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辨证论治福建中医药大学陈锦芳发热的原因很多,临床上一般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临床上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如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急、慢性全身性感染,或急、慢性局部感染。非感染性发热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常伴见于各种疾病。发热常以持续的时间、发热的缓急、热势的变化(热型)和伴随症状(如恶寒、皮疹、淋巴结肿大、感染部位的炎症……)等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中医对发热的辨证施治有着丰富的经验,从发热的不同证型,判断其病之浅深、病情之轻重、预后之好坏、等等。发热恶寒并见:邪在肺卫的征象。寒热往来:邪郁半表半里。壮热不恶寒反恶热:邪正剧争,里热炽盛。日晡潮热:热结肠腑、下焦蓄血。身热不扬:湿热内郁,湿蕴热蒸的表现。身热肢厥:见于热陷心包证。发热夜甚:为热灼营阴,或热瘀胶结证。夜热早凉:为余邪留伏阴分的征象。低热或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为肝肾阴虚,邪少虚多,多见于温病后期。中医认为,发热是人体正气驱邪的表现。在病变的不同阶段,人体正气(气血津液阴阳)的耗损是不同的,祛邪的能力不同,也就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时期的发热机理,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病理,历代医家在认识和治疗外感热病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治疗发热的方法,绝大部分以温病的治法为指导,根据疾病的不同病因、病性、病程阶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有许多临床报道,运用温病的辨证论治理论治疗各种西医所谓的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包括新病和久病,均取得明显的效果。一、发汗退热法发汗退热法适用于外感邪气所致的发热,即治疗病在表的发热(称为表热)。通过发汗来疏散表热,又称为“疏表法”或“解表法”,是临床上最为常用退热法。外邪种类不一,性质不同,不同邪气导致的发热,应用发汗解表的方法不同。也就是说,发汗仅是一个基本法则,具体应用上必须诊断是哪一种外邪,然后选用哪一类方剂。1、辛散表邪辛温发汗剂:如麻黄汤、香苏饮;辛凉发汗剂:如银翘散、桑菊饮;在温病中,运用这类方剂并非单纯用辛温或辛凉性质的发汗药,而是配合宣肺、疏泄、清头目等药物在内。辛温发汗法:具有辛味发汗作用的且其性属温的药物组成的方剂,取其发汗中有祛寒的功效,以祛除风寒邪气的解表法。辛凉发汗法:具有辛味疏泄作用的且其性属凉性的药物组成的方剂,取其发汗中有清热的功效,以祛除风热邪气的解表法。叶天士称“辛胜则汗”,微微汗出,以疏通表气,促使“邪随汗并”而外解。温病初起,在辛散表邪的同时,常配合解毒、和胃的药物,针对温邪“从口鼻入”,肺胃受邪的特点,一方面能及时清解热毒,另一方面能调和胃肠功能,以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2、解表清暑代表方剂:新加香薷饮夏月感受暑湿蕴阻于内,复感寒邪袭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形拘急、无汗、口渴、心烦等表寒里热证,以辛温芳化清凉之品,外解肌表之寒束,清化在里之暑湿。香薷辛温发汗以散寒、芳化表湿、并能宽中理气;扁豆花健脾利湿、涤暑透邪;厚朴苦温燥湿;银花、连翘辛凉清解、轻清泄热。若湿邪较甚者,可加藿香、佩兰等;若暑热较甚者,可加荷叶、青蒿、西瓜翠衣等。3、宣表化湿代表方剂:藿朴夏苓汤湿热病邪侵袭卫表,症见恶寒微热、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脘痞闷、苔白腻等,以芳香辛散、燥湿理气药物来疏表透卫、宣化表里湿邪。藿香、淡豆豉辛散疏表;蔻仁、厚朴、半夏芳香化浊、燥湿理气;杏仁宣肺疏表,“气化湿亦化”;配以猪苓、赤苓、薏苡仁、泽泻淡渗利湿泄热,给里湿以出路;4、疏卫润燥代表方剂:桑杏汤燥热病邪伤于肺卫,症见发热、咳嗽少痰、咽干喉痛、鼻干唇燥、头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等,以辛宣凉润之品,解除卫表燥热之邪。