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导论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艺术形象、生活画面和社会知识,使我们了解各国的历史和社会现状的宝贵材料。优秀的文学作品,总结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理想的精神探索,潜移默化地对人们骑着思想教育和道德的熏陶的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作家个人的一种艺术创作,而且体现了一定时期艺术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具有永久的价值。“艺术对象产生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马克思概述: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摘要:古希腊神话的突然兴起——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骑士史诗——欧洲的启明星: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与启蒙思想的闪电——烂漫运动编织的灿烂星空——名作如林的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奇观——小结:两大源头与六大思潮一:古希腊神话艺术的突然兴起“在全部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以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罗素《西方哲学史》中国的孔子(前531-前479)印度的释迦摩尼(约前565-前485)希腊的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希伯来的圣经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马克思不同民族文学的特征:正常的儿童,早熟的儿童、永远长不大的儿童。正常的儿童:希腊早熟的儿童:中国希腊神话的悲喜剧精神:毫无掩饰的时代里,对情欲的追求犹如飞蛾扑火,明知灭亡仍执意向前。就某一方面而言,古希腊的神话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古希腊戏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喜剧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西方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古罗马文学:公元前10世纪左右在意大利半岛形成自己的原始村落,通过不断的战争,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取代希腊,在地中海建立了自己的霸权,欧洲的文学也从希腊时期转变到了罗马时期。农耕民族古希腊:海洋民族,富于浪漫的情调,具有充沛的想象力和灵性古罗马:农耕民族,务实,坚强的团结的民族力量“征服者被被征服者的文化所征服。”古罗马作家: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故事第一次提出了爱情与责任的冲突,在这一点上显示了罗马人与希腊人很大的不同——他们很重视自己对民族所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远比他们个人的情感和爱情重要得多。贺拉斯《歌集》:讽刺当时社会时弊的诗歌汇集《诗艺》:诗歌理论奥维德《变形记》这些故事体现了远古时代的泛灵论——认为人和兽甚至植物之间是可以灵魂相通,互相转化的。该书的许多故事成为后来欧洲的一些著名作家频繁使用的原始题材以及创作的灵感源泉。二: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骑士史诗欧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基督教、基督文化取代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占据了统治地位,欧洲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欧洲文学的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到15世纪,历时一千年之久那个时候,沙漠里住着大队的隐士。......那种隐遁的修士们和修道者们是非常节食的,每天到太阳落山之后,才吃他们的面包,夹着一点食钦和意沙泊(Hysope)的叶子。这便算他们一天的食料了。......他们都谨守着禁欲主义,穿着惩戒自已的带子和罩满眼晴的肩挂,长夜的默想之后,便去睡在光秃秃的地上,祈祷,唱圣歌。总之,他们每天完成那伟大的忏悔和苦行。为了思想到人类生来的罪恶,他们不仅拒绝肉体的欢乐和满足,并且拒绝了那时候的人以为人身必须的保健。他们以肉体的疾病惩戒灵魂的卑污,以为身体的溃烂和创伤正是最光荣的装饰。——法朗仕《黛依丝》中世纪文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以圣经故事为代表的基督教文学。根据个人体验写出的作品:圣奥古斯丁《忏悔录》作者借这些故事阐扬了基督教原罪的思想、忏悔的思想和禁欲主义的思想。禁欲思想与人类的自然原欲的冲突:《阿伯拉与爱洛依丝的情书》欧洲文学是由希腊文明和基督文明两个相互对立又互补的源头构成的。中世纪与古希腊时代在文化上的不同点是“二元对立”的普遍存在。“有僧侣与是俗人的二元对立,拉丁与条顿的二元对立,天国与地上王国的二元对立,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罗素在文学上与宗教文学形成对立的是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市井文学。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和骑士抒情诗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反抗。在自己所钟爱的已婚妇人面前表示谦卑并为其献身构成了“骑士风度”的重要内容。14世纪初,意大利人但丁写作的《神曲》成了矗立在中世纪的黑暗终结新的黎明的诞生的门槛处——继《荷马史诗》之后的西方文学的第二座里程碑。“他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恩格斯。三:欧洲的启明星——文艺复兴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什么是文艺复兴?经典定义: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者,高举着复兴古希腊文化的旗帜,所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反对基督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产生了数以百计的科学巨人和文化巨人。(该定义是源于较早的苏联教科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特别强调文艺复兴中人们对于美和自由的追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这部书描述的文艺复兴是一幅相当混乱的、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画面。“对人类的热情赞美与恶毒诅咒同在,近乎疯狂的欢乐与同样近乎疯狂的悲哀并存,对人间伊甸园的构建与对人间地狱的冷酷描绘交织,对教会神圣的亵渎与诚挚的忏悔融汇。唯物主义的始祖同时是狂热的基督徒,猛烈抨击教会罪恶的战斗者大多接受临终涂油,第一个近代人把中世纪的教父引为知己,思想上的巨人是道德上的侏儒,文化上的智者是道德中的败类,高尚与卑鄙,文雅与粗俗,亮洁与猥亵,深沉与浅陋,赤裸裸地人的本能世界与趋于成熟的观念世界,野蛮人强烈而持久的幻想与文明人尖锐而细致地求知欲,纵横交错在一起,展开了一幅七彩缤纷的社会与人的图画”——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之间,是一场文化革新运动,也是一场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一词是我国的习惯称呼,它的原义是“再生”,即古典文化的再生。具体地讲,它表现为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的复兴。