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建筑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中国佛教的起源与发展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在各国都有着广泛的信众,特别是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大的宗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印度,是由印度人悉达多·乔达摩创立的,即释迦摩尼。佛教主张无常和缘起思想,赞成众生平等思想,基本教理有四谛、五蕴、八正道贺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而成佛为最终目的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式传来中国,当时中国的国都是洛阳,所以佛教便在洛阳首先传播。到了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城外建造了一座僧院,为了纪念那匹将经书驮来的白马,所以命名为白马寺。东汉时期,绝大多数佛经译在洛阳,白马寺是最重要的译经道场。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我国,如安息的安世高、安玄,月氏的支娄加,此外当时在洛阳传经的还有天竺的竺大力、安息的安玄、康居的康孟祥、康巨,以及受教于安世高而和安玄合作译经的汉人严佛调等十多人。至东汉末年,共译出佛经二百九十二部、三百九十五卷至北魏,洛阳佛寺已多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光是我国北方地区,就有佛寺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万人。当时佛教主要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行善积福、慈悲不杀等教义,优婆塞有五戒(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沙门有二百五十戒。“佛家以酒肉为上戒”,“沙门剃头发,披赤布”,“见人无跪起之礼,威仪无盘旋之容”。“汉世沙门皆衣赤布,后乃易以杂色”。这便是我们世俗中认为和尚不能娶妻的缘由了。通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中国佛教与佛教建筑的发展也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佛教兴盛,可以带动佛教建筑的大量兴建,而众多的佛教建筑的存在,也对佛教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二.白马寺的创建在印度,佛教早期并无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养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镇说法,晚上回到山林,坐在树下,专修禅定。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第一个寺院。印度人称佛寺院为“僧伽蓝摩”,略称“僧伽”。僧伽蓝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精舍式,一是支提式。精舍式的僧伽,设有殿堂、佛塔,殿堂内供奉佛像,周围建有僧房。支提式僧伽,是依山开凿的石窟,内有佛塔和僧侣居住处。这两种形式的建筑,不但建筑单体的风格不同,周边环境与空间的组织也不相同,传入中国后,这两种形式逐渐发展为中国佛教建筑中的寺院和石窟,两种形式都发展出了璀璨的文化。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创建了白马寺,白马寺采用了“精舍式”的形式,是我国的第一座“精舍式”建筑。同时期,在白马寺东南方向不远处,还建造了一座佛塔。这座塔结构严谨,造型别致,古朴秀丽,是中国最早的古塔,与第一古刹白马寺遥遥相望。它们并称为全国佛教史、建筑史上的两颗明珠。在我国,佛教传来之前,寺并不像后来指的是宗教建筑。在秦代,寺代表官舍。到了汉代则是朝廷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凡朝廷所在,皆谓之寺”。汉代中央各行政机关的九个官署,就合称为“九寺”。九寺中的“鸿胪寺”,就是接待印度高僧的地方,类似于现代的国宾馆。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兴建了第一座佛教5建筑白马寺,中国人从此开始将这种建筑称为“寺”。通过这样的叫法,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说明“寺”这种新型建筑的形式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的,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比如白马寺采用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形式,这些殿堂建筑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其二,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任何的建筑都是有比较严格的等级之分的,而把朝廷高级官府的称呼用来命名佛教建筑,说明“寺”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是很高的。比如白马寺中的许多建筑用料、施工工艺、装饰手法上都是用的较高等级的处理手法。