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扫查部位经前囟检查--前囟是颅脑超声最常用的声窗,前囟在生后12-18个月时闭合,通过前囟分别进行冠状或矢状切面的连续扫查,分别获得不同切面、不同方位的颅脑声像图颞囟、后囟:应用相对较少,后囟在生后2个月左右关闭,因闭合较早、实际探查范围有限,故不常用。主要用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观察、侧脑室内径与大脑半球直径的比例以及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情况。新生儿颅脑前囟门扫查方法示意图缩写如下:CC:脑皮质,BV:侧脑室体部;FH:侧脑室前角;OH:侧脑室枕角(后角);CN:尾状核;M:中间块;PR:松果体隐窝;3:第三脑室;TH:侧脑室颞角;SR:视交叉上隐窝;IR:漏斗隐窝;CP:脉络膜组织;4:第四脑室;CB:小脑;新生儿颅脑超声重点检查层面冠状面扫查1.额叶层面2.侧脑室前角层面3.第3脑室层面4.侧脑室中央部-后角层面5.枕叶层面一、冠状切面——额叶层面二、冠状切面——侧脑室前角层面(将探头轻轻向后偏转约20。)侧脑室前角宽度0-3mm三、冠状切面——第三脑室层面(将探头继续向后偏转至40。)透明隔宽度6mm,透明隔腔有时显示较大,尤其是在早产儿。第六脑室也可显示较大,用矢状正中纵切扫查可证实透明隔腔与第六脑室的解剖关系。四、冠状切面——侧脑室中央部-后角层面(将探头继续向后偏转至70。)五、冠状切面——枕叶层面(将探头继续向后偏转至90。)一、经前囟门矢状切面——正中矢状切面二、经前囟门矢状切面——侧脑室前角层面三、经前囟门矢状切面——侧脑室中央部-后角层面侧脑室宽度:该切面正中位置测量;正常值:新生儿1-3mm;3mm为增宽轻度扩张4-6mm中度扩张7-10mm重度扩张10mm四、经前囟门矢状切面——颞叶及岛叶层面此时可显示:1、脑岛2、外侧沟3、颞叶123超声主要观察内容颅内结构层次是否清晰脑中线是否居中脑组织局部回声是否异常双侧脑室是否有改变脉络丛形态回声是否有改变大脑半球间裂及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是否增宽小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早产儿的常规筛查;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颅内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积水等。新生儿颅脑出血新生儿颅脑出血早产儿较多见,尤其有产伤的新生儿,孕期在35W以下,体重不到1500g的早产儿。出血部位有硬膜下、蛛网膜下等,最常见的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层基质。头颅影像学检查分为四级Ⅰ级室管膜下出血Ⅱ级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超声表现急性期:出血部位呈高回声。◦出血稳定期:随血块收缩,回声强度增加,2-3天后形成高回声团块◦出血吸收期:7-10天后,出血部位原有的强回声消失◦吸收期后的改变:部分不能被完全吸收,最终液化,以小囊腔形式存在,常存在于侧脑室前角附近◦大片的脑实质出血,其结局是局部组织液化坏死,超声显示明显的无回声囊腔脑室内出血分级示意图(水平面)Ⅰ级(室管膜下出血)Ⅱ级(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室管膜下出血(subependymalhemorrhage,SEH)又称为室管膜下生发基质出血。生发基质是一种富含未成熟幼稚毛细血管的、由原始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组成的神经组织,因为生发基质对缺氧最敏感,所以该处最易出现出血。生发基质主要位于侧脑室体部、尾状核头部,侧脑室前角、颞角、三脑室及四脑室顶部也可见,但是该处的生发基质在胚胎32周后逐渐萎缩,到出生时仅在尾状核丘脑沟处有少量残存。超声表现:一侧或双侧室管膜下区域出现强回声光团,随着出血的吸收,强回声光团回声减低,逐渐液化形成小囊性病变。囊壁相对较厚,回声增强。部分患儿无回声区可完全吸收。脑室内出血脑室内出血:部分可由于室管膜下出血穿破脑室壁进入脑室内或由脉络丛出血直接引起。因此,脑室内出血可伴有或不伴有室管膜下出血。同时也可伴有或不伴有脑室扩张。超声表现:一侧或双侧侧脑室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强回声光团可位于脉络丛内或表现为脉络丛增宽,范围扩大,向上可延伸到侧脑室前角内,回声增强,边缘不规整,主要见于脉络丛出血;位于脉络丛旁的脑室内,强回声光团高于脉络丛回声,形态不规则与脉络丛分界较清;两者均可强回声光团回声逐渐减低、液化、吸收。伴有或不伴有一侧或双脑室扩张。随着病情的进展,强回声光团回声逐渐减低、液化、吸收。脑实质出血脑实质出血(intraparenchymalhemorrhage,IPH)临床上相对较少见,是新生儿颅内出血最严重的一种,其中以早产儿多见。出血的主要原因可因室管膜下出血和/或脑室内出血破入邻近脑实质所致,也可因缺氧、产伤及出血性疾病而引起。最多见的部位额叶、顶叶和枕叶。临床表现:主要与出血的部位有关,根据出血的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脑实质出血常常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超声表现:脑实质内出现局灶性团块状强回声或混合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常为当个病灶,部分病例有多个病灶,病灶范围较大的可引起脑中线偏移,1-2周后强回声中心回声减低,逐渐液化;3-4周强回声光团逐渐缩小,开始吸收,最后形成囊肿,囊壁界线清晰,部分病例与侧脑室相通形成穿通性脑囊肿。Ⅰ级室管膜下出血冠状面显示侧脑室前角和体部下方出现团片状高回声区矢状面在丘脑尾状核沟呈现异常高回声区可单侧或双侧出血范围较大时可突入侧脑室前角和体部超声表现超声表现II级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室管膜下出血破入脑室,无回声侧脑室出现回声增强脉络丛增粗,外形不规整,局部可见突起的强回声侧脑室中央部-后角部位多见。II级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超声表现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脑室内部分或完全由高回声积血充填,伴不同程度的脑室增宽,后角扩大最常见。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右侧脑室出血,侧脑室后角实质受累新生儿颅内出血出血的不同阶段,超声影像有各自特征,据此可以判断出血部位,还可判断出血的时间。超声发现出血后应动态观察。急性期:呈中强回声,边缘淡薄,边界清晰。稳定期:2-3天后,出血稳定局部回声增强,均匀,边界清晰,表明无继续新鲜出血。吸收期:7-10天后,血块处于吸收期,中心可为无回声,最终出血可完全吸收或成囊腔或机化成团。脑出血的原因有:产伤(可发生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超声不敏感);缺血缺氧、机械通气等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因素导致脑室和脑实质的出血(超声敏感并特异),此种原因对早产儿更重要:1.早产儿血管壁调节能力差,处于被动灌注。2.早产儿生发层未完全退化并且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容易受影响,是出血的好发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