英语:theRenaissance这是在信仰断裂时期——旧的信仰在衰落,新的、建立在自然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理性尚未成熟——人性的全景式展开。精力横溢是这一时代的特征。这个时代,人们对外部自然界的发现,同对于内心世界的发现协调发展,对于外部宇宙的认识和对于内心宇宙的感悟交织在一起,人们惊喜地发现,人的内心,就像我们看到的外部宇宙一样广阔、一样深邃、一样神秘。代表作家:充满了奇情异想的爱情诗人彼特拉克(《歌集》)具有泼皮般战斗精神的薄伽丘(《十日谈》)语言文化巨人佛朗索瓦·拉伯雷(《巨人传》)最伟大的小说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文艺复兴的高峰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作品展示了人的无比深邃和广阔的内心宇宙,这是一个令人惊叹不已的文学艺术史上的奇迹。因此,莎士比亚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悲剧,被视为欧洲文学的第三座里程碑。文艺复兴之后——巴洛克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高峰的标志,也是走向衰落的前兆。其死后,垂暮的梦境创造了被称为“巴洛克”的艺术时代。华丽、诡谲、颓唐和破碎的风格令人想到夜幕降临之前的黄昏和晚霞。四:新古典主义与启蒙思想的闪电新古典主义——“带着镣铐跳舞”17世纪,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主流文学倡导复兴古罗马的艺术传统,称为“新古典主义”时期。与文艺复兴“复古”的不同:文艺复兴提倡复兴古希腊文化悲剧大师高乃依和拉辛创造了不朽的作品,喜剧大师莫里哀把新古典主义推向高峰。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1、拥护王权,赞美开明君主,抨击和嘲讽腐朽和愚昧的封建主和宗教势力。2、标榜崇尚理性。这个理性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与后来资产阶级启蒙的理性不同。它强调人的情感要服从于理性,特别是爱情要服从政治的调节,即个人的情感生活要顾及国家、顾及政权的需要。3、形式上、语言上强调严整、典雅,对戏剧来说,要恪守“三一律”三一律:一部戏剧的故事要发生在一个地点,长度不能超过一昼夜,并且线索只能有一个。启蒙运动:实质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启蒙知识分子顺应历史要求,提出了“启蒙主义”理论: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资产阶级革命将新古典主义退下统治宝座,启蒙主义学者为这次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向新古典主义发起攻击。代表作家:卢梭《忏悔录》、《新爱洛依丝》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笛福《鲁滨孙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阴谋与爱情》维特与绿蒂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郎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亲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请从诽毁之前救起他的名声;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目语言:做个堂堂的男子,不要步我后尘!年轻男子谁都渴望这么爱,年轻姑娘谁都渴望这么被爱。这是我们最神圣的情感啊,为什么竟有惨痛飞迸出来?亲爱的读者,你哭他,你爱他,你要从耻辱中救出他的声名;看,他的灵魂正从泉下向你示意:做个堂堂男子吧,请别步我后尘。歌德的长篇诗剧《浮士德》被称为近代人的《圣经》。它继莎士比亚的作品之后,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四座丰碑。五:浪漫运动编织的灿烂星空“为什么我从白天到晚上总是想到疯狂呢?”这个鼓荡着狂想与绝望的年代,创造了一个短暂而辉煌的天空——浪漫主义运动。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并没有出现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画面,而是一个欲望横流、道德沉降的社会时由深沉的绝望、沮丧和颓唐同那些金钱梦、美女梦,鲜花梦混杂在一起,构成的一股自我张扬、自我怜悯、自我钟爱的情感浪潮。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天使派:拉马丁,夏多布里昂恶魔派:拜伦,雪莱,济慈,雨果,司汤达,梅里美六:名作如林的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认为“生活应该如此”现实主义文学认为“生活就是如此”19世纪中叶,法国大革命引起的几十年反反复复的热流终于冷却下来,人们开始对社会现实冷静思考。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要求文学艺术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它提倡冷静地观察、精确地描绘客观现实,力求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倾向,从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开始阶段就已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并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发展变化,呈现为不同的形态。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的现实主义,一般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英国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勃朗特姐妹《简爱》、《呼啸山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老古玩店》、《雾都孤儿》法国: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美国:马克吐温、杰克伦敦、德莱赛俄国: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契诃夫代表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最高峰的是俄罗斯的两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被欺凌与被侮辱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现实主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建树,把自古有之的现实主义理论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有五点:1、重现实,强调文学创作要从现实出发,真实地描绘现实的图画。2、主张在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做到细节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3、强调典型性格的塑造,从人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4、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整体反映和心理真实的描写,主张广阔地概括社会生活,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每一角落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正视和揭露社会的黑暗现象,具有强烈的揭露性、批判性;5、强调文学服务于社会的进步事业,促进社会的变革。总之,真实地、典型地反映现实、服务于社会进步是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七:现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