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治疗高血压,必须首先明确诊断是不是高血压。诊断高血压必须至少测量两次非同日血压(每次至少测3遍),所得数值均在高血压范围之内。在未确诊高血压前不必开始治疗,也不必进行复杂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以免造成精神过度紧张,血压反而升高。此时应继续观察,多次测量血压,排除血压的波动,做出准确的诊断。高血压确诊后,应考虑治疗,但一般不必匆忙。应进一步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还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应进行病因诊断,找到可根治的病因时,应抓紧治疗,不要延误。如果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应进一步估计病情的轻重程度。对于中度和重度高血压患者应毫不犹豫地给以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在第一次诊断为高血压病时系轻度高血压,首先应实施一般性非药物治疗措施,疗效不满意时再考虑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具体讲,对成人轻型高血压(舒张压持续在90~100mmHg)则应先用非药物措施,并于4周内多次测量血压。若舒张压降到92mmHg以下并能保持,则可继续用非药物措施。若4周内舒张压继续升高或持续在95mmHg及以上者,应即开始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其余患者再观察3个月。每3个月末,若舒张压在95mmHg及以上者须开始用药;如舒张压在90~94mmHg但伴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也需要用药。其余患者则应每隔6个月重新评价一次,其后任何一次舒张压等于或超过95mmHg并保持在该水平上,则应开始药物治疗。决定治疗除观察舒张压外,还应结合以下因素全面考虑:收缩压至少是与舒张压同等重要的危险因素;对有左室质量指数增高,左室肥厚或有冠心病症状者,即使血压轻度增高也应用药;对已有肾功能损伤(血清肌酐增高)以及有卒中或心脏病家族史者都应积极降压治疗;70岁以上的老人不易从治疗中获得长期效益,且于较小剂量时即可出现副作用,用药宜慎重;若轻型高血压病人合并与血压无关的致命性疾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不能改善预后。对继发性高血压可查明的病因治疗后血压仍不能下降到正常者,或原因无法纠正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也需要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于轻度高血压病也应该给予治疗。从美国一份400万份健康保险者的资料分析表明,轻度高血压病增加死亡率。舒张压在11.7~12.3kPa(88~92mmHg)之间的人比舒张压在10.7kPa(80mmg)左右的人预期死亡率增加30%;舒张压在13.1~13.6kPa(98~102mmHg)的患者死亡率是舒张压10.4~10.9kPa(78~82mmHg)健康人的二倍。因此说轻度高血压病是否需要治疗的答案是肯定的,但不一定开始就给以降压药物治疗。这主要是考虑因为长期药物治疗带来副作用的危害可能超过轻度高血压病本身的危害,二者之间需要加以权衡。但在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降压药不断问世的形势下,这一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但目前还应坚持对轻度高血压病不急于用降压药的观点,采用非药物治疗一段时间,观察其疗效后再决定是否用药物治疗。回复: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高血压的治疗一、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注意要点:1、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减轻体重,体重指数保持20-24kg/m2。2、膳食限盐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减少膳食脂肪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每日400-500g,水果100g,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每日食油20-25g,少吃糖类和甜食。3、增加及保持适一般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运动方式合适。4、保持乐观心态,通过宣教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提高应激能力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如写字、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机会,提高生活质量。5、戒烟、限酒不吸烟;不提倡饮酒;如饮酒,男性每日饮酒精量不超过25克,即葡萄酒小于100-150毫升(2-3两),或啤酒小于250-500毫升(半斤-1斤),或白酒小于25-50毫升(0.5-1两);女性则减半量,孕妇不饮酒。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6、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患者应戒酒。二、Ⅰ期高血压的治疗(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1、非药物治疗:参照高血压前期注意要点。2、药物治疗:第1方案:缬沙坦80mg,每日1次。如控制不佳,则增至160mg/每日。如还控制不佳,则缬沙坦80mg+双氢氯噻嗪12.5mg/每日。第2方案: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如控制不佳,则增至10mg/每日。如还控制不佳,则氨氯地平5mg+双氢氯噻嗪12.5mg/每日。第3方案: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如控制不佳,则贝那普利10mg+双氢氯噻嗪12.5mg/每日。三、Ⅱ期高血压的治疗(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1、非药物治疗:参照高血压前期注意要点。2、药物的一般治疗:第1方案: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如控制不佳,则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双氢氯噻嗪12.5mg/每日。第2方案:氨氯地平5mg+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如控制不佳,则氨氯地平5mg+贝那普利10mg+双氢氯噻嗪12.5mg/每日。趋利避害治高血压趋利避害治高血压读者朋友们:自我版刊登了《心痛定自述》后,接到很多读者朋友的电话,他们纷纷询问如何正确应用心痛定抗高血压,治疗高血压用药有什么进展。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吴海英教授,请她谈谈高血压治疗中的合理用药问题,希望能给这些朋友以帮助。吴教授说,目前临床上仍用心痛定来降压,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地联合用药,以便收到良好的降压效果,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本版主持人主持人:3月6日贵报《心痛定自述》一文别具风格。我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内科医生并同时又是一个高血压和病理性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心痛定自述》使我引起警惕,但我对心痛定的不良反应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为了便于工作,敬请贵报组织一些文章,谈心痛定的不良反应以及替代心痛定的其他药物(包括新药)的介绍。尽管从文章看心痛定有诸多不良反应,估计近期不会废用,故对心痛定的再认识仍有必要。能否对此组织一些指导性的文章,让基层医生有所提高。浙江张伟从最近有许多人向健康报询问心痛定能不能用于降压治疗,什么时候不适合应用看,说明人们对降压药的选择已经有一定认识。