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膏方2014.07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儿膏方临床应用拾萃膏方,是中医常用剂型之一。现在所称的“冬令膏方”,准确的说是“膏滋药方”,它秉承“治未病”思想,作为体虚者冬令调补之用。膏方不专与滋补,尚可调治太过与不及,故膏方除补益以外,诸如虚实夹杂,病后失调之顽症痼疾等,均能恰当地于滋补之中寓以调治而获良效。随着“辨体膏方”、“夏季膏方”、“冬病夏治膏方”及“四季膏方”的不断推出,给膏方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功能,已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冬令膏方”。小儿膏方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临床应用日渐成熟,独具特色,已成为膏方应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儿膏方的特点小儿生理特点“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所以有不宜过早服用补品之说,故文献中少有记载有关小儿膏方的内容。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再加上饮食不知自节,寒温不能自调,易感外邪,内伤饮食,导致疾病反复。80年代起,江、浙、沪等地将冬令膏方调补的方法引进儿科,用于扶正祛邪,强身健体。目前,通过膏方合理调补,增强小儿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已达成共识。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越显著。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所以,小儿膏方不同于成人,组方亦有特殊之处。•根据“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膏方适用于年龄约在5周岁以上,体质虚弱及生长发育迟缓而无器质性疾病者,或者慢性病缓解期临床辨证属于虚证,或虚中夹实者:•反复呼吸道感染间歇期、哮喘缓解期、慢性鼻炎、营养不良、厌食症、遗尿症等。•如果是素膏,则适应症更为广泛,可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的一种新剂型。小儿膏方的应用范围•中药饮片•细料药•胶类•干果类•调味品•酒类小儿膏方组成•中药饮片•小儿膏方之药味比成人少,一般在20-30味左右。每味药的剂量是平时处方量的10-20倍,一料膏方饮片总剂量为2000-3000g左右。•细料药•即贵重药品之统称,一般另炖或另煎后兑入,或打粉后收膏时直接加入,以保证药效。小儿膏方常用的细料药不多,参类有红参、生晒参、西洋参等;动物类有羚羊角粉、蛤蚧粉、猴枣散等;植物类有川贝粉、三七粉、铁皮石斛、灵芝孢子粉等。•胶类•根据体质和疾病可选用阿胶、龟板胶、鳖甲胶、黄明胶、鹿角胶等,一般选用2种,少数用1种或3种。小儿膏方胶类用量宜小,或不用。一料膏方总用胶量为100-300g,内有伏痰、食积者,用100-150g即可,体虚无实邪无兼夹者可增至200-300g。•干果类•小儿膏方常选用药食两用果品,如红枣、黑枣、莲子、龙眼肉、芝麻、核桃肉、白果、桑葚子、赤小豆等,一般用2-4味。其中红枣、莲子、桑葚子几乎每人可用,夹实者,可减少剂量。龙眼肉用于气血不足者;核桃肉用于生长发育迟缓等肾虚者;白果常用于哮喘等痰饮咳喘之人。制作素膏时,可用枣泥、莲子泥、桑葚泥等代替胶类。•调味品•主要是糖类,如冰糖、红糖、饴糖、蜂蜜等,一般用1-2味。小儿膏方中胶类剂量偏小,为使膏方稠厚,糖类用量可稍大,其用量大多为200-400g,制作素膏时可用至600g。具有改善口感,治疗配伍和收膏之作用。气虚者宜用饴糖;阳虚者多用红糖;阴虚便秘者可用蜂蜜。•酒类•以陈年绍兴黄酒为佳,黄酒与胶的比例是1︰1。•膏方每方由2-4个成方组成,应病随证加减。•膏方所用药味多,需主次分明,配伍得当,组方严谨,补养为主,兼顾祛邪治病,达到扶正祛邪,补虚治病之功效。•膏方所用药物一般可分为•补益类、治疗类、辅助类。小儿膏方的配伍补益类•为膏方的主药,药味最多,可占到50%以上,根据药味总数和兼夹病证之轻重而变化。补益药包括补气药、养血药、滋阴药、温阳药等。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使用补益药时宜平和柔润,阴阳相济。