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春季养生保健演示 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医春季养生保健衣食住行兼顾养阳防风为先护肝健脾为要2前言•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人类的新陈代谢也开始活跃,所谓“百草回生,百病易发”,天气骤暖骤冷,会让我们易患皮炎、甲亢、胃溃疡、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因此理应关爱自己的身体,防治疾病。•“一年之计在于春”3中医经典话春季养生•《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白话解】春季,即农历一、二、三这三个月,为一年的开始,万事万物冬藏后呈升发外达之势,大自然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人与天地之气相应,应该逐渐减少睡眠,晚睡早起,起来后,头发散开,穿着宽松,散步缓行,以使自己的意志生发,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这个时候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的愿望,都应该尽量满足,使生长、渴求、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使一切所求如愿。这是春气仁性好生的体现,属于养生之道。4春季养生四大方针•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即人体的将养调息应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协调。•养阳: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护卫人体的阳气,故应“养阳”。•防风:春季风气当令,气温变化大,而人体皮肤腠理松懈,易招风邪侵袭,引发外感、关节炎、面瘫及过敏症等,故应“防风”。•护肝: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适临春季,人体肝气偏旺,易急躁恼怒,变生眩晕、中风之疾,故应“护肝”。•健脾:中医五行学说中,木土相克,而肝属木,脾属土,春季,肝气偏旺,肝旺即可伤及脾土,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故应“健脾”。•养阳、防风、护肝、健脾为中医春季养生四大方针,贯穿于您的衣、食、住、行,方能真正达到养护生命、延年益寿的目的。5起居说“衣”——莫忘“春捂”1.打好“24-48小时”的提前量。春季,气温变化大,尤其是早春,常有寒潮来袭,在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即要添加衣服,开始“捂”,以防被春寒所伤。2.春季是一个舒缓、开放、宣泄的季节,着装亦应与之相应,衣裤不宜过紧,力求穿着轻松、舒展,如:“V”字型服装、夹克衫、运动装、猎装等,衣服的质地应防风保暖又透气导汗,既有助人体阳气生发,又可抗御外邪侵袭。3.“春捂”的原则是“不捂不行,过犹不及”,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春季穿衣可以采取“分层策略”,衣服里面加一件易脱的夹衣,早晚一定要多穿一些,但中午气温比较高时,可以适当减衣。•“捂”要有“度”,以舒适、温暖、不出汗为宜。捂得太过,会让人出现烦躁的情绪,甚而引发“春火”,出现两眼干涩、目赤眼花、头痛晕眩等症状。而且若是捂过了头,汗出过多,反会耗散阳气,使毛孔开张失度,更易遭受风邪的侵袭,得不偿失。6说“衣”——宜“下厚上薄”,捂好“五部位”、“四穴位”•我国古代养生学家提出了春季着衣宜“下厚上薄”。因寒多自下而生,且“下厚”以利于春阳之气的升发,“上薄”则可防阳气升发太过。•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在减少衣物的过程中,也应先减上面,再减下面,脚和腿部一定要注意保暖。•捂好“五部位”:即是捂头、捂腹、捂背、捂膝、捂足。•捂好“四穴位”:即是神门穴、肾腧穴、神阙穴、阳辅穴。7话“住”——聊居所•一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春回大地,万物滋生,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因此,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室内污染物的含量,减少染病机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最佳的通风时间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二要注意室内环境卫生:应该经常清扫居室,阴暗死角可以喷晒杀虫剂、消毒水,保持环境的清洁。