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钢筋骨架的制作第五组成员:黄茂程杨永强周浩张博樊茂盛欧阳晨曦董阳樊智瑞钢筋骨架的制作1)钢筋骨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第10章的有关规定。2)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3)应在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4)骨架人孔一般用吊机,无吊机时,可采用钻机钻架、灌注塔架。起吊应按骨架长度的编号入孔。5)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L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6)变截面桩钢筋骨架吊放按设计要求施工。钢筋骨架制作与安装方法1】钢筋骨架在施工现场采用卡板成型法分段制作,拟用3cm厚木板根据骨架的外径尺寸制成两块半圆卡板,按主筋位置在卡板边缘凿出支托主筋的凹槽,槽深等于主筋的一半。制作骨架时,每隔3m左右放一块卡板,把主筋纳入凹槽,用绳绑好;再将螺旋箍筋套入,并用钢丝将其与主筋绑扎牢固。然后松开卡板与主筋的绑绳,卸去卡板,随即将主筋与箍筋点焊牢固。2】制好的钢筋骨架必须放在平整、干燥的场地上。每个骨架挂标志牌,注明墩号、桩号、节号。3】钢筋骨架汽车运至现场后吊入孔内,并在孔口进行焊接接长。焊接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须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将接头错开50cm以上。为使钢筋骨架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在运输和吊放过程中不产生变形,每隔2m~2.5m用Φ18mm钢筋设设置一道加强箍,在箍筋上设穿心圆式混凝土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4】钢筋骨架用吊车起吊,第一段放入孔内后用钢筋或型钢临时搁支在孔口护壁混凝土上,再起吊另一段,对正位置后逐段放入孔内至设计标高,最后将最上面一段的挂环挂在孔口并临时与孔口护壁混凝土中的预埋钢筋焊牢。钢筋骨架在下放时应注意防止碰撞孔壁,如放入困难,要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插入。钢筋骨架安放后的顶面和底面标高须与设计相符合,其误差不得大于±5cm。钢筋笼制作安装施工技术交底内容1.应根据吊装方法、所用机具的性能、运输设备的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钢筋骨架的分段长度。每段长度不宜超过10m。2.分段制作钢筋骨架时,应根据接头的方式符合设计有关规定,预留接头长度。各钢筋骨架间的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接法。钢筋接头应顺圆周方向排列,在骨架内侧有能形成错台;距每个接头50mm范围内的箍筋,可待两段钢筋骨架焊接后再做,焊接长度应双面焊。3.钢筋骨架制作采用加劲成型法。即钢筋骨架除按设计规定设置箍筋外,并每隔2m可增设直径16mm加劲箍筋一道,以增强吊装时的刚度。4.为使钢筋骨架沉入桩孔后摆放居中,并能满足设计要求而设钢筋保护层。可在钢筋笼上设置定位钢筋环、混凝土垫块,或在埋设钢筋笼前于孔中对称设置3~4根导向钢管或导向钢筋,以确保保护层厚度。5.钢筋骨架可利用钻机的搭架或吊车等吊起放入桩孔内,为防止骨架变形,还需要沿骨架附以方木增加其刚度。6.对于分段制作的钢筋骨架,当前一段放入孔内后上端用钢管临时担在护筒口,再吊起另一段与其对正,做好接头后逐段放入桩孔内,直至设计标高。7.接头焊接时,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部分在使下节骨架的主筋在里侧,上节骨架的主筋在外侧,以防提升导管时卡挂钢筋。制作钢筋骨架梁和板的一般构造要求截面形式工程结构中梁、板是典型的受弯构件。梁的截面形式一般常有的有矩形、T形、工字形和箱形;板得截面形式一般常有的有实心矩形、空心矩形、槽形等。矩形截面常用于荷载小和跨度小的情况,T行、工字形、箱形截面常用于荷载大和跨度大的情况,箱形截面还具有抗扭刚度大的特点。截面尺寸矩形截面的宽度或T形截面的肋宽b一般为100mm、120mm、150mm、180mm、200mm、220mm、250mm和300mm,300mm以上时级差为50mm。矩形和T形截面的高度h一般为250mm、300mm…800mm,800mm以下级差为50mm,800mm以上时级差为100mm。板的厚度与使用要求有关,现浇板得最小厚度应满足各行业的要求。板厚一般以10mm为级差。对于预制构件,其级差可根据是情况适当调整,但板的厚度不宜过小。梁截面的高宽比h/b,一般矩形截面为2.0~2.5,T形截面为2.5~3.0,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在扁梁中,高宽比可适当小些;在薄腹梁中,高宽比可适当大些。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按外形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按生产加工工艺分类光圆钢筋变形钢筋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热轧钢筋冷加工钢筋热处理钢筋钢丝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拉)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混凝土的受力变形混凝土的体积变形梁与板的构造受弯构梁中一般配置有如下几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也称主筋)、斜筋(也称弯起钢筋)、箍筋和架立筋。