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这块阵块。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操作平台”实施语文新课改,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现代创造性人才。笔者认为造就一代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我们每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广大教师必须加强新课改理论,创新理论的学习,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新课改观,增强改革意识,加大课改实践力度,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语文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立创新能力,必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育研究告诉我们,关注学生主体发展,提高并构建主体性教育策略,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中最重要的课题。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构建“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教学的思想,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参与者,共同研究合作促进的伙伴,支持并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发展,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还学生讨论、参与、质疑、发挥自由的权利。首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教师要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需要有一定的魅力和胆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愿,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说:“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这一段”,“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你愿意读哪段就读哪段。”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识动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开辟学生展示自己的天地,当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而被动的陷入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境地。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明确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积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千万不能放弃“首席”的权利和责任,还要注意在学生活动中的个别指导作用。其次,创设开放性课堂环境。“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的生成。”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从“发现”入手。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有更大的价值。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应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始,以引导者、合作者、好伙伴身份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外国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由此可以看出,实施创新教育,创设、营造创造性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愿望都能实现,有着十重要的意义。环境可以影响人,但这种影响不是被动的,人只有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受到环境的作用。在儿童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不可抵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对已有结论的质疑,以及渴求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新花样的梦想。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这种创新愿望,给他们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兴趣与愿望,激活思维。课堂上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创新是学生进行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每堂课都存在着本人认知领域中新发现,因此,在这个发现过程,就潜伏着创新的可能,而教师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就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良好手段。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质疑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消除学生惧怕的心理,树立探究、创新的信心,要让学生明白,创造并不神秘,更不是极少数人的天赋,每个正常人都具备这种品质,只不过没有得到开发或开发多少而已。告诉学生凡是别人没有发现的,我们发现了;别人没有提的问题,我们提了;别人没有想过的,做过的,我们想了、做了;或者别人想过了、做过了,我们加以改进、提高、使之更加完善,这都是创新的具体表现。教师要利用教材,课堂上善于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种子,激发中国学习联盟胆“标新立异”。其次,应解放中国学习联盟脑,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生的眼晴,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解放学生的嘴,让中国学习联盟胆地说,大胆地问自己想问的“问题”;解放学生的身体,让学生亲身实践,真正做到多种感官并用。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且其情感又容易被唤起。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特点,积极创设情境,驱动学生情感,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主动探究的学生,要给予积极评价,通过鼓励、赏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行为,点燃学生心灵探究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成功,从而产生积极的体验。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当教育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像,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平等、充满“爱”的情境,让学生有安全感,他们会对未知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尝试、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来。正如杜威所说:“情境是激活儿童创造禀性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他们之间的差异,精心策划,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我会读”、“我会演”、“我会画”、“我会说”等,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读、演、画、说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学生在演一演、做一做、玩一玩中,发现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特别是语文课程成为实践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如何处理好语文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下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长期以来,我国教学工作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经过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反而更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其原因在于教学模式单一,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仅仅是教师教书,学生读书;育人,只是单纯从政治意义上把学生培养成为遵纪守法的老实人。传统的人才观、落后的质量观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进程,是束缚人的素质发展进步的羁绊。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更新观念是前提,主体参与是核心,教师素质是根本,优化结构是手段,提高效益是目的。因此,教师应实现教学艺术的创新,必须在备、讲、政、导、考、辅等几个环节上下功夫。备课,是创新教学艺术的前奏和预备,操作的重点是确立教学目标,择定教学方法,选置教学过程。具体的方法是将以教师如何教为重点,转变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为重点,把知识的灌输转化为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实现教学艺术创新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由“牧羊人”与“羊群”的关系转变为“领头羊”与“羊群”的关系;教学过程必须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成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这种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必须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创新,实现教学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真正把知识讲活,讲出生命,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磁场,从而将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作业的布置,从内容形式和数量上应灵活多样,因人而异。辅导由以知识辅导为主转化为以培养能力为主。辅导的层面,重奖单纯化的培优转差扩展为优、中、差多方兼顾。辅导的方法采取手、脑、口有机结合,合理并用。辅导的形式可以由教师直接进行,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分层互促”的形式由学生相互进行。长期以来,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虽然也强调提高公民素质,但更重视的是培养专业人才和教育的选拔功能,即中、小学要为专业教育输送合格毕业生,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实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首先,实施素质教育既是教育观念的变革,也是教育内容和评价模式的变革,也就是说:不仅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还要将一切相关的措施跟上去,要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一系列变革,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为现代人个性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其次,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样的教师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才能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再次,必须创造现代化教学条件,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确立科学的评估办法,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指标,从而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扎实的开展。对教师而言,我们应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始终贯穿“四化”这条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各学科课堂、课外所布置的作业意在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利用适当布置作业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做作业产生成功感和愉快感,进而强化兴趣培养意志。这里的关键是作业的适度,决不搞“题海战术”、“一刀切”,逼学生死做题、做死题,要让学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去做,从做题中得到领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还应对教师的德、能、勤、绩、继续教育、政治学习、教研成果、作业教案等进行全面量化,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张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期望他们能成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人。这就有助于我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期望通过教育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心理品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品质素质,从中体现出学生的德性、精神面貌和健全人格。德育的功能可以归纳为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十分强调其社会性功能。其实,德育的功能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也有其个体性的一面,这两者应该是辩证统一的。素质教育正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社会发展调整其教育行为,培养学生具备社会所需要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从而使社会性功能得以实现;学校德育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节其教育行为,以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具备较为完善的人格,实现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或提高学生的素质,突出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内化机制,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经过自身的“消化”,内化在心理层面里,最终积淀于学生身心组织之中而形成素质。德育除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指导作用和对德育、体育等的促进作用外,还有以下几种作用。定向作用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定向作用,是指德育对学生在素质形成、发展及其成长过程中给予方向性的影响,使他们朝着党的教育方针和德育目标发展。定向要解决学校培养的学生今后“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德育能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定向作用,这是由它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德育要解决学生的立场、观念、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对人、对国家、对自然的准则等问题。这些问题体现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倾向,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到定向作用。导向作用德育虽然只是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形成和发展的外化因素,但它的方向性决定了其对学生素质的导向力量。学校德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导向,这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我们在报刊杂志上可以看到有关学生的报道:“为测试熊的嗅觉而用硫酸伤害动物”,“优秀生考试也作弊”等等。这些学生反映出来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心理品质素质让人优虑,应该引起所有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关注,对学生不仅要在道德认知上进行引导,而且更要在道德行为上进行导向。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是内化的心理品质引导,使学生把提高综合素质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二是外在规范的约束导向,使学生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