•补气药•小儿“脾常不足,肺常不足”,临床上肺脾气虚最为常见。•常用党参、红参、生晒参、太子参、白术、黄芪、山药、米仁、扁豆、炙甘草等。•党参味甘性平,入肺脾两经,补脾养胃、润肺生津、补中益气;若气虚兼有阳虚者,可用红参补气温阳,兼有阴虚者,使用太子参益气养阴为妥;气虚明显者可用少量生晒参。人参味甘性温而燥,具有激素样作用和促性腺功能,10岁以下小儿应用尤需谨慎,可用党参代替。•养血药•常用当归、白芍、熟地黄、制首乌、丹参、红枣、桑椹子、龙眼肉等。当归、白芍补血每方必用;常与补气药党参、白术等合用,益气生血。•滋阴药•常用生地、女贞子、枸杞子、黄精、铁皮石斛、玉竹、百合、麦冬、天冬、南沙参、北沙参等。•铁皮石斛具有滋养阴津、补益脾胃功效,多糖含量高,粘稠度大,是制作素膏之首选;如遇脾胃虚寒者,可配与党参、红枣同服。•燕窝、冬虫夏草之类在小儿膏方中应慎用。•温阳药•小儿使用温阳药需合理选择,注意配伍,宜平补慎用温补,尽可能达到补肾而无性早熟之弊。•常用益智仁、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等,温补肾阳而不燥;与生地、熟地、黄精、桑葚子等合用,阴阳平补,无偏胜之虑。治疗类•指膏方中用以祛病邪,消症状,疗痼疾之药物,因病因证而入,应用不宜过多,纯虚证者可不用此类药物。•小儿膏方常对应伏痰、食积、郁热,选择应用此类药物,如兼伏痰,加苏子、制半夏、陈皮运脾化痰;夹食积,常用山楂、神曲消积和中;有郁热,选用玄参、僵蚕清解郁热。•针对不同疾病可精选药物,随方加入,如遗尿症常加用桑螵蛸、金樱子等固涩缩尿;过敏性鼻炎可加用防风、辛夷、蝉衣等祛风脱敏。辅助类•主要指理气助运药物,可根据膏方用药之滋腻程度与服药者脾胃功能情况酌情选用,如砂仁、陈皮、苍术、茯苓、佛手等,使整个方剂疏补结合,以防碍中。•便干者宜用枳壳,便溏者可选木香,苔腻者加用豆蔻,腹胀者可用厚朴。小儿膏方的应用进展2007年以来,在中医治未病工作推动下,随着体质辨识的推广应用,浙江省中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率先开展了“辨体膏方”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近年来,膏方应用季节和范围逐步扩大,由冬令延伸至四季,称为“夏季膏方”、“冬病夏治膏方”,也有称“四季膏方”。现在的膏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中药剂型,调治慢性疾病,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小儿辨体膏方小儿辨体膏方是在体质辨识的基础上,针对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而调制的膏方,适用于疾病缓解期或间歇期症状不明显,甚至“无症可辨”者。怎么开小儿辨体膏方呢?首先要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体质辨识结果因“质”择方。小儿辨体膏方辨体膏方组方原则补益类药物以体质协定处方为主,如气虚质方、阳虚质方、阴虚质方和痰湿质方等;因病因证辅以治疗药物;佐以理气助运药;再配以干果类、胶类、调味品等,合而成方。小儿辨体膏方气虚质方方剂: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八珍汤等参考药物:党参、白术、黄芪、山药、米仁、扁豆、炙甘草、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砂仁、防风干果类:红枣、莲子胶类药:阿胶、龟板胶调味品:黄酒、饴糖小儿四季膏方四季膏方就是根据服用者的体质、疾病以及四时气候来配方,专门熬制的。春夏膏方不易保存,不适合用罐装,可用小袋真空包装的膏方,每袋在15-20克左右。小包装膏方服用时可直接将小袋加温像喝酸奶一样服用,也可以将膏药倒出用温水冲服。小儿四季膏方荤膏是以动物的胶类收膏的;素膏是以植物药、糖类收成的膏。素膏就是用枣泥、莲子泥、桑葚泥等果泥,以及鲜铁皮石斛等粘度大的植物代替阿胶等胶类药作为收膏的膏剂,纯植物的素膏更益被儿童吸收。素膏更适用于虚实夹杂证,病情迁延反复,需长期服药;或春夏季节调补,起到清中有补,治中寓补的作用。•春夏助长膏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春天是孩子生长最快的季节。•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与生长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女孩子10-12岁,男孩子11-13岁是生长发育第二个高峰期,这个时期根据体质,选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八珍汤等经典方剂,加工熬制成膏剂服用,具有调和脾胃,补益气血,促进生长发育的功效。