由此可以看出,白马寺在创建之初,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建造者是希望它能够成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起到带动地区宗教、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后来的发展也说明它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一.白马寺建筑与环境形制的发展自从白马寺创建以来,随着佛教逐渐与中国文化结合,佛教建筑的建筑与环境形制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从一开始的带有印度色彩的形式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中国传统韵味的形式。佛教建筑的中国化演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佛教建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同中国的本地文化逐渐融合,吸收了中国本地文化的特点,如含蓄、内敛、素朴等传统哲学思想和统治阶级的封建等级思想都对它产生了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佛教内部各种宗派之间的联系、影响、斗争也影响着佛教建筑的演变。白马寺对于中国佛教的这种历史现象有明显的反映。同大多数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佛教建筑的建筑与环境形制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贯穿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的。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时期的建筑并不是无规律的随意发展的,而是紧紧跟随着当时社会的的政治、经济发展变迁的。在近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以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不断变化发展,白马寺的建筑与环境的形制也相应的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后的建筑风格和环境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一开始的具有较多印度佛教建筑的特征而变得越来越有中国传统建筑自己的特色了。经过研究分析,可以把白马寺建筑与环境形制的演变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白马寺体现出印度的“精舍式”形式开始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逐渐开始吸收中国文化的精髓,属于“萌芽期”。白马寺初建时,建有一座木塔,寺的环境空间布局是以塔为主体、塔居寺中心,说明此时受印度本源佛教建筑的影响较大。当时中国的传统建筑结构形式有了重大的发展,最重要的进步有三点,一是中国古建筑主要的构件形式梁柱式和穿斗式已经形成。这两种结构形式可以为建筑内部提供之前不曾有过的大跨度的使用空间,从此中国的古建筑就可以做出更加美观宏大的造型和空间了,便于营造恢宏的气势;二是斗拱已经开始使用,用来做为出檐或平座的支撑,只是使用范围较少;三是高层木结构建筑开始大量出现,比如白马寺的木塔。这些工艺上的进步,为白马寺在今后建造出大型殿堂式建筑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2.第二阶段是从隋唐到金时期,这是封建时期的中国最昌盛的时期,也是我国古建筑发展的高峰时期,这期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佛教建筑开始更深入的融合,两者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属于“发展期”。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内局势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这些有利条件带动了建筑的发展。在大量建筑营造的实践中,此时的建筑形式也有了新的发展。比如隋唐开始出现一些体量高大的楼阁类木构架建筑。到了宋辽金时期,对建筑平面柱网结构的布置,比隋唐时有所发展。建筑木构件的开间更大,即构成每间的柱子间的距离增大,这样可以使建筑的内部空间更宽大。同时,各开间的面宽比例也有所变化。各个开间不再是平均分布,一般是中央开间最大,两侧开间依次减小,使建筑的开间主次分明,提高了建筑的艺术美感,所以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准开间模式。受到这种发展潮流的影响,这时期的白马寺,不论是建筑单体形制还是外部环境空间形制都发生了比较重大的改变。。在单体建筑形制上,白马寺的主体建筑演变为中国文化特点鲜明的楼阁式建筑。它的形体结构比较复杂,楼体的下面有木构平座,平座建于台基之上,因此平座铺于地栿,而平座上檐的支撑是朵朵堆叠的木质斗拱。斗拱的形态清晰,体量巨大,体现了这段时期斗拱的最大特色。平座的上面围绕着一圈重台的勾栏,重台勾栏本就形象优美,加上突出的平座就更显奇特不凡。从建筑功能上来说,突出的平坐具有十分独特的地方。因为有时候它的内部会相应的增加一个空间层,这个空间层被称为“暗层”。这样的处理,具有浓厚的中国味道,这种空间处理形式是中国所特有的,在许多的楼阁类建筑中很常见,比如武汉的黄鹤楼,也采用了这种“暗层”的手法。建筑外围的环境空间形式也发生了两个重大改变。一个改变是它的空间布局发展为以楼阁为中心、以庭院为单元的组群形式。