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规划1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为全面贯彻国家、湖南省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文件精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强学校专业(群)建设,形成特色专业体系,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促进学校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制订本规划。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经济新常态为新能源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助推能源产业进入新常态——“能源总量增速放缓、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优化加速、能源科技进步,更加注重能效和环境”。“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长江经济带规划”等国家战略明确将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为新能源行业带来发展机遇。2.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亟需大量人才支撑“十三五”期间高碳化石能源仍占主体,但能源的消长、能源革命明确指引了低碳转型。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已经变成“十三五”能源发展的战略导向,亟需大量新能源类专业技术人员。3.学校跨越式发展呼唤形成特色专业体系学校在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领导和湖南省能源局的指导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规划2下,承担培养湖南省新能源发展人才支撑的大任。面临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机遇和省内高职院校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作为湖南唯一面向新能源产业培养创新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发展新能源特色专业群,形成特色专业体系,是学校“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二)建设基础1.瞄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设置了新能源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对风电、太阳能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从服务传统能源——煤炭产业转型为服务于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新能源行业)——风电和太阳能产业,设置“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风力发电工程技术”、“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光伏材料制备技术”、“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及“工业节能技术”等新能源专业。2.服务湖南区域经济发展,构建了新能源专业群《湖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创新规划》强调“做大做强具备优势的风电和太阳能两大能源产业,将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湘南承接产业专业示范区重点发展风电项目,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省内工业园区、大型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计划到2020年风电投运700万千瓦,在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并网规模达到150万千瓦,实现风电产业年产值突破220亿元,太阳能产业年产值突破175亿元,到2017年,湖南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将到达36.6万左右,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将超过15.6万人。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将风电、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升级和技术研发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变化趋势作为确定学校专业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形成了“太阳能、风能、新能源管理与服务”专业群。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规划3——太阳能工程学院现已形成以“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为核心的太阳能专业群。——风能工程学院以“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的风能专业群。——管理工程学院形成“会计”专业为核心的新能源管理与服务专业群。3.对接风电、太阳能产业链,明确了专业群定位学校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借助已形成的专业基础优势,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战略、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和“风电、太阳能”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对现有专业进行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对接国家战略,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风电、太阳能产业链为依托,根据学校办学定位,明确了专业群定位。——太阳能专业群主要对接太阳能产业链的技术应用与研发。——风能专业群主要对接风电产业链的技术应用与研发。——新能源管理与服务专业群主要对接风电、太阳能产业链的全链服务。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湖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创新规划》《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围绕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服务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办学定位;以新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依据,以卓越院校建设为契机,以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为引领,以专业星级管理为抓手,促进专业及专业群内涵建设,形成“结构优化、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特色专业体系。(二)建设目标按照湖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规划4(2016-2020),对接湖南能源产业,优化专业布局,实现专业深度对接新能源产业、专业群深度融入产业链,专业群内部结构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高度共享,集群效益明显。到2020年,专业总数控制为17个,学生规模稳定在5000人左右,形成以“太阳能专业群、风能专业群”建设为主体,实现“太阳能、风能”专业集群特色发展,引领并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服务湖南经济社会成果显著。三、建设内容(一)创新“政、行、校、企”专业建设机制1.建立“政、行、校、企”产教融合机制依托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能源职教联盟”、省内一流风电和太阳能企业和“光伏发电系统控制与优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等“政行校企”合作战略平台,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整合全省风电和太阳能企业资源,以“太阳能专业群、风能专业群”建设为主体,校企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建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应用技术研发机构、专业核心课程,以服务湖南风电、太阳能产业链为目标,形成“校企互融、产业协调、特色凸显”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2.