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的治疗及护理进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0、9、17垂体腺瘤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发病率:1-7/百万•尸检发病率:10-25%•占颅内肿瘤:10%•30-40岁多见垂体腺瘤的分类•影像学分类•内分泌功能分类•病理学分类•生物学特征分类•WHO五层次分类垂体腺瘤的分类(WHO五层次分类)一临床表现及血激素值分类:1内分泌功能亢进2临床无功能3功能不稳定4异位性内分泌功能亢进二神经影像及手术所见:1部位2大小3生长类型垂体腺瘤的分类(WHO五层次分类)三肿瘤病理切片的光镜所见:1腺瘤2非腺瘤3癌四肿瘤的免疫组化分类:1激素染色类型2无免役反应五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分类1激素颗粒2临床无功能腺瘤3细胞来源不明的腺瘤临床表现:占位效应•侵袭性垂体腺瘤–5%肿瘤有局部侵袭表现–侵袭性肿瘤在基因上与非侵袭性肿瘤存在差异–海绵窦侵犯最确切的表现是颈内动脉的包裹–海绵窦侵犯可致眼外肌功能障碍–鞍上扩展可阻塞Monro孔导致脑积水–颅底侵犯可导致鼻腔阻塞或脑脊液漏临床表现:占位效应•视交叉:双颞侧偏盲,视力下降。•垂体受压导致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怕冷、粘液性水肿–肾上腺功能低下:体位性低血压,易疲倦–性腺功能低下:停经(女性),无性欲、不孕–尿崩症:非常少见(寻找其他病因,下丘脑肿瘤,鞍上生殖细胞瘤)–高泌乳素血症:PRL受下丘脑抑制,垂体柄受压可使部分抑制作用消失•海绵窦受压导致–颅神经受压(III、IV、V、VI):眼睑下垂,面部疼痛、复视–窦闭塞:突眼、结膜水肿–颈内动脉被肿瘤包裹:可致轻度狭窄,但完全堵塞罕见。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垂体腺瘤外科治疗目的•尽可能全切除肿瘤•恢复,或保留垂体功能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一经颅入路1经额下,或翼点,纵裂2额下经蝶,经额扩展二经蝶入路三内窥镜手术1直接2辅助经颅手术•适应症:不适宜经蝶者•非首选治疗方式经蝶手术•主流术式•内窥镜辅助•术中实时MR经蝶手术后主要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尿崩症•脑脊液鼻漏•视力恶化:减退,失明•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脑室•垂体功能低下: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感染:颅内(脑膜炎脑炎)蝶窦脓肿•鼻腔黏膜出血,嗅觉减退,鼻中隔穿孔溴隐亭的应用•内分泌检查非单一PRL增高•PRL小于200ng/ml•PRL大于200ng/ml•PRL小于2000ng/ml•PRL达4000ng/ml生长抑素类似物的应用•包括两类:奥曲肽,兰瑞肽•降低生长激素的作用明显•缩小肿瘤的作用不明显•术后补充治疗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激素:TSHFT3•糖皮质激素:皮质醇•性激素:睾酮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放射治疗•r-刀治疗•X-刀治疗•普通放疗术前护理要点•经鼻蝶肿瘤切除术的病人–术前一日氯麻滴鼻。–术前一日剪鼻毛,并清洁鼻腔,目的是清洁手术区域,预防感染。–术前指导病人练习张口呼吸。•病人有视力视野障碍者外出时有专人陪伴。术后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视力变化,尿崩,鼻腔敷料的渗血)•术后血肿、脑水肿给予对症处理。术后护理要点•面罩吸氧•血氧监测•防止误吸术后护理要点•24H出入量定时监测•早期发现尿崩症•弥凝口服术后护理要点•血电解质监测,•电解质紊乱所致的精神障碍,可为突发性,要有保护性的约束患者,防止发生意外,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精神障碍既会消失。•血钠、血糖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早期表现,早期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术后护理要点•经鼻手术病人若口腔内引流条不可拽出,要及时报告医生,•注意观察伤口渗血•引流条拔出后,观察鼻腔出血情况•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漏。术后护理要点观察病人视力视野改变•视力视野改变提示术后出血术后护理要点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具备一系列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情、关心、体贴、尊重病人,对病人的需要及时、尽量给予满足,在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护理技术、文雅的举止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有利于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力量,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术后出院指导•饮食护理•药物指导•日常生活指导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措施(1)护士密切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通知医生(2)病人应平卧或患侧卧位,禁健侧卧位,以防逆行感染。(3)观察并记录脑脊液外漏量、性质、色,定期做脑脊液培养。(4)监测体温,6小时一次,并及时记录。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措施(5)禁止填塞或冲洗。(6)枕下铺无菌小巾,定时更换。(7)注意保暖、防感冒,避免咳嗽、喷嚏等高压气流的冲击,以免加重漏口损伤。(8)避免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升高,加重漏口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措施(9)不经鼻腔吸痰及插胃管,以免导致逆行感染。(10)每日按时做口腔护理,防止经口腔逆行感染。(11)如病情允许,可抬高床头30º~60º使脑组织移向颅底而封闭漏口。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措施(12)遵医嘱按时给予抗菌素。(13)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1-2次。(14)限制探视人员,减少外源性感染因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