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z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探究:词中的“换了人间”指的是什么?提示:新中国成立提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探究:“换了人间”后,党在经济建设方面面临的迫切任务是什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标: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1)背景:材料二: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③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4)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3)结果:经过三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46681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949年1952年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9%80%11%重工业农业其他工业【探究】从此图可看出到1952年底,中国此时的经济结构说明了什么?提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较小,中国依然是个农业国。(2011年5月肇庆市二模17题)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点拨】本题实则考查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根据所学,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材料中所提及1952年尚未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项错误。【答案】B2、“一五计划”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毛泽东(1)“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是什么?阅读并归纳阅读并归纳阅读并归纳现代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经济恢复,政权巩固(1953--1957)“一五”计划(1)任务之一:【探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结果:超额完成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意义: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提示:原因:历史:现实:外部:重工业基础差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苏联经验Fgh一五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乌鲁木齐兰州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武汉上海天津北京沈阳机床、飞机【探究】从图中可看出一五的企业分布有何特点?原因何在?提示:特点:基本上分布于东北地区。原因:地理:历史:返回资源,交通,离苏联近重工业基础好(2011年1月佛山市质检9题)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展开B.“大跃进”的影响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发展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到B段时间是在1950年——1957年之间。城镇人口发展趋势是上升,正是由于1953年开展一五计划,制定了优先发展工业化的目标,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长。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2)任务之二: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探究】结合教材的“历史纵横”中有关知识分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提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基本途径和方式:意义:生产合作社,全行业公私合营与未来的社会性质不符满足不了工业发展需要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33%55%8%3%1%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1%1%72%7%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6年底1952年改造后,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探究】从图中可看出中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社会性质变化)返回二、探索与失误1、中共八大(1956北京)(1)内容:(2)评价: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指导思想:1958年总路线(2)表现:(3)后果:三年经济困难3、国民经济的调整内容:农村纠“左”、八字方针结果: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分析正确,探索成功,但未坚持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探究:此时的主要矛盾怎样才能解决?主要任务怎样才能完成?提示:发展生产力探究:为发展生产力八大坚持了怎样的方针?提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非阶级斗争强调平衡,不搞冒进返回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8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探究:此图说明大跃进有何特点?提示:强调速度与数量(快、多)以钢为纲工业跃进违背八大经济建设方针最大的水稻“卫星”在广西环江县,号称亩产65217公斤。最大的小麦“卫星”在青海蹇什克农场,号称亩产4282.5公斤。“大跃进”时壁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探究:结合上图和此图说明大跃进错在何处?提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律以粮为纲农业跃进(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8题)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点拨】图片型材料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三看”: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不是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不是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不是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无关的。本题以杂志的封面作为命题的切入点,通过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大跃进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特别是对新中国成立后重大事件的考查,以史为鉴,难度不大。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获取材料的相关信息,从材料中可知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1958年。B项1973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项1970年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C、D三项均与图片时间不符,故不选。1958年党发动了大跃进,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成为该运动的主要标志,与题意相符,总之,抓住图片中的一个关键信息,1958年。正是大跃进时期,此时“浮夸风”胜行,与图片信息吻合,而其他项时间不符,故选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公有;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堂。探究:“人民公社化”运动错在哪里?提示: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而且经济活动的若干环节也公有探究:人民公社与生产合作社的区别提示:公有化程度更高规模更大探究:此图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7年1960年1957年1960年7044155371605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探究:此图图表反映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影响?提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返回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提示:党和国家依然未改变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没有找到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探究:从词中可看出当时人们怎样的精神面貌?提示:斗志昂扬豪情万丈探究:如把这种豪情用于经济建设,会不会产生隐患?这在总路线中有何反映?提示:急躁冒进(多、快),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质:“左”倾)返回Fgh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探究:此图表反映出在1956---1966的十年建设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提示:虽有曲折,但总体向上探究:结合下词分析在调整国民经济之后,是否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会一帆风顺?失误:正确: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1966年1968年1973年1975年558.7亿元815.6亿元809.7亿元419.4亿元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状况652.6亿元1976年探究:文革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返回提示:总体损失巨大,局部年份回升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1、“文革”时期经济形势怎样?“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思考?1967年、1968年国民经济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2、“文革”时期哪两个时间段经济形较好?为什么?工农业总值3967亿元比上年增加9.2%国家财政总收入809.7亿元比上年增加5.6%国民收入2318亿元比上年增加8.3%材料一: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材料二: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的情况工农业工业农业总产值或收入4504亿元3219亿元1285亿元比上年增加11.9%15.1%4.6%材料一的原因是:周恩来的调整——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材料二的原因是:邓小平的整顿——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整顿经济形势较好的有1973年和1975年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总体损失原因:局部回升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1971周恩来恢复调整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革“左”倾错误)探究: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和严重的失误?提示:成功:一五计划中共八大八字方针全面整顿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革大搞阶级斗争,忽视经济建设探究: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提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认清主要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清国情,实事求是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过渡时期(1949-1956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经济恢复:(1949-1952年)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中共八大(1956年)两个运动(1958年)三年困难:(1959年-1961年)经济好转:(1962—1966年)三大改造:(1953-1956年)国民经济的劫难易错知识点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2.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