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症状学概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神疾病症状学概论一、什么是精神症状精神症状:是指人脑机能活动紊乱的表现。即:精神活动异常的表现。因为正常与异常只能相对而言。有些人的精神活动虽然明显地异乎寻常,但不能视为精神症状(如超常智能、超常记忆、特等的运动技能、特殊的音乐天赋、神奇的想象力等),所以单靠“异常”来区分精神活动的正常与否是不够全面的。有人提出判断精神症状与否的又一条实用标志,如果符合以下三条之一才可算作精神症状。1、异常的精神活动使当事人自己感到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纠正。2、异常的精神活动使周围人们认为必须对之采用治疗措施。3、异常的精神活动,即使不需治疗,或者实在无法治疗,也值得予以诊断、分类,并关心其转归和预后。二、精神活动指什么?精神活动:指人脑的正常机能活动(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三、精神活动的内容是什么?精神活动的内容:指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四、正常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是什么?正常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是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其中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又称认识活动过程。第一节感觉和知觉障碍一、感觉及感觉障碍(一)、感觉:外界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反映。要件:A、具体事物。B、个别属性(光、声、硬、轻、重、颜色、音调、气味、形状、大小等)。外感: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内感:自身躯体的反映。(二)、感觉障碍1、病态感觉增强(感觉过敏):在没有神经损害的情况下,对一般或弱的刺激,产生较强的反应。多见于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要件:A、弱刺激。B、强反应。2、病态感觉减弱:在没有神经损害的情况下,正常或较强的刺激,引不起正常或强的反应。多见于睡前瞌睡状态、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某些意识障碍、癔病、催眠状态。要件:A、正常或强刺激。B、弱反应。3、感觉消失:在没有神经损害的情况下,对任何刺激不产生任何反应。多见于癔病。要件:A、各种刺激。B、无反应。4、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与常人不同性质或相反的异常反应。多见于癔病。要件:A、现实刺激。B、不同性质反应。如:对热的刺激产生冷的感觉。5、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病人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并难以表达。如感到某种牵拉、挤压、撕扯、转动、游走、溢出、流动、虫爬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等。要件:A、自身躯体。B、异样感觉。C、难以表达。二、知觉和知觉障碍(一)知觉:是对客观具体事物的各种属性,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要件:A、客观事物。B、整体反映。映象:当时感知到的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再现形象。表象:过去曾经感知过的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再现形象。联觉:在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产生感觉时,伴发另一感觉器官的兴奋。如听到磨刀声引起了咬牙的感觉,听到音乐声时出现视觉形象。(二)知觉障碍1、错觉:歪曲的错误的知觉。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合的形状或意义。如把挂衣架上的大衣看成是躲在门后的人。(1)属性错觉:把实际存在的事物的个别属性歪曲地感知为与原事物不相符。如见到现实事物的形状,颜色发生改变。要件:A、客观事物。B、个别属性改变。(2)释义错觉:在感知物体的同时,体验到某些根本不属于它的意义,或赋于一些不符实际的意义。如:“草木皆兵”、“木不弓蛇影”。要件:A、客观事物。B、意义不同。(3)熟悉错觉(或似曾相识症):病员对某种陌生事物有一种早已体验的熟悉感。如:从未见过的人,说我们早就认识。多见于癫痫病人。要件:A、陌生事物。B、熟悉感觉。(4)陌生错觉(或旧事如新症):病人对早已熟悉的旧事物有一种初次见面的陌生感。如:见到熟人,说我从未见过你。多见于癫痫病人。