型有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叙述观察和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25.参与观察(09年简4)答:参与观察即局内观察,指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根据参与程度的不同,参与观察可以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主要用于探索性研究。选用参与观察需要考虑:观察者自身的条件,如时间是否充足等;被观察者的条件,如被观察者或团体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等。参与观察的实施步骤:界定问题、进入情境、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和呈现结果。26.非参与观察答:非参与观察即局外观察,指观察者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27.取样观察答:取样观察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来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时间取样观察策略由沃尔森提出,指根据事先确定的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进行观察和记录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收集三方面的资料;某一行为或事件是否出现或发生、出现或发生的概率、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它适用于经常发生或出现的行为和易被观察到的一些外显行为。实施步骤是界定问题和对象、编制记录表、记录和分析资料(07年简3)事件取样观察策略是指对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有选择的取样观察,但选择的单位是行为事件本身。28.行为核查表策略答:行为核查表是研究者用来核查某种行为是否发生或出现的一种简表。编制行为核查表的步骤:①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观察内容;②将观察内容进一步具体化为观察的目标行为;③在核查表中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排列目标行为;④根据所需要的有关信息来制定项目。常用的行为核查表有行为出现状况核查表、行为特征核查表。29.观察代码系统答:观察代码系统是研究者将行为或事件分为有意义的、可以观察和处理的细小类别或单位,并为观察、记录和随后分析处理的方便而制定出的一整套符号系统。常用的观察代码系统有数字型代码系统、符号型代码系统。30.访谈法(08年简3)答: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访谈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访谈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访谈法的主要类型有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一般访谈与特殊访谈。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灵活性较强、针对性较强、可靠性较高、适用范围较广并能进行较为深入、广泛的研究。不足是研究结果易受访谈者素质的影响,难以量化处理,比较费时费力,某些问题不宜进行访谈。31.访谈法实施的过程和技巧答:(一)访谈前的准备工作(二)接近访谈对象(三)对付拒绝的技巧(四)谈话和提问的技巧(五)追问的技巧(六)访谈的记录(七)访谈的结束和再次访谈32.问卷法答: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的类型有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还有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和报刊问卷。33.问卷的一般结构(05年简3)答:问卷一般包括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结束语。题目即问卷的标题;前言是对问卷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的简要说明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