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1.概况⑴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意义)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⑶永不泯灭的中华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⑷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核心:爱国主义(3)特征:①民族性: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②时代性:与时俱进③先进性:反映时代进步的要求(4)相互关系:A.爱国主义①含义: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②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③作用: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④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⑤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⑥要求:提倡理性爱国,反对民族主义情绪B.团结统一①含义:团结统一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拥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②形成: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升华,成为团结统一精神。③特点: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国主义在处理本民族内部问题方面的要求。④作用: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C.爱好和平①含义:爱好和平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处、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②表现:a.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b.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④.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在处理本民族与外来民族关系方面的体现。D.勤劳勇敢①含义:勤劳勇敢是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②表现: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③作用: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E.自强不息①含义:自强不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②表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③作用: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内涵名言警句团结统一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②同胞共气,家国所凭;③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④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爱好和平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之用,和为贵;③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④化干戈为玉帛勤劳勇敢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②天道酬勤;③不畏强暴;④勇者不惧;⑤业广唯勤自强不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不怨天,不尤人;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⑤索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爱国主义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原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2)表现: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特别提示: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中华民族精神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包容性等特征。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②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之魂。(重要性)(2)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作用)(3)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必要性)(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意义)(5)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5.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立足实践)(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心骨”。(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族文化)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外来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6)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