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讀「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後有感導讀者洪銘國讀「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後有感一、前言:筆者修讀西洋教育史科目的經驗中,深深嚮往裴斯塔洛齊1的行蹟,以為教師就應該有如裴斯塔洛齊般具備愛心和熱情,因心嚮往裴氏的風範,故閱讀他的文章以期許自己能身有同感。大學時代讀過他著名的小說《林哈得與葛篤德》2,對書中人物那股面對困苦而能勇敢面對的精神所感動,然而該書中裴氏的教育觀點並沒有直接地表達出來,讀者要從人物的性格對話中找出教育的影響,較為費時費工,而且每個人看到的葛篤德可能並非裴氏心中的葛篤德。如今能讀裴氏繼這本小說所撰寫之書信3,當能對裴氏關於教育的看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更期待自己能感受裴氏那股對教育不變的熱情。本文主要參考資料為對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裴斯泰洛齊教育論著選》4,未閱讀前恐中文譯本有所疏漏,已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林吟霞老師比對中文與德文幾處重要觀點,林老師肯定該書中文翻譯的工夫,也請讀者卸下字句翻譯的疑慮,與我一同探探裴氏的教育觀點,當然翻譯難免疏漏,如能直接閱讀原典,當是一件令筆者快慰之事,然而這是另一層面的期許了。二、布格多夫(Burgdorf)(一至三書):前三封書信為裴氏在布格多夫對自己教育工作的回顧,因戰爭的緣故,他不得已結束其在史坦茨(Stanz)創辦的孤兒院,在這樣帶著傷痛的心情下,他仍然表達了自己作為一位教師的立場,即使當代人給了裴氏不同的評價,或許是作家、社會運動者、慈善家,但他選擇為自己定位為一位教師。一個熱愛教育的人是喜愛第一線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即使困難重重,充滿挫折,從他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他所教的孩子大多不是生養良好的孩子,資源的匱乏也使得他只能靠自身的力量來教學,但他仍然努力扮演好他的角色–一個盡心教學的教師,他自身所表現出來的知識和生命力,就是學生學習的楷模。在第一封書信裡他展現出那份為人師的熱情,即使外在環境有很多困難,內心中有很多掙扎,但他突破環境的壓迫,為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而努力甚至把這份理想看得比生命還重要!他說道:我將成為一名教師,對此我有信心,我確實做了一名教師;並且從那時起,我一直致力於這一巨大的鬥爭,這是強加在我身上的努力完善我的內在的缺陷,這些缺陷曾使我的最終目標受到過阻礙。...學生逐漸增加到80名,年齡各不相1JohannHeinrichPestalozzi,1746–1827,瑞士著名教育學家,以具備教育愛著稱。中譯名「裴斯塔洛齊」,或譯「裴斯泰洛齊」,為整齊稱呼,本文採用前者。2裴斯泰洛齊(Pestalozzi)原著,北京編譯社譯。林哈德與葛篤德(LeonardandGertrude)(台北市:五南,1991)。3《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是15封裴氏寫給其友人蓋斯那(Gessner,暫譯)的書信彙編而成,於1801年出第1版,1820《裴斯塔洛齊著作選集》的第2版中才加上了裴氏本身的序言。4裴斯泰洛齊原著,夏之蓬等譯。裴斯泰洛齊教育論著選(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讀「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後有感導讀者洪銘國同;有些孩子虛榮做作,有的沿路乞討,除了極個別的外,都是無知識的。何等艱鉅的工具!要造就和培育這些兒童!多麼困難的任務阿!但我敢於接受這一任務,站在他們中間發音,讓他們來模仿。...我對自己做了些什麼並不清楚,但我知道我追求什麼,那就是–要麼死亡,要麼將我的意圖貫徹到底。5可是這樣一個熱情的教師不是人人都敬愛的,他的創新教學為自己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傳言,他對傳統教義問答的教學感到不以為然,於是受到了許多的攻擊,甚至有人批評裴氏連正確地讀寫、計算和閱讀都不會。