•三要重视室内绿化:适当的养植一些花草,可以吸收滞留在空气中的大量的尘粒和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还可以消除生活环境中的噪音,同时,还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对健康十分有益。•四要注意餐具、衣服及被褥之类家用生活用品的卫生消毒:餐具应当用洗洁精和流动的水清洗,并放在消毒柜中进行消毒。将衣服、被褥在阳光下照射3~6小时,即能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8话“住”——谈睡眠•按照《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春季应“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过了冬季,白天逐渐延长,夜晚逐渐缩短,我们也应该顺应这种自然界昼夜的变化规律,适度减少夜间的睡眠,增加白天的活动时间。•中医认为,人体阳气的生发和闭藏,是与睡眠密切相关的。当我们清醒时,阳气行于表、行于外;当我们入睡时,阳气行于内、行于脏。因此,要想使人体的阳气像自然界的阳气一样能够升发,就要减少夜间的睡眠时间,睡眠过多,极易使人体的阳气郁滞于体内,不利于“养阳”。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春季要“晚睡早起”,但早起也不要早于鸡鸣的时段,即不要在5点前起床;晚睡不要晚于半夜子时,即不要在晚上11点后再睡,否则,也会对人体健康不利。9话“住”——防“春困”有好招•经过漫漫寒冬,人体的阳气消耗不少。相对于春季气温的迅速升高,人体阳气的升发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显得相对不足,人们常有“春眠不觉晓”之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困”。•第一招:睡“子午觉”。即晚上11点(子时)以前入睡,早晨5点后起床,以适应自然界的升发之气。午后小憩半小时。正所谓“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第二招:晨起用冷水洗脸。•第三招:加强体育锻炼。如登山、郊游、慢跑、散步等。•第四招:经常按摩太阳穴、晒太阳。•第五招:常吃含钾丰富的水果和果汁,如香蕉、苹果等。10运动谈“行”——闻鸡起舞•到了春天,人们要适当晚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特点,进行运动锻炼,所谓“动则养阳”。应选择空气清新的场地,如树林、江河、湖边,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登山等,动作不宜剧烈,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度,从而达到吸纳春阳、吐故纳新,舒展筋骨、经脉,疏发阳气的目的。11练习•《遵风八笺》:“运主厥阴初气,时配手太阳、三焦。坐功:宜每日子、丑时,迭手按髀……叩齿,吐纳漱咽三次”•具体方法,在每天夜间11时到凌晨3时,运气调息,去除心中杂念,盘腿而坐,双手相迭压在腿上,向两侧转动上肢及头颈,同时两肩上耸,身体上提,各3、5次,将口中津液咽入丹田3次。•治疗:风气积滞,头痛、耳后及肩背痛等杂病。12谈“行”——行神•春季尤应重视“行神”,即精神调摄。中医养生学认为,肝与春应,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此时要顺应春天舒发之性,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保健防病之目的。•“动怒”和“抑郁”均为春季养生之大忌。人的情绪与五脏之间有着呼应关系,“怒”与“肝”相应。暴怒最易伤肝,迫使气血上逆,加之春季人体肝气偏旺,阳气升腾,极易出现肝阳勃发,而见头晕头痛,目眩口苦,面红目赤,甚至晕厥等,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或脑中风病。而精神抑郁会导致肝气滞而不发,不但使该舒展的阳气难以升发,而且还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吸收、气血的通畅运行,从而表现为食少、腹胀、大便秘结或稀溏、胁肋疼痛、两目干涩等。•制“怒”有招,防“抑”有法。13饮食品“食”——多甘少酸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一方面,春季为肝气偏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功能,而五味之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及肝气的疏泄,多吃了酸味食物,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同时应少吃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另一方面,因甘味气性柔缓,可使肝气柔和地生发,同时,甘味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故此,在春季人们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如柠檬、橘子、酸奶、山楂、番茄、草莓、葡萄、凤梨、苹果等,以防肝气过于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适当多吃(不是过多),如水果中的香蕉、荸荠、大枣、白梨、甘蔗,五谷中的糯米、黑米、黍米、燕麦,蔬菜中的南瓜、胡萝卜、菜花、莴笋、荠菜、白菜、油菜等。