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动态调整实施办法》,各专业团队按照实施办法每年深入风电和太阳能企业进行调研,对各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学校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报告,据此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供依据。3.建立专业建设监控与反馈机制各专业建立由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深入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在企业设置信息监控站,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按照产业结构变化优化调整专业群内专业布局,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确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规划5保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适应风电和太阳能产业发展需求。(二)优化“资源集聚、引领新能源”的专业群结构1.开展深度调研,重新布局专业群充分发挥“政行校企”战略合作平台和“专业星级管理”的专业调整作用,建立由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组织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调研,采取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在企业建立专业监测站等反馈方式,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主体服务湖南经济发展,对准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优化专业布局。表1:学校现有专业状况一览表专业群名称现有规模(人)专业点设置所属学院专业星级备注太阳能专业群814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太阳能工程学院四星级湖南省特色专业光伏材料加工制备技术太阳能工程学院三星级院级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风能工程学院三星级院级重点专业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工程学院一星级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风能工程学院二星级院级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太阳能工程学院二星级院级重点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太阳能工程学院二星级风电专业群1140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风能工程学院三星级院级重点专业风力发电工程技术风能工程学院四星级院级重点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风能工程学院二星级院级重点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太阳能工程学院二星级院级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太阳能工程学院一星级新能源管理与服务专业群2646会计管理工程学院四星级工业节能管理管理工程学院二星级工程测量技术风能工程学院一星级市场营销管理工程学院三星级工商企业管理管理工程学院二星级工程造价太阳能工程学院三星级酒店管理管理工程学院一星级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规划6按照专业星级管理规定,重点培养四星级专业,适当发展三星级专业,逐步撤销一星级专业,拟保留转型发展专业。计划撤销一星级专业4个,重点支持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和会计专业的发展,对适应学校特色发展的专业进行专业改造。2019年新增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到2020年专业及专业方向规模整合为17个左右,从而形成对接产业紧密、专业特色鲜明、适应并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特色专业体系。表2:专业调整规划一栏表序号专业名称现有规模及岗位需求状况专业规划方向备注1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现有在校生326人。主要面向光伏电站施工与管理等岗位。未来光伏发电技术不断创新,岗位技术需求不断更新,岗位需求量大,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计划逐年递增。主要对接太阳能产业相关企业的光伏电站建设岗位。2光伏材料加工制备技术现有在校生196人,主要面向高纯硅料的生产及技术管理等岗位。未来光伏材料需不断技术创新,岗位技术需求不断更新,岗位需求量大,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计划逐年递增。主要对接太阳能产业相关企业的材料加工岗位。3光伏建筑一体化现有在校生87人,由于专业基础不强,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对接行业需求。2016年撤销4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现有在校生72人,主要面向高纯硅料的生产及技术管理等岗位。未来光热技术需不断创新,岗位技术需求不断更新,岗位需求量大,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计划逐年递增。主要对接太阳能产业相关企业的光伏光热一体化岗位。5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2016年备案专业,分布式发电技术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理想发生,具有投资小、清洁环保、供电可靠和发电方式灵活等优点,可以对未来大电网提供有力补充和有效支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岗位需求量大。对接太阳能产业相关企业的分布式新能源电站的设计,分布式新能源电站的运行维护,新能源微电网项目施工管理,新能源系统产品销售。6电气自动化技术现有在校生220人,主要面向电力工程施工与设计等岗位。未来电气自动技术不断创新,岗位技术需求不断更新,岗位需求保持稳定,专业计划保持人才培养现状。对接太阳能产业相关企业的电力工程施工与设计、维修电工、电能智能化管理、电力客户服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7环境艺术设计现有在校生132人。由于专业基础不强,学生就业面逐渐变窄,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对接行业需求。通过3年改造期,到2019年实现与太阳能、风电产业对接。8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现有在校生158人,主要面向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岗位。未来风电系统技术不断创新,岗位技术需求不断更新,岗位需求量大,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计划逐年递增。对接风电产业相关企业的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风电系统检修岗位、风电场运营管理岗位。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规划79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现有在校生169人,主要面向风电工程技术与应用岗位,未来风力发电机组技术不断创新,岗位技术需求不断更新,岗位需求量大,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计划逐年递增。主要对接风电产业相关企业的风电工程技术与应用岗位。10机电一体化技术现有在校生496人,主要面向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等岗位。未来机电产品技术不断创新,岗位技术需求不断更新,岗位需求保持稳定,专业计划保持人才培养现状。按照集群原则调整教学内容和就业面向,主要对接风电产业相关企业的风力发电机组车间和现场安装与调试。11机械设计与制造现有在校生317人,主要面向通用机床操作等岗位。未来数控机床技术不断创新,岗位技术需求不断更新,岗位需求保持稳定,专业计划保持人才培养现状。对接风电产业相关企业的通用机床操作员、助理工程师、数控机床操作员、CNC助理编程员等岗位。12工业机器人技术2016年备案专业,在“中国制造2025”时代背景下,大量应用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等岗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