纵向受力钢筋平行于梁的轴线布置,一般布置在梁的受拉区(称为纵向受拉钢筋,相应的梁称为单筋梁),其主要作用是代替受拉区混凝土受拉(因为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退出工作),承受由外载所产生的拉力;当受压区混泥土强度不足时,有时也在受压区布置纵向受力钢筋(称为纵向受压钢筋,相应的梁称为双筋梁),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受压区混凝土受压,和受压区混凝土一起承受由外载所产生的压力。纵向受拉钢筋的另一个作用是约束裂缝宽度的开展及长度的延伸。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根据正截面的抗弯承载力经计算确定。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以其直径及根数来表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在建筑结构中一般为10~28mm,在桥梁结构中一般为10~32mm,其中常用的是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5mm,根数不少于两根。同一梁内宜采用相同直径的钢筋,以简化施工,有时为了节省钢筋,也可以采用两种直径的钢筋,但直径相差不小于2mm,以便施工识别。为使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较好的黏结,并避免因钢筋布置过密而影响混凝土浇筑,梁内纵筋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应满足下述净距要求:纵向受拉钢筋的水平和竖向净距(当为一层和两层时)不小于纵筋直径,也不小于25mm,受压纵筋的水平净距不小于1.5倍纵筋的直径,也不小于30mm。为满足上述要求,受拉纵筋数量较多,需布置成三层及以上时,从第三层起,纵筋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纵筋受力钢筋应上下对齐,不能错列。一)梁的构造腹筋腹筋是箍筋和斜筋的统称箍筋垂直于梁轴线布置,其作用除要抵抗斜截面上的部分剪力外,还有固定纵筋位置以形成钢筋骨架,保证受拉区和受压区的良好联系及保证受压钢筋稳定性的作用。箍筋的净保护层不得小于15mm。斜筋通常布在靠近梁的两端,由受拉区中多余的纵向受力钢筋弯起而成(也称弯起钢筋),用以抵抗斜截面上的剪力。斜筋与梁纵轴线一般宜成45。或60。。箍筋和斜筋的另外一个作用是约束斜裂缝宽度的开展和长度的延伸。架立钢筋为了与其他钢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架立钢筋按构造要求平行于梁的轴线布置,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中,数量按构造要求确定,其直径一般为10~14mm,随梁截面的大小而定。纵向构造钢筋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纵向构造钢筋的作用用以抵抗温度应力及混凝土收缩应力,同时与箍筋共同构成网格骨架以利于应力的扩散。混凝土保护层作用是为了保护钢筋不受空气的氧化和其他因素的作用,减少混凝土开裂后纵向钢筋的锈蚀;在火灾等情况下,使钢筋的温度上升缓慢;使纵向受力钢筋与混凝土有较好的黏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应有足够的厚度。二)梁式板的构造受力钢筋受力钢筋是沿板的跨度方向布置在受拉区,其主要作用同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都用以承受外荷载所产生的拉力,数量由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经计算确定。《混凝土规范》规定:板内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板厚h≤150mm时,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其间距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板内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数量每米不少于3根,并不少于跨中钢筋截面面积的1/4.由于板较宽,且其荷载在板宽方向按均匀分布考虑,为方便起见,常取1m宽的板带进行设计。板中受力钢筋的数量以其直径及间距表示。分布钢筋分布钢筋垂直于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钢筋内侧。其作用是与受力钢筋一起形成钢筋网,固定受力钢筋位置;将荷载分散传递给受力钢筋;承受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分布钢筋的数量按构造要求确定。板内分布钢筋的直径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板的抗剪承载力足够,一般不进行抗剪承载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