人們往往不喜歡改變,尤其是面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免不了會懷疑,甚至造謠,然一位立定志向的勇者是不會為流言所擊潰的,相反在這樣的逆境中更顯出對自己理想的堅持,裴氏對所倡的直觀ABC的教法是信心十足,他認為自己每時刻都在進步,而且是穩步地前進。流言蜚語在街坊鄰居中不逕而走,...說我連正確地書寫、計算和閱讀都不會。...我自己不能完美地書寫,但是我能夠教兒童書寫,我能夠最大程度地簡化教學方法,...在我規劃「直觀ABC」的時候,一個適用於各科教學的一般方法的完整體系在我面前出現了,雖然還是朦朦朧朧的。經歷了很長時間我才看清它。這在你看來仍然是難以理解的,但它確確實實是真實的。6裴氏的教學法是植基在他對教材的要求上,他認為好的教材必須要有圖畫,使學生從中學習到語言,卻不是令人難以忍受的純文字教學,這樣的教材不僅是專業的老師可以教授,甚至是學生的母親或是其他對教學不在行的人一樣能使用這樣的教材來進行教學,而學生能透過對語言的學習,進而學到語言背後的概念。裴氏對兒童是不帶成見的,尤其反對「這對他們是辦不到的」這樣的看法,他認為這樣的判斷必須是在反覆思考之後才能做出的結論,不應該在還沒嘗試之前就對孩子下定論,即使是給孩子閱讀複雜的、對他們來說難以理解的自然科學中的命題,他們能通過閱讀和複述完全記住這些命題,也記住了如何解釋命題,這能作為他們進一步思考的基礎,裴氏稱他們在朦朧的知覺中出現了光芒。日後,一旦他們學會了拼湊的能力,把原本強記的片段概念連結起來後就會有知識的提升。1.不斷地、最大限度地擴大他們的感官印象的範圍。2.使他們牢固地而又絕不紊亂地將那些已經為他們意識到的感覺印象銘印在心。3.為他們提供足夠的、與那些他們已經意識到的、或者可能部分意識到的自然和藝術的知識相一致的語言知識。...1.低齡兒童必須有帶插圖的課本。5裴斯泰洛齊原著,夏之蓬等譯。裴斯泰洛齊教育論著選(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8-19。6裴斯泰洛齊原著,夏之蓬等譯。裴斯泰洛齊教育論著選(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5-27。讀「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後有感導讀者洪銘國2.需要有確定無疑的方式來解釋這些課本。3.需要有一本根據這些課本和對它們的解釋而編寫的有關名稱、單詞知識的指導書,兒童在學習拼湊以前應完全熟悉這些東西。一本教科書只有當它能使一個未經訓練的教師在急需時應用自如(幾乎與一個受過專門訓練的和有才能的教師一樣),它才算是一本好書。7第二書主要介紹裴氏在布格多夫的合作對象,首先介紹克里希(Krüsi),裴氏與其合作展現的教育原則,包含:1.精心編一本術語辭彙,希望造就一永久性的版本。2.通過直線、角、曲線等練習,為兒童打好獲得各種事物的感覺印象基礎,使兒童對觀察事物都能清晰、明瞭。3.讓兒童練習數數,作為全部算術科學的基礎。4.讓兒童對走、看、站、躺進行描述,並將這個描述記住,讓兒童描述他們十分清楚的事物,沒有試驗能比這做得更好了。5.由感覺產生的知識在於我們對大自然的觀察,透過我們勤奮地收集、牢固地掌握大自然使我們了解一切。在這些教育原則下,裴氏相信他能創造出一種教師和兒童都能有所提升的教學法,並且這樣的教學法具有普遍性的價值,因為它不是教知識,而是教兒童一個穩固的知識基礎,好似一股求知的能力,一旦具備了該項能力,則知識自然水到渠成:有可能確立一種教學方法,把所有活動和知識原則結合起來,這樣教師只需要學會如何使用這種方法,借助於這種方法,教師自己和兒童都將能提高到通過教學所能達到的高度。根據這一計畫不需要廣博的學問,只要具有健全的人類理解力和運用方法的實踐,就可以僅通過簡單地運用獲取知識的這些方法,使兒童打下一切知識的堅實基礎,使家長和教師提高令人滿意的內在主動性。8該信後半段又介紹另一位裴氏的同伴托布勒(Tobler),書中所載多為托布勒對裴氏的認識及觀點,其中數句寫出托步勒如何受裴氏行蹟所感動,筆者認為不僅當時的裴氏工作同伴有感,所有後世感佩他情操之人相信也有這樣的感覺,至少筆者覺得透過閱讀裴氏的文章能感受到那股熱情,記載如下:總之,由於裴斯塔洛齊整個工作給我留下的印象,又加上我自己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我重新確立了那個在我的教學生涯初始階段我十分熱切信奉的信念,然而我們的時代不能提供有益的藝術和幫助,我當時背著藝術和幫助的重負進行工作,差點失去了我的信念–這個信念是:人類是可以改善的。