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ESP+EGP混合教学模式探讨章木林1(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ESP+EGP混合教学模式分为自主学习、网络交互学习和课堂面授学习三个模块,并通过过程性评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满足社会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对教师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关键词:信息技术;ESP;EGP;混合教学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中,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引起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各高校纷纷建立起规模不一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开始“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高,加上许多教师把自主学习和自学等同起来,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的培养,自主学习几乎处于一种自发状态,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扰乱了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的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如何充分体现学生在线学习主体作用的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大学英语逐步由EGP向ESP过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经历着深度改革的转型时期,如何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尝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以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理论为基础,构建ESP+EGP混合教学模式。一、混合学习观混合学习(blendinglearning)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2]。它转变了学生的认知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角色,是学习理念和教育理念的一种提升。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师生、生生以及人机互动,由于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也由原来的课堂主宰者和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学习具备学习资源提供的灵活性、为个别化学习提供支持以及提高教学效率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3]。混合学习强调通过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来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个性化差异,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赋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许多老师将“自主学习”等同于“没有教师的上机学习”,导致“我国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很多同学没有确定学习目标、监控或评估学习的经历”[4]。针对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也发现,单纯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好,甚至比1作者简介:章木林(1981-),男,湖南醴陵人,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与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差,而不同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往往能取得喜人的教学效果[5][6]。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面授学习之间的关系,折中的办法就是将两者以一定的比例按照某种模式进行整合,也即开展混合式教学,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为这种统一创造了条件。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个阶段,目前已进入第三范式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其本质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一种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7]。这种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混合式学习不是课堂面授学习和在线自主学习的叠加式混合,而是“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互为补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是一种深度的混合式学习,可称之为整合式混合学习(integratedblendedlearning)。混合学习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以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需求分析和特征分析为基础,以特定的学习环境为前提,必备的要素包括完善的网络环境、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课件、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网络试题库、网络交流平台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8],其中计算机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平台,网络教学资源是载体,教师是灵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上述各要素融合起来,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形成新的教学结构,以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余胜泉等认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主要有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在线和发展性教学评价等四个主要环节[9];黄荣怀等认为混合式学习是由课程导入、活动组织、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四个关键环节构成[3]18。综合这些理论,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整合式混合教学模式可设计如图1所示。图1:整合式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EGP+ESP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教师主导面授教学混合教学环境设计学生主体在线学习混合教学评价网络教学环境设计学习者特征、需求分析混合教学目标确定混合学习策略培训在线学习指导、效果检测等课程内容重点难点讲解课堂讨论、交流、答疑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网络教学课件、教学资源个人/小组网络任务学生在线学习档案袋评价课堂教学活动观察记录课程考核终结性评价具备一定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反馈反馈教学资源设计、收集在线互动、答疑、监督评价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作为相关学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促进因素,信息技术还从课程的层面促进了学科教学改革。混合学习模式下,以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为主,还是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这取决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的程度应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教学情况灵活匹配、动态调整[10]70。(一)大学英语EGP、ESP之辩多年以来,大学英语一直定位于基础英语(EGP)教学,但随着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在中学的全面实施,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迅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有望在高中大部分或全部完成,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基础英语应放在中学阶段完成,大学和研究生英语教学应定位于专门用途英语(ESP)。加上最近几年许多高校开始压缩大学英语学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正从目前的通用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尤其是学术英语转移,并明确提出为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服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11],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的融合成为今后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ESP教学有望成为今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设各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12]。可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至2010年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530所高校中157所(29.6%)有规定的大学英语选修课学分,一半以上的985工程院校开设了9门及以上的选修课,而80%以上的非211工程院校没有或只开设了4门及以下的选修课[13]。究其原因,尽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课程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但近年来众高校纷纷开始学分制改革,大学英语学分多被压缩至10-14学分之间,甚至更少,而非211工程院校由于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相对较弱,EGP必修课占据了大学英语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学分,因而没有更多的学分开设选修课,这些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以EGP为主。即便在开设有选修课的高校,大部分高校开设的是各类通识类(EGE)选修课程。不可否认,EGE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很有帮助,但它们无法满足学生在ESP方面的学习需求。许多学校“只强调基础英语的教学而没有系统的开设ESP课程,且ESP课程设置和ESP教学随意性较强,导致ESP的教学还处于零散的、自发的状态”[14]。ESP定位不明确,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组织管理松散[15],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仅将ESP作为EGP后续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显然已无法满足众多普通高校学生ESP学习的强烈需求以及社会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亟待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整合大学英语EGP和ESP课程,以扩大ESP教学的受众范围。(二)EGP+ESP混合教学模式内涵本模式中的ESP课程定位明确,属于专业基础类课程,是基础英语课程和双语课程之间的过渡性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因此专业性不宜太强,以培养学生用英语传递和表达专业信息的能力为目标,教学任务主要由英语教师承担。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方法形成之前,我们必须坚持“EGP教学和ESP教学的先后关系”[16]。但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迅速发展,基于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环境已初具规模,学生可依托互联网、网络辅助课程和自主学习中心等网络多媒体形式进行自主学习、促进语言输入,课堂成为语言输出的主要场所[17]。也就是说,EGP的学习可以依托网络化的自主学习中心、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教师指导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可尝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EGP+ESP混合教学模式,同步进行EGP教学和ESP教学。在整合式混合教学模式(图1)的基础上,我们构建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EGP+ESP混合教学模式主要包括EGP自主学习、EGP+ESP网络交互学习、ESP+EGP课堂面授学习三个模块,但这三个模块并非彼此独立,而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混合式教学评价构成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图2)。图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EGP+ESP立体化教学模式1.EGP自主学习与面授学习混合EGP教学的重点在于掌握英语语言共核以及听、说、读、写和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EGP课程内容可依托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大学英语教材配套的网络学习系统,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等,再辅之以其他教学多媒体课件、试题资源、英语影视资源、英语学习网站等课程资源,开展人机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强化语言基本技能。但EGP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众多普通院校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分级分类教学,比如第一、二个学期开展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EGP教与学,集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培养,第三、四个学期则开展基于混合式学习的EGP+ESP立体化教学。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公布各阶段的EGP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等,学生主要在网络化的自主学习中心或者宿舍的个人电脑上在完成自学、自测、自评。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布置一些与学习单元主题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每周或每两周花1课时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所学,并对单元学习中的难点、疑点进行解答以及学习策略的培训等。在这种“课下学习,课上展示”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