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研修人赵辉任教学科化学教学课例名称:水的组成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教学难点:区分单质和化合物。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对水的组成形成正确的认识,了解水的化学式H2O;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并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2)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利用已有信息分析问题、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主动探究获取知识;(2)学习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接受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2)激发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三、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启发诱导:在实验之初,我运用简短精练的语言向学生提出观察的重点,并进行提示,启发诱导.这样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思维的空间。2.分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展开交流,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作为引导者,让学生在肯定及否定中将问题引向深入,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点和归纳。3.实验探究:在本节课中我应用了学生动手实验及演示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的能力。电解水、氢气燃烧的动画,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有趣,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创设学习情景,提出疑问在上课之初,先请同学们看图片,湛蓝的大海、奔腾的长江、巍巍的雪山、清澈的山泉、洁白的云朵、多彩多姿的水世界;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各种不同的饮用水。从而提出自然界中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水,是否都有相同的组成?如何探究水的组成?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如何?观看之后,学生意识到人们对水寄予的感情和人们对水的熟悉程度。设计目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探究水是由什么组成的1、先介绍三位科学家揭开水组成的秘密,然后在展示水的电解实验(动画)。2、水的电解实验:实验演示(动画)实验探究设计目的:教师先展示水的电解实验(动画)为主,让学生接受电解水的实验,通过播放课件可以弥补学生看不清楚的地方,然后在让两位学生做演示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并且让学生意识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3、实验探究:请两位同学到讲桌前做电解水的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在做实验之前,提醒学生注意:(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现象: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②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设计目的:巩固氧气的检验方法,了解氢气具有可燃性,并且学会从实验现象得出它是一种不同于水也不同于氧气的新的物质,意识到这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三)验证实验在得出上述现象后,紧接着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验证氧气的方法,自然会想到用木条去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向学生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①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②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呈淡蓝色。教师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讲解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叫氢气,它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且火焰颜色呈淡蓝色,它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得出以下结论: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四)讲解总结教师向学生提出: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观察玻璃管中的水,发现水减少了,接着提出减少的水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是否蒸发变成水蒸气呢?(从实验分析这种情况不存在)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和氢气两种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的反应物为水(化学式H2O),反应条件是“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此反应可表示为:水氢气+氧气。由此可见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氢气,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多少呢?学生讨论后得出:(1)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2)从网上了解到,氢气是一种新型能源,将会是未来世纪最主要的能源;(3)查阅资料可知,若是不纯的氢气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4)氢气名称的来源可能与它的密度有关,因为“轻”“氢”谐音。看来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得还真不少,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五)拓展视野水体污染示意图;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浅谈健康饮水;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设想,如果缺少了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如何?(1)展示水体污染示意图:讨论:把你身边水污染情况向大家描述,讨论并猜测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思考:根据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废水未达标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说明: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中,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等方面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3)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六)升华提高1、水不属于()A、纯净物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2、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之比约为()A、2:1B、1:2C、8:1D、1:8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是()A、无色B、蓝紫色C、蓝色D、淡蓝色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H2和O2B、H2和空气C、H2和N2D、N2和O2五、课例研究综述一、在教学中实现化学学科育人价值1.在教学目标中凸显化学学科育人价值化学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变化的角度看世界,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变化,用微观理论来指导化学研究和物质转化,用辩证观点来认识化学物质,用科学的价值观来认识化学在推进人类文明、保护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兼顾三维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充分结合知识内容的特点,发挥化学知识的载体作用。目标设定关键在准,不应盲目贪多、求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定,要做到具体明确,充分体现出相应的化学知识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教师要合理设定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比重,避免出现游离于化学知识与技能而空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现象。2.精心组织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育人素材教师要善于从各种渠道搜集有利于化学学科育人的相关素材并进行精选,充分发挥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化学实验、化学史等内容在学科育人方面的载体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辩证观等在内的科学物质观。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紧密围绕设定的教学目标,一是要有典型性,通过对精选的典型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来提高学科育人的效率;二是要有逻辑性,在梳理好化学知识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教学内容之间的顺序和相互关系等问题;三是要有发展性,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3.增强参与体验,倡导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动手、独立和合作、探究与验证、科学与人文等各方面关系的基础上,灵活选用实验、讨论、竞赛、游戏等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形象生动地解释化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验。教师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学科育人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使用工具和搜集证据、处理数据和解释问题、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使学生感悟科学精神,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科学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探究式的教学要适时适度,循序渐进,不能盲目追求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4.营造合作、民主的科学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尊重科学、分工合作、乐于倾听、善于表达、敢于质疑,并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要精心设计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要创设足够多的师生交流和学生间交流的机会,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实践、表达,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合作的意识和能力。5.从社会、生活和教学过程中挖掘育人资源教师要及时关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生活中和化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化学教学紧密结合,既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也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科普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提供学生参观、体验的机会:要善于捕捉和利用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学生在回答、讨论、实验、作业等方面的表现,挖掘其中的育人素材,及时调整教学,使学科育人及时到位、润物无声。6.加强过程评价,丰富评价形式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与评价,尤其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问题讨论、分工合作等,分析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给予过程性、激励性的评价。教师要及时评价并建立档案袋记录,通过分析评价记录发现学科育人价值实现中的经验与不足,及时调整后续教学。二、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1.全面树立育人意识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是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育人的基点。教师必须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融合育人内容,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在育人过程中,教师不能孤立地从化学学科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应协调好各相关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学习领域的相关学科,用更宽广的视野来认识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问题。化学学科育人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也要关注作业、社会实践等课外环节中育人价值的实现。2.努力提升专业修养教师要从化学学科专业修养的角度深入剖析化学教学内容的内涵与外延,提高对学科育人价值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育人视野,丰富育人素材。教师还要善于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基础,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行为品质以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培养作出整体安排,明确各年段的学科育人要求,做到层次化、系列化,由浅入深,一以贯之。3.提高行为示范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知识结构、治学态度、道德品质、人生准则、处事规范等方面体现自身的人格魅力,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示范要细腻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