9教育工作中的繁瑣與挫折,往往使我們忘了當初立志教職的那股初衷,一代大師的言7裴斯泰洛齊原著,夏之蓬等譯。裴斯泰洛齊教育論著選(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36、43。8裴斯泰洛齊原著,夏之蓬等譯。裴斯泰洛齊教育論著選(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54。9裴斯泰洛齊原著,夏之蓬等譯。裴斯泰洛齊教育論著選(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60-61。讀「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後有感導讀者洪銘國行、著作,能讓我們重新燃起失去的熱情,我想這正是裴氏的魅力。第三書為記載另一工作夥伴布茲(Buzz)的觀點,筆者認為此處裴氏透過布茲之口闡述了他自己對直觀教學的看法,一種透過記誦名詞、畫角度等基本練習,就能培養兒童心能的一種教學觀點,與前文做比較時,個人覺得裴氏視直觀教學就是他設想的那個具普遍價值的教學法,而他不僅自己投身於其中,也感召他的工作夥伴一同埋入這樣的教學法中,布茲說道:通過教給兒童有關實物和藝術的確切語言,必然能在兒童身上形成恰當而又成比例的、更為精確的感受。我尤其感到,那些已經學會用藝術和注意來談論周圍事物的人,僅僅通過正確地了解事物的名稱就能夠比那些沒有受過這種教育的人更清楚地區別事物之間的差異,更好地認識事物的特性。10裴氏對自己的教學法是十分有自信的,那樣的自信和努力能感動周圍與他共事的同事,這正是裴氏的魅力所在,教育常說身教要重於言教,裴氏在教學熱情這件事的示範正好是他同事最佳的學習榜樣。三、教育的樣貌(四至六書):第四書裡裴氏開始談論他認為的教育是什麼,他強調教學要有一個較高的教學目標,從這樣的目標能延伸至更高價值的教學本身,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他的教學法從近代的觀點來檢視一直無法看出其系統性的思考,因為他認為的教學就是一種理想的展現,這個理想是他承襲了盧梭帶起的浪漫思潮所產生的,裴氏透露了他相信教育是有本質性價值存在的,而這個本質既存在於人本身,也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本書後半段他提到自然規律,並認為教學、人類工作的藝術並一切追求的結果都必須建立在這個自然規律基礎上,從這裡可以看出裴氏認為的教學本質就是那份自然律,而這樣的自然律又是存在於人自身的,也就是說教育的本質原來就內存於人的自然天性當中,人性的發展就是集中在這個焦點上,他說道:對他們(盧梭等)想要做和當時做的事情,我實在所知甚少。我幾乎只看到這一點–較高的教學目標,或者確切地說是較高的教學本身,到處都達到完善的程度。人只有通過藝術,才能成其為人。但是,不管我們創造的這種指導有多深奧,他必須時刻跟大自然的樸實過程相統一。把自然規律的作用看作是絕對必然的,在這種必然性中認識自然力量所產生的結果,...把你通過教學為人類工作的藝術,以及你所追求的結果,都建立在自然10裴斯泰洛齊原著,夏之蓬等譯。裴斯泰洛齊教育論著選(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70。讀「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後有感導讀者洪銘國規律的基礎上。11第五書非常的簡短,標題為知識的三個來源,在書中他稱這三個來源為自然機制,接續他上一封書信所提的自然基礎,他現在進一步解釋在人身上的自然規律,三個來源分別是:1.大自然本身:指人類感官接觸到的大自然經驗,裴氏認為接觸事物越多越好,最好能從不同的感官完整的得到事物的印象,才不致對事物造成誤解。2.人類本性中情緒方面的感覺能力:主要描述好奇心與惰性是相互影響的,人必須在中間找到折衷點,他說道:「我們人類的惰性被好奇心所刺激,而好奇心又被惰性所抑制。但是,無論是刺激力還是抑制作用,都只具有自然價值。」3.學習能力與外界條件的關係:簡單地說,就是環境的影響,裴氏在這裡用蜘蛛作為比喻,強調世界萬物給人感覺印象時,就好比是一隻蜘蛛所編織的網,且兩者是成正比的,也就是人們可以主動地編織自己的網,網越大他能編織的就越多,且多數的情況下,人類是可以自行建立其知識的網,不是由環境主動的。第六書介紹了裴氏認為的教學元素,包含了數目、形狀、語言,他認為人生為一個自然體,除了五官沒有別的,而透過感官所得到的所有感覺印象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