的确,不同临床情况其最佳首选药物不同,本文对此作一简单说明。一线降压药物有六类: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和耐受性,除降低血压外,还可以抗心绞痛、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肥厚,临床应用范围很宽。目前临床常用的钙拮抗剂主要分短效和长效两种,前者起效快,降压迅速,但失效快,故血压波动大,由于血压迅速下降,会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悸,增加心肌耗氧量,对部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病人有不良影响,所以冠心病病人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头痛,面红,踝部水肿。普通心痛定片即属于上述情况,因此发展出它的缓释片和控释片(如伲福达、拜心通),以尽可能平稳控制血压,而不影响心率。长效钙拮抗剂还包括络活喜、波依定等,副作用少,临床应用适应症广,但价格较贵。利尿剂的降压治疗已有30余年的历史,目前主要口服药物包括双氢克尿噻和寿比山(吲哚帕胺),降压作用温和,可以增强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降压疗效。大剂量应用双氢克尿噻可以影响血糖、血脂、血尿酸,但小剂量应用在保留降压作用的基础上,可避免上述对代谢的不良反应。寿比山因为有钙拮抗剂的部分特点,对血糖、血脂没有影响。上述利尿剂都可以引起血钾降低,所以服用利尿剂降压必须注意补钾(饮食或含钾片剂),或与保钾利尿剂合用。β受体阻滞剂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是20世纪药物治疗学的重大进展之一。它的治疗作用广泛,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但大剂量应用倍它乐克或氨酰心安可以加重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病人的代谢异常,加重雷诺氏综合征病人周围的末梢循环障碍,导致肢端发凉、紫绀程度加重。二者虽然是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但也能加重哮喘病人的呼吸困难。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有金络(卡维地洛)、阿尔马尔。金络和阿尔马尔对代谢因素没有负性作用。但要注意,所有β受体阻滞剂都可以加重房室传导组织和窦房结功能障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从不同的环节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水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导致高血压的最主要的体液调节系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包括氯沙坦、缬沙坦、依贝沙坦。与其他类降压药物相比,降压幅度没有差异,但这两类药物能减少高血压病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肾功能,抗心肌缺血,延缓和逆转心肌肥厚,改善心力衰竭的预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咳嗽,病人依从性因此下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显著降低了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二者对肾功能轻度异常,尤其伴有蛋白尿的病人可以延缓肾功能的恶化,减少蛋白尿,是首选降压药(尤其是对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但二者能使血浆肌苷轻度升高,血肌苷水平3mgdl时,不再适于使用这两类药物降压。另外单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慎用此两类药,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则禁用。α1受体阻滞剂因阻断周围小动脉的缩血管效应而降低血压,降压效果确切,并且改善血糖和血脂的代谢,尤其适用于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病人,最大的副作用是体位性低血压,尤其在合并服用利尿剂的病人更容易发生,所以一般于睡前服药,减少体位对血压的影响和波动。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代表药物包括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目前高血压有效控制在全球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尤其突出,一般单一药物治疗仅能控制30患者的血压,重度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更差。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联合应用降压药,降压作用叠加或协同,小剂量联合即可使大部分病人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单药大剂量降压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彼此限制相互的不良反应和副调节,使患者多种危险因素或并存病得到最佳控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合理的联合降压组合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针对不同的临床病人和临床情况,可以采用两联或三联,甚至四联。可见高血压的合理有效治疗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涉及对病人的临床情况和危险状态的评估,高血压病人在掌握一般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当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建议,监测血压波动,定期复诊,以最大限度地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跨越降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新型固定复方制剂的优势跨越降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新型固定复方制剂的优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日期第32期2006-11虽然在对抗高血压的征途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虽然医生、病人对于高血压防治的认识已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高血压治疗的现实依然不容乐观,如何跨越高血压治疗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已经成为当前高血压治疗的一大难题。导航:理想目标≠现实世界疗效和高依从性,取舍不再两难新型固定复方制剂,亚洲人群获益明显理想目标≠现实世界历经四十余年来众多大型试验的验证,统计效能较高的荟萃分析检验,以及权威治疗指南的推荐,有效降低血压所能带来保护效应已不容置疑,只有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才能将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降到可控范围。然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总是横亘其间,2006年世界高血压联盟完成了名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的一项调查(GAP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半数以上的医生认为自己经治的患者70%已经降压达标,但实际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不足25%;●尽管医生对指南推荐的目标血压很熟悉,尽管96%的医生相信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