另一个重要改变就是殿在前,塔在后,突出佛殿成为建筑的主体,这与印度以塔为主体的佛寺,已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更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了。因为众所周之,中国的古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院落式布局,这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髓,几乎所有的中国古建筑都采用的这种空间布局形式,所以这一改变说明中国的佛教建筑已经越来越本土化,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审美及哲学理念了。3.第三时期是从元到明清时期,这时期中国的传统建筑型制已经模式化,佛教建筑的建筑与环境形制也趋向定型,属于“成熟期”。元明清是我国封建制度的末期,我国的传统建筑发展至此,已经十分成熟。同时由于封建制度根深蒂固,产生了许多限制与规范建筑的条例,一方面使建筑的建造规范化,加快了建造速度,提高了施工工艺,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建造者本身的创新精神。这一时期在建筑的柱网布局上更加进步,呈现多样性,特别的是有些建筑采用了减柱或移柱的做法,独具特色。这样可以根据功能的需要来安排柱子的布置,营造出了灵活多变的内部空间。例如,在一座五开间的殿堂中同时使用减柱和移柱法,可将殿内变为三大开敞空间,形成“明五暗三”形式,营造了宽阔的大空间。这种柱网布置手法对后来重建的白马寺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从元代开始,斗拱的功能性开始退化,到清时期彻底演变为一种装饰构件,不再具有任何的功能作用了。在这种背景下,佛教建筑的发展趋于舒缓平稳,处于一种稳步前进的状态。而此时白马寺的建筑与环境形制大体上已经确定,在明嘉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由东厂太监黄锦主持整修了白马寺,当时确立的形式基本上一直保存到今天,就是今天白马寺的基本格局。经过这次重建,白马寺演变为以佛殿为主体的多重庭院式布局,即唐宋以来极为盛行的“伽蓝七堂”制度。其特点是严格按中轴线布置建筑,至此,白马寺已经彻底演变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制了。在这种严格的建筑设计制约下,白马寺仍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比如清凉台。清凉台是白马寺与其它“伽蓝七堂”形制下建造的佛寺的最大的不同,所有佛寺中,只有白马寺有清凉台。根据史料推断,白马寺在隋唐时的楼阁式建筑被毁掉后,由于阁基是石制的,所以保存下来,后来在这个基座上建造了高台,就是今10天的“清凉台”。如今,清凉台已经成为白马寺建筑群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它的特色之一。现在的白马寺总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整体为两座长方形院落,分别是白马寺院和齐云塔院。主要建筑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毗卢阁和齐云塔院的齐云塔。殿宇居中,两边有门头堂、云水堂、祖堂、客堂、禅堂和清凉台上的腾兰殿及方丈院等附属建筑。二.白马寺建筑与环境建造工艺的发展建筑的发展,往往是形式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两者是辨证的关系,即建筑形式的发展带动了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建筑技术的发展也促进的建筑形式的革新,不论古今,皆是如此。随着佛教建筑的广泛兴建,也带动了建筑建造工艺的发展。白马寺建于洛阳,所以白马寺的发展与洛阳地区的建造工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历史上洛阳曾是多个朝代的国都,因此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长期处于技术发展的中心区域,为白马寺建筑与环境建造工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今天保存下来的白马寺,主要是明朝时修建的,所以我们今天能够亲眼观察、亲身体验的工艺技术,多是代表了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工艺水平。这个时期的建筑工艺,发展进入成熟,所以我们见不到太多革新性的发展,更多的是将前人的技艺发展的更加娴熟与精巧。1.木结构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木材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古时候长期的使用这种建筑材料,造成木材匮乏,到明清时期,大木料原料已经变得十分稀少了。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当时的建造者们发展出了了拼合构件技术。拼合构件主要包括拼合梁、包镶梁、斗接柱、包镶柱、斗接包镶柱等。白马寺中比较粗大的木料,便采用了这些方式。拼合梁是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木梁拼合成一根大梁。一般来说,两木相拼则两木大小相同,多木相拼则以居中者为主而两侧使用稍小木料。不论是几根木料拼合,都是用明暗榫卯连接,铁箍加固。包镶梁是用数块小料包住一根较大木料而成的大梁。接缝处同样要用榫卯联系或是同时于外面用铁箍加固包镶柱与包梁梁的做法相似,也是用数块小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