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技术的改进•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虽看似简单,却有不少技巧。如果使用得当不仅能有效减轻病患的疼痛感,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静脉输液的目的•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2.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3.供给营养,维持正氮平衡。•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静脉输液的步骤•1.核对检查•2.填写粘贴输液卡•3.加药•4.插输液器•5.再次核对•6.排气•7.选择穿刺部位•8.消毒皮肤•9.再次核对•10.静脉穿刺•11.三松一固定•12.调节滴速•13.最后一次检查•14.操作后处理•15.更换液体、以及输液完毕后的处理讨论•目前,静脉输液方法向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发展,在穿刺过程应尽量做到无痛、微痛,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使输液技术向快捷、安全性、准确性方向发展。•对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小组通过探索与查阅资料,做了如下改进:改进技术固定技术的改进拔针技术的改进进针角度的改进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的改进一、进针角度的改进•传统操作:静脉穿刺传统的进针角度为15°~30°•进针角度增大•改进操作: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更易穿刺,且由于角度大,通过真皮层的时间减少,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通过力学分析和实践证明以45°或接近45°角进针容易且省力,不会出现皮肤随进针方向向前推移及刺破血管下壁现象。二、固定技术的改进•传统操作:采用针尖斜面向上固定,垫高针尾或变动输液肢体位置,使针尖离开血管壁。•改进操作:采用针尖斜面向下固定,即在穿刺成功后,以进针后的血管为纵轴,将针柄从右向左缓慢旋转180度,使针尖斜面向下,固定好针头,此种方法,病人输液滴速平均增加50%,液体渗出人数减少了90%。将针柄从右向左旋转180°三、拔针技术的改进•传统方法:在按压穿刺部位的同时拔出针尖,因按压力与快速拔针时针尖的锐角会产生切力,切割血管导致机械性损伤,会引起局部疼痛或造成血管壁损伤。•改进操作:先将左手食指绷紧穿刺点上方皮肤,拇指指腹顺静脉走行虚压在覆盖穿刺部位的棉签上,压迫范围以皮肤和血管壁两个穿刺点为中心,而且要大于两个穿刺点,右手拇指与食指持针柄的上下面快速拔针,针尖拔出后立即按压穿刺部位2min~5min,拇指与食指持针柄的上下面拔针法,优于持针柄的前后缘拔针法,上下法拔针时,针柄固定,并保持相同压力,可以保持针尖在管腔内与之平行,明显减轻针刃对血管的切割,损伤和疼痛;四、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的改进•传统方法:先拔出输液器针头,常规消毒静脉帽的胶塞,用注射器向静脉帽内注射封管液,边推注边退针,直至针头完全退出为止,确保正压封管。•改良方法:输液完毕时,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处断开,将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于头皮针,缓慢推注生理盐水5ml正压封管,以10ml/min的速度缓慢推注封管液。边推边退头皮针斜面至于肝素帽内,再推注1~2ml封管液,使其充满整个管腔及肝素帽腔,先关闭小开关,再拔出针头,确保小开关至留置针头部维持正压,而小开关关闭位置靠近留置针延长管的起始部就不会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内,避免凝血堵管,一次性封管,中途不冲管。NEXT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处断开BACK将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于头皮针,缓慢推注,边推边退头皮针至肝素帽内BACK再推注1~2ml封管液BACK小结•以上是我们研究探索的结果,但更多的经验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实习中积累经验,使静脉输液技术向者更便捷、更准确和更安全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静脉输液穿刺技术各阶段的改良进展时间:2010-04-1817:18:00来源:河池市人民医院作者:hchos02•2、董晓江静脉输液技术的进展【J】家庭护士2008.6(1):12-13•3、程和瑞静脉技术的改进【B】1004-7115(2008)12-1004-02知行合一、德高医粹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南丁格尔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