要件:A、旧事物。B、陌生感。(5)感受性错觉:外界刺激强度不够(灯光不明、声音不大)大脑皮层感受区域功能性变化所致的错觉。如:光线暗淡、耳聋、视力不好等发生的错觉。要件:A、刺激强度不够。B、功能性变化。(6)情绪性错觉:在紧张、恐惧、焦虑、期待的心情中所产生的歪曲知觉。要件:A、在情绪变化下。B、歪曲知觉。(7)心因性错觉(暗示性错觉):通过自我或接受别人暗示而产生的错觉。要件:A、暗示性。B、错觉。(8)幻想性错觉:病人把实际存在的事物,通过他主观想象的作用,错误地感知为与原事物完全不同的一种形象。2、幻觉:没有客观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感知觉体验。要件:A、无客观现实存在。B、真实的知觉体验。C、通过感官所获得。询问注意点:A、幻觉的种类B、幻觉的内容C、幻觉结构完整的程度和性质D、幻觉出现和持续的时间E、幻觉出现时的情绪和行为有何反应F、幻觉出现时有无意识障碍按幻觉的性质分:1)、真性幻觉:幻觉体验达到了客观现实刺激所产生的映象,鲜明、生动、真实感。要件:A、通过相应感官获得B、幻觉体验形象、生动、清晰C、幻觉体验不能随意改变D、幻觉体验不从属于自己,来自客观空间2)、假性幻觉(伪幻觉):幻觉体验模糊不清、不具体、不生动、不鲜明,不通过感官获得,来自自己主观空间,可随意改变。要件:A、不通过感官获得B、幻觉体验模糊不清、不具体、不生动C、幻觉体验可随意改变D、幻觉体验从属于自己,来自主观空间如:患者看到一个人的形象,无论睁眼或闭眼都能看到。按知觉种类分:1)听幻觉(幻听):患者听到实际上不存在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声音。如说话、喊叫、咒骂、广播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2)视幻觉(幻视):患者看到实际上不存在的各种事物。如:人、动物等。3)嗅幻觉(幻嗅):患者嗅到实际上不存在的难闻的气味。如:腐烂、尸体、粪便、毒药等气味。4)味幻觉(幻味):病人尝到食物中有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5)触幻觉(幻触):病人感到皮肤或粘膜有麻木、刀刺、通电、虫爬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6)内脏幻觉:患者相应的内脏器官出现的幻觉体验。常可以清楚地加以描述。如:感到肠在扭转、肺扇动、心压缩,或昆虫在胃内游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病、抑郁症。7)运动性幻觉:患者处于静止状态时自觉身体有运动感。如:一个人明知睡在床上,但有一种像坐在轿子里的感觉。按幻觉出现时的附加条件分:1)机能性幻觉:一个现实刺激除引起相应感官的知觉外,同时又在同一感官出现幻觉体验。幻觉体验与现实刺激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如:一病人听到水龙头放水声,同时又听到流水声中夹着讲话声“你父亲死了,你父亲死了”。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要件:A、现实刺激B、相同感官C、与现实刺激同存2)反射性幻觉:一个现实刺激除引起相应感官的知觉体验外,同时另一感官出现幻觉体验。幻觉体验与现实刺激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如:一病人听到关门声,便看到一个人的形象。要件:A、现实刺激B、幻觉出现在另一感官C、与现实刺激同时存在、同时消失3)入睡前幻觉:指从觉醒到睡眠的过渡状态出现的幻觉体验。多见于酒精中毒、谵妄状态。4)心因性幻觉:指在强烈情感体验中随着生动的想象、回忆或期待中所出现的幻觉体验。多见于神经症。特殊性幻觉(类幻觉):A、思维鸣响:患者听到脑内有声音与他的思想同时出现且与当时的思想内容完全一致,使他感到自己的思想是听得到的。如:病人想喝水,就出现“喝水、喝水”的声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要件:a、病人脑内b、与思想同时出现c、内容与思想完全一致B、思维回响:患者听到脑内的声音紧随他的思想而出现,并重复他的思想内容。要件:a、幻觉在脑内b、紧随思想之后c、重复思想内容C、思维显形:病人在思想的同时有相应的景物出现在眼前。D、读心症:患者听到一种不属于自己的声音,而说出的话正是他所想的,以致觉得自己的思想事先已为他人所知(或内部的异己的语声说出自己的思想)。要件:a、异己的声音b、幻听为当时的思想读心症与思维鸣响、思维回响的区别,在于读心症的声音不属于自己。而思维鸣响和回响幻听的声音属于自己。3、感知综合障碍:定义:患者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这一事物的个别属性(形状、大小、颜色、位置、距离)却产生了与该事物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感知。1)视物变形症:病人感到某个外界事物的形象、大小、颜色以及体积出现改变。如:一病人见到父亲的脸变得很长,眼睛很小,鼻子很大。多见于癫痫、精神分裂症。A、视物显大:病员看到外界事物外形增大了B、事物显小:病员看到外界事物外形变小了2)空间感知综合障碍:患者感到周围事物主体与客体的距离发生改变,如事物变得接近或远离了。