桑叶、豆豉:轻宣透热解表;杏仁、贝母:宣肺止咳;栀皮:清上焦邪热;沙参、梨皮:生津润燥;共奏疏表润燥之效,符合“温者宜凉、燥者宜润”的原则。综上所述,外邪中风热、暑热、湿热、燥热、风寒等均可引起发热,虽然邪之性质和临床表现不同,用药有所区别,因其同属表证发热,故治疗原则仍为解表发汗为法;注意:温病表证之汗解,是指疏泄腠理,解除在表的郁滞,以不发汗的方法达到汗解的目的;具体用药均不离开辛温和辛凉两大法则的“随证变法”。5、辛凉解表合清热解毒因温邪变化最多,常郁而化毒,热毒壅结,能引起多种伴有发热的病证,如痄腮(耳前耳后漫肿疼痛)、乳蛾(咽喉红肿、咽饮梗痛)、赤眼(目红、迎风流泪)、牙痈(牙龈肿痛化脓)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温毒初起,治疗常采用辛凉解表配合清热解毒的方法来表里双解内郁的热毒。如,痄腮治以普济消毒饮加减,乳蛾治以甘桔射干汤加减,赤眼、牙痈治以翘荷汤、泻黄散加减等。于此可见,治疗外感热病初起,掌握发汗退热的原则,再根据具体病情灵活加减运用,是一个重点解决的问题。假如见到感冒不分风寒和风热,选择方剂也不分辛温和辛凉,或者把某些成药当作特效药,显然是不对的。凡是外邪引起的发热表证,初起均有恶寒,即使热势甚炽,仍然怕见风寒,不欲揭去衣被,此时治以发汗为主。临床上不可见热就清热;邪在表时,如果用清凉抑遏,反使表邪不易透达而传里。《内经》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必须注意,发汗能损伤津液,并且过分发汗能使汗出不止,造成亡阳等不良后果。发汗法应用时,一方面应掌握适当剂量,一方面必须考虑患者的体质。《医学心悟》论汗法,提出了对当汗不汗,不当汗而汗,当汗不可汗,以及汗不得法等见解,说得相当具体,可资参考。二、调和营卫退热法调和营卫是《伤寒论》治疗伤风发热的一种方法。卫表受了风邪,症见发热、鼻塞、自汗出等,形成卫强营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病的主因风邪祛除,才能营卫和谐,所以调和营卫的目的实际上也是在于解表。代表方剂:桂枝汤《伤寒论》强调,服药后须喝热稀粥和盖被安卧,助其出汗祛邪,适宜于体弱邪轻的太阳中风之证。桂枝祛风,白芍和血,生姜发表,红枣补中,攻补两两结合,与发汗剂的专仗发汗退热显然不同,是用调和营卫增强机体机能来祛邪外出。《难经》曰:“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营卫调和,腠理疏达,表气调达,表邪亦解。如果对一般伤风发热证,放弃发汗而强调调和营卫,也是不恰当的。正因为桂枝汤的祛风退热不同于一般的发汗剂,所以不适应于外感无汗的表实证,同时用量也要适当配合。桂枝汤原方桂枝和白芍的分量相等,假使桂枝重于白芍或白芍重于桂枝,便成为桂枝加桂汤及桂枝加芍药汤,均能变更其作用。也因为桂枝汤主要功能在于调和营卫,故经过加味以后如小建中汤等,并可以治疗虚弱症候,这是突出的一点。对偏阳气虚弱,平时畏冷,疲劳后微有低热的患者,依据“劳者温之”的治则,常用桂枝汤酌减桂枝用量,加入党参或黄芪或当归之类,效果良好。外感发热,汗出不解,病邪传里,症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伴口渴引饮,汗出,舌苔薄黄,脉数等,这时候不能再用发汗,汗后有阳亢阴竭的危险;也不可早用养阴,防止阴遏阳伏之变。三、清气退热法清气退法主要运用于里热炽盛者。由于气分无形邪热所在的部位、病势浅深、病邪性质各有不同,清气法又可分为轻清宣气、辛寒清气、清热泻火的不同。1、轻清宣气代表方剂:栀子豉汤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或里热渐退而余热内扰,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者,症见身热微渴、心中懊侬不舒、舌苔薄黄、脉数,以性质轻清之品宣畅气机,透热外达。栀子:清三焦邪热;淡豆豉:宣发郁热、透邪外达、兼以除烦,使内郁之邪热外透而热解。2、辛寒清气代表方剂:白虎汤适用于里热炽盛,蒸迫内外,病邪有外达之势者,症见壮热、烦渴、大汗、脉洪大者,以大辛大寒之品大清气分亢盛邪热,既直折阳明无形大热,又宣透里热于外,使肺胃邪热皆解。石膏:大辛大寒清泄气热,因势利导,透热外达;知母:苦寒而性润,配合石膏,增强清热止渴除烦之力;生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配粳米保养胃气。白虎汤虽然不是解表剂,服后自然地汗液畅泄,热随汗解。本方一方面使热邪从肌表缓缓透泄,一方面保存津液。白虎汤能清泄肺胃热炽,在伤寒和温病过程中,这种退热法是最常见。