收膏剂宜采用红枣泥、莲子泥、冰糖或饴糖。•小儿哮喘膏方•中医药在治疗哮喘方面凸显出独特的优势。哮喘缓解期在夏季进行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冬季给予膏方调补,控制哮喘发作,已广泛开展。•小儿哮喘缓解期以肺阴虚、或肺脾气虚,痰热内蕴者居多。•哮喘缓解期治疗当以养阴清热,润肺健脾,化痰平喘为主。方选生脉散、玉屏风散、泻白散、温胆汤、六君子汤等。内有痰热,素膏为宜,常采用鲜铁皮石斛、白果泥和冰糖收膏。小儿抽动症膏方小儿抽动症特点是症状繁多,病因复杂,到了后期,虽然症状得到控制,但病症易反复,常因饮食所伤、劳累疲倦和外感疾病而复发。临床可见肺虚易感,风邪留恋,内通于肝,而抽动不已;或因脾常不足,过食肥甘,积食生痰,阻于经络,气滞血瘀,抽动日久的病例。•小儿抽动症膏方•抽动症的处方药味较多,又需长期服药,小儿顺从性差。与汤剂比较,膏方可以“面面俱到”,由几个方剂共同成方,标本兼顾;制作加工精到,煎煮浓缩,药性稳定;口感好,每日服用剂量小,便于坚持服用等优势。•组方可根据辨证选用平肝熄风、疏肝健脾、化痰消食、养血活血等药物,如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逍遥散、温胆汤、参苓白术散、桂枝龙牡汤等。•收膏剂宜采用鲜铁皮石斛和冰糖。病案举例•病案一刘某,男,5岁。丽水庆元。初诊:2012年11月19日。素体肺脾不足,易感风邪,肺失宣发,凝液为痰;脾虚不运,生湿酿痰,上贮于肺,致幼时易感,咳嗽缠绵。李中梓曰“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近2年来,患儿感邪致咳,引动伏痰,发为哮喘,每年3-4次。诊见患儿形体消瘦,食欲不佳,大便偏干,寐初出汗,皮肤湿疹,咽喉红肿,舌红苔白腻,脉滑数。病属哮喘缓解期,乃阴虚体质之象,病位于肺脾,内蕴痰热。入冬调补肺脾,以培其本,调补之中,当寓清化痰热,以却病也。•处方太子参60g,麦冬60g,五味子45g,黄芪60g,白术60g,防风30g,茯苓100g,米仁100g,制半夏60g,陈皮60g,桑白皮60g,地骨皮60g,紫菀60g,款冬花60g,苏子60g,葶苈子60g,竹茹100g,玄参60g,地肤子60g,蝉衣45g,枳壳60g,杭白芍60g,甘草30g,丹参60g,鲜铁皮石斛200g。水煎浓缩。加白果泥100g,莲子泥300g,冰糖500g,收膏。•二诊2013年11月22日经膏方调治后,感冒次数减少,哮喘发作1次,易于控制,湿疹已愈,舌红苔白,脉数。再拟调补肺脾,清化痰热。太子参60g,麦冬60g,五味子45g,黄芪60g,白术60g,防风30g,茯苓100g,米仁100g,扁豆100g,山药100g,制半夏60g,陈皮60g,桑白皮60g,地骨皮60g,紫菀60g,款冬花60g,苏子60g,葶苈子60g,竹茹100g,枳壳60g,杭白芍60g,甘草30g,丹参60g,鲜铁皮石斛200g。水煎浓缩。加红枣泥250g,莲子泥250g,冰糖500g,收膏。•病案二王某,男,13岁。丽水市。初诊:2012年12月7日。患儿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从阳化热,引动肝风,一年前出现摇头耸肩,经西药治疗后缓解。半年前,迎考初中,学习负担压力过重,抽动复发。诊时肩部、颈部抽动频繁,难以控制,患儿苦不堪言,脾气急躁,入睡困难,大便偏烂,手足不温,舌红苔中腻,脉弦滑。证属脾虚肝旺,痰湿阻络,寒热虚实夹杂。治以调和肝脾,通络化痰,熄风止痉。•处方党参150g,白术100g,茯苓150g,陈皮100g,蝉衣100g,僵蚕100g,钩藤200g,天麻100g,制首乌150g,益智仁100g,制远志100g,广郁金100g,制胆星150g,石菖蒲100g,桂枝60g,白芍150g,甘草60g,生龙骨150g生牡蛎150g,柴胡60g,枳壳60g,丹参100g。水煎浓缩,加龟板胶100g,鳖甲胶100g,冰糖250g,黄酒250g,收膏。40天后电话随访,膏方已服完,精神紧张时偶见抽动,可自行缓解,性格脾气改善,睡眠好转。嘱再服一料膏方,效不更方。二诊:2013年4月9日。《素问》记载,“风者,百病之长也”。风为春季之主气,亦是春季的主要致病因素,使得春季成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春季素有“百草发芽,百病复发”之说,体有痼疾之人,尤需调养。患儿已服用二料膏方,抽动缓解,精神改善,舌质红苔白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