例:一病人想把杯子放在桌子上,但由于桌子实际距离尚远,而杯子掉落在地上。3)环境感知综合障碍:病人感到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不活动、不真实,甚至是僵死似的,或感到周围一切都在急速地猛列变化。如一病人说:“我感到周围的东西都变了,好象隔了一层东西似的。”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中毒性或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非真实感:病人觉得周围事物变得似乎不鲜明、模糊不清,缺乏真实感。4)运动感知综合障碍(状态感知综合障碍):病人觉得正在运动的物体静止不动,静止的物体正在运动。如一病人觉得眼前的树正在一棵一棵地向他靠近。多见于癫痫、精神分裂症。5)自体感知综合障碍:病人感到自己的体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或感到,某一部分、某一器官变大变小、错位。如一病人觉得头变得很大,四肢很细象钢丝。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其他类型的幻觉:6)原始性幻觉:幻觉无一定形态和固定结构。如简单的闪光、火花、红色等。7)精神性幻觉:患者体验到脑内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具有语言的表达能力,而无语言的声音。其内容不为他所预料,其出现与消失亦不为他的意志所控制。8)单侧幻觉:单侧的感官幻觉。如一侧耳或眼的幻觉。9)自体幻觉:病员对自己躯体产生的幻觉。A、自窥症:在无镜的情况下看到了自己的形象。B、阴性自窥症:病人在镜子里看不到自己的形象。10)域外幻觉:超过感官范围以外的虚伪知觉体验。第一节思维及思维障碍一、思维的概念1、什么是思维?思维为人类独有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是人脑将感官获得的材料借助于词的作用进一步加工,去掉事物的表面现象、个别属性,概出事物本质的内部的联系,使人的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2、思维过程包括哪些?思维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3、思维的规律有哪些?思维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1)同一律:在某一论断中,每个概念的运用,自始至终应当保持同样的意义,而不能转换其他的意义(即偷换概念)。2)矛盾律: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两种相反的概念不可能都对。3)排中律:两个矛盾的判断始终只有一个是真,而别的一个是假的,不可能有第三者情况。4)充足理由律:任何一个合乎真理的思维,都是应当有根据的。4、思维可分为:思维可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1)形象思维:通过感性认识而产生的直接反映事物的思维。2)抽象思维:通过表象的概括、联系、综合而形成反映事物的共同属性和内部联系的思维。3)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无矛盾的首尾一贯的、有根据的思维。联想:一个表象引起另一个表象,或一个概念引起另一个概念。5、思维的特征有哪些?思维的特征:具体性、实际性、实践性、目的性、逻辑性。1)思维的具体性:思维是以感知觉为基础而产生的,因而一个思维只能具有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具体内容才是真实的。2)思维的目的性: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就理所当然地指向一定的目标,而这种针对某个目的的指向性也必然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的。3)思维的实际性:思维回答往往是围绕着当前所需要去考虑和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因此一个正确的思想就应该具有实际的效用和切实可行的可能性。4)思维的实践性:思维不只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而且通过思维所概括出来的认识,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5)思维的逻辑性:思维活动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其本身的活动规律,因此一个人的思维活动,无论在结构上和形式上都必须符合它固有的活动规律,也就是所谓的逻辑规律。二、思维障碍思维障碍:不符合思维过程、规律、特征的思维。思维障碍可划分为三个方面的障碍,即思维联想障碍(思维过程)、思维逻辑结构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一)思维联想障碍主要表现为联想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