3、清热泻火代表方剂:黄芩汤、黄连解毒汤适用于邪热内蕴、郁而化火,症见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口渴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以苦寒清热解毒之品直清三焦里热,泻火解毒。黄芩:苦寒泻火、直清里热;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生津液,使清热解毒而不伤阴;临床上,加黄连加强清热解毒的力量,加玄参养阴解毒,淡豆豉发郁热,透邪外达。甘寒和苦寒的性质的药物作用不同,所以使用时必须分辨,尤其在发热初期,不宜早用芩、连之类。甘寒能使邪从汗解,苦寒则使邪从下泄;甘寒主清肺胃之热,苦寒则泻三焦之火;甘寒能生津,苦寒反从燥化行液。四、通便退热法通便退热法主要用于热结肠腑者。外邪传入中焦,胃中热盛势必消耗津液,导致肠中干燥,大便秘结。此时非但发热不退,而且热势蒸蒸,有增无减,日晡更甚,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宁,神昏谵语,舌苔黄糙或生芒刺,治宜下法通便,以大承气汤为主方。《温病条辨》引用了大、小承气和调胃承气汤外,特别订立了增液汤,认为阴液大虚不能用承气汤的时候,当寓泻于补,急予增水以行舟。并指出阳明病下证有3法:①热结液干,用大承气汤;②热结旁流,用调胃承气汤;③液干热少,用增液汤。用增液汤者有明显的阴液亏虚,机体失养的表现,无腹部痞满硬痛的现象。若有腹硬满疼痛,又见唇焦口燥等阴伤甚者,用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五加减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新加黄龙汤、增液承气汤,体现了通腑泄热的灵活应用。吴氏以大黄、枳实、芒硝、厚朴、生地、玄参、麦冬为基本药,结合黄连、半夏、瓜蒌、丹皮、知母、当归、牛黄丸,随机应变,给予后人很大的启发。通便是退热的重要治法之一,在一般发热证上,可以结合其他治法使用。临床上最常用凉膈散,因其具有清热和通便双重作用,对一般比较严重的发热兼便秘患者,有相当疗效。轻浅的表邪传里的发热证,见到大便困难,也应考虑到后果,先与瓜蒌之类润肠,可以减少热盛伤阴。发热证用通便法,目的是使通便后退热,给邪热以出路,同时还兼有清热、解毒、护阴、生津等作用,与一般通便不同,应慎重选用。至于热邪夹湿、内蕴肠腑,症见脘腹胀满、大便溏而不爽、苔腻脉缓,则需要轻法频下的治法,方选枳实导滞汤。前人有“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说。温病易于伤阴,传变迅速,祛邪为第一要务,要趁正气未虚攻下逐邪,借通下给邪热以出路。事实上,不论那一性质的邪气入中焦以后,都能化热伤津,致使便秘,因便秘而热势更盛,故都以通便泄热为主要治法。五、和解退热法所谓和解,是和其里而解其表,和其里不使邪再内犯,解其表仍使邪从外出,含有安内攘外的意义,目的还在于祛邪。适用于邪郁少阳、邪伏膜原、邪留三焦的半表半里证。1、清泄少阳代表方剂:小柴胡汤邪在少阳,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喜呕、胸胁痞满、烦渴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以轻清疏泄之品和解少阳枢机,以泄少阳之邪热。柴胡、黄芩:清热透邪;半夏、生姜:调和胃气,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这一方法不仅用于外感发热,内伤杂症出现不规则的寒热往来,也能用来加减。2、分消走泄代表方剂:温胆汤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的痰热湿浊阻遏证候,症见寒热起伏、汗出不解、胸痞腹胀、尿短、苔腻等,以辛开苦降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竹茹、半夏:燥湿化痰;陈皮、枳壳:行气降逆;甘草:健胃和中。或以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为基本药物,随证加减。3、开达膜原代表方剂:达原饮、雷氏宣透膜原法湿热秽浊之邪郁闭膜原,症见寒甚热微、脘痞腹胀、身痛肢重、舌红绛或紫绛、苔白厚如积粉等,以辛通苦燥之品疏利透达湿浊之邪。厚朴、槟榔、草果:芳香辟秽,苦温燥湿,辛开行气,直达膜原,开泄透达盘踞之湿浊;辅以藿香、半夏、生姜增强化浊燥湿,开达湿浊之力;佐以黄芩清泄湿中之热;甘草为和中之用。六、清化退热法清化退热法用于湿热证。湿为阴邪,热为阳邪,阴阳合邪,一经结合胶滞不解,病势缠绵,临床以身热不扬为发热特点。临床上常见持续发热不退,治疗时往往如剥蕉抽茧,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