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一、概念指违反毒品管理法律法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与此直接有关的破坏国家禁毒活动,危害公民身心健康,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第357条: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包括128种麻醉药品和104种精神药品两大类。常见的新毒品还有冰毒、摇头丸、K粉、杜冷丁等。苯甲酸咖啡因杜冷丁咖啡因美沙酮二、犯罪构成要件1、犯罪客体:国家对毒品的管制。2、犯罪客观要件:3、犯罪主观要件:故意,且大多为直接故意。4、犯罪主体:自然人(一般主体、特殊主体);单位(构成4种犯罪)三、主要罪名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T347非法持有毒品罪T348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T349走私制毒物品罪T350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T351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T353其他罪名(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指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1、犯罪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犯罪形态是行为犯。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其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应当负刑事责任。4、犯罪主观方面:故意。认定本罪要注意的问题:1、行为人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无论数量多少、纯度如何,都构成犯罪。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对多次走私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伪装成药品的毒品2、本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即行为人有走私、贩卖、运输毒品三种行为的任何一种、两种或三种都构成犯罪,有两种以上行为的不实行数罪并罚。即:行为人走私毒品的,构成走私毒品罪;运输毒品的,构成运输毒品罪;走私、贩卖毒品的,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京城最大制毒案开审4人制166公斤毒品(二)非法持有毒品罪指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本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他人的身体健康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毒品。即非法持有鸦片2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禁止非法持有的毒品而故意持有。(三)走私制毒物品罪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境的行为。(四)其他罪名:1、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2、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3、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4、强迫他人吸毒罪5、容留他人吸毒罪6、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四、案例分析1、龚某,1983年5月出生,吸食毒品成瘾。为筹集毒资,龚某自1998年2-10月间,多次实施盗窃、抢劫,并参与贩毒。对龚某应()A、盗窃罪、抢劫罪、贩毒罪并罚B、抢劫罪、贩毒罪并罚C、单独构成贩毒罪D、盗窃罪、抢劫罪并罚2、某月中旬,被告人张某携带795西药“头痛粉”来到昆明,准备冒充海洛因贩卖。一天,张找到被告人王某,叫其帮助贩卖海洛因,次日,王从张处拿了175克假毒品,在昆明市某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日晚,张又叫被告人李某帮其贩海洛因。几天后,张、李二犯携带620克假毒品在昆明市准备贩卖时,被查获。被告人张某明知所贩“毒品”是头痛粉,但对王某、李某说是海洛因。王、李二犯也始终认为帮张贩卖的是真毒品海洛因。请问:如何认定张某等3人的行为?请说明理由。思考1、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问题2、毒品案件的共同犯罪问题3、主观明知的认定问题200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重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