14品“食”——辛温养阳、升阳•中医认为:“春气温,春发散,祛阴寒以助阳。”春天时,要顺应春升之气,尤其在早春,仍有冬日的余寒,在饮食上宜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助长、充实、升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抵抗力,抗御外邪的侵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即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因此,大家在春季应吃些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这些性温味辛且具有发散作用的食物,以养阳、升阳。但也有例外,对于阴虚或阳盛体质、内火盛的人来说,此举并不适合。尤其有胃肠疾患的人,更应敬而远之,因为此等食物对胃肠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会让旧疾复燃。15品“食”——早、中、晚春有异•早春:阳光初发,乍暖还寒。食宜取温避凉。多吃春笋、香椿、菠菜、葱、生姜、蒜、韭菜、芥菜等偏于温补的食物,少食黄瓜、冬瓜、绿豆等凉性食物。•仲春:肝气升发,偏于亢盛。食宜辛甘少酸。多吃山药、蜂蜜、红枣、锅巴、芹菜、油菜、嫩藕等平补脾胃的食物,少食柠檬、橘子、山楂、番茄等酸性食物。•晚春:气温渐高,内火易生。食宜清雅素淡。多吃百合、银耳、苦瓜、绿豆、海带、紫菜、小白菜、甘蔗等具有清补作用的食物,适当地喝些绿豆汤、赤小豆汤、酸梅汤、绿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少食辣椒、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肥腻食物。16“春季养肝,吃肝补肝”不科学•中医讲的“春季养肝”的“肝”并非现代医学的“肝”。•大家通常所说的“肝”,是指现代医学的“肝脏”。现代医学认为,肝脏是人和动物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动物体内的各种毒素,大多要经过肝脏来处理、排泄、转化,因此,从市场买回来的动物肝脏常常暗藏着各种毒素。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食用后难以及时分解掉这些毒素,这就会加重肝脏负担,非但不会“吃肝补肝”,反而影响肝病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中医的“春季养肝”,包括饮食养肝(多甘少酸)、情志养肝(心胸开朗,情绪乐观)、睡眠养肝(人卧则血归于肝)、运动养肝(散步、慢跑、放风筝)。17多饮水常喝汤时品茶频食粥•中医学认为,一方面,春季风气当令,风盛则干,另一方面,春季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天人相应,人体内潜藏的阳气亦呈现一派升发外达之势,内外相合,会产生“干火症”,表现为口、眼、鼻、皮肤干燥不适,而注意“水”的摄入,改善此等症状最为简洁、经济、科学、实用。多饮水,常喝汤,时品茶,频食粥。18巧施妙方汤方:1、银耳木瓜汤材料:银耳30克、木瓜20克、红枣8枚(掰开)、冰糖适量。做法:把泡发的银耳下锅急火煮开,下红枣慢火熬半个小时,再下冰糖和木瓜煮开就可以盛起了。2、莲藕汤材料:莲藕、荸荠、百合、红枣、猪大骨,依个人需要适量。做法:将荸荠、莲藕去皮,百合、红枣、猪大骨洗净备用。先将猪大骨入锅内熬煮,放入莲藕,骨头汤熬煮一小时后,再放入荸荠(荸荠放得过早会被煮至无味),再熬一会儿,最后放入百合,加少许盐调味即可。茶饮:1、菊花麦冬茶材料:菊花、麦冬、金银花适量(1:1:1)。泡法:菊花、麦冬、金银花洗干净,放入茶杯,以沸水冲泡即可饮用。2、茉莉荷叶茶材料:绿茶适量,茉莉花适量,干荷叶一张。泡法:将干荷叶切成细碎状,与绿茶、茉莉花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饮用。可即冲即饮,味淡后弃去。粥道:1、杞菊粥:粳米250克,枸杞子30克,干品杭白菊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2、葛根芝麻粥:葛根30克,芝麻30克,粳米50克。粳米洗净浸泡一宿,葛根研粉,与芝麻同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熟即可。19•谢谢!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