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辩证法部分复习练习题一、选择题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发生40年来最强的地震。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起的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回答1~3题1、地震、海啸等监测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强了人们对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但目前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的预测。这说明A.地震的发生没有规律可寻B.人们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C.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D.人们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2、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说明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联系C.关键的部分的性能与状态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D.量变引起质变3、针对这次海啸事件,许多国家都采取了预警机制。这说明A.任何联系都是因果联系B.承认因果联系是人们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C.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够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D.因果关系就是先后关系4、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绝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否则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这说明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A.无任何联系B.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C.相互排斥相互对立D.相互转化5、“穷则变,变则通,能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关系2004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回答6~8题6、在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明确提出了“双稳健”,即既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又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要把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绝对性统一起来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D.①②④7、“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有关专家认为,这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个举措,表达了中央试图尽快解决这个焦点问题的决心。促进中部崛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体现的哲理是A.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B.要重视飞跃,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D.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8、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汲取经验,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中部自己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中部崛起不会一蹴而就,更不能丢掉愚公精神,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重视外部力量的作用,中部崛起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C.中部和地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积极促成中部飞跃,力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9、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是简单的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要实现这一调整首先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了A.普遍联系的观点B.内外因的关系有所不同C.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D.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10、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句话中主要体现了A.普遍联系原理B.矛盾普遍性原理C.规律客观性原理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这句话主要体现了A.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全面的观点看问题D.从实际出发看问题12、当前国际关系中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啬,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是各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所在。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局部战争、紧张、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可能长时期建立在少数国家富裕、多数国家贫困的基础上。一个发展不平衡的世界难以带来持久的和平与安定,国际社会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发展问题。这一表述体现了①主次矛盾的关系②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③普遍联系的观点④和平是发展的前提⑤联合国的宗旨是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促进和平的重要力量A.①④⑤⑥B.②③⑥C.③④⑥D.①③④⑤13、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近期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这一观点体现的哲理是A.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C.办事情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14、2005年6月26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发布仪式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WorldOne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问世。这一主题口号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体现了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B.世界观不同,人们的意识也可能不同C.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D.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15、2005年年初的时候,中国政府决定对出口的部分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然而针对欧美的限制,中国政府于6月取消对部分出口商品征收关税,促进我国纺织业的发展。不同时期国家采取不同政策的哲学依据是A.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C.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D.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并且是有规律的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令杖之。吏勃然日:“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日:“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杖剑下阶斩其首。回答16-17题。16、“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体现了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7、“一钱斩吏”这则故事,给我们的主要哲学启示是①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做老实人,办老实事②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正确对待金钱③要防微杜渐.把坏思想、坏作风、坏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④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18、宋楚瑜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再长的隧道也有出口,再长的黑夜也有天明的时候。两岸血脉相连,只要我们有信心和诚意,两岸关系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体现的主要哲学观点是①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事物的发展③实践决定认识④矛盾具有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式流程组成的经济,循环经济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依据是A.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B.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D.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20、去年初的时候,中国政府决定对出口的部分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然而针对欧美的限制,中国政府于六月取消对部分出口商品征收关税,促进我国纺织业的发展。不同时期国家采取不同政策的哲学依据是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C.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D.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并且是有规律的21、发展循环经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它的公益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所以具有相当大的实施难度,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和公众等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这表明A.社会生活需要共同的价值选择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个扬弃的过程C.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是有条件的D.集体主义价值观存在着现实的社会基础22、《财富》杂志中文版董事长兼总编辑高德思说:每个国家、每个大陆对于商业与经济发展的看法都有所不同。不同的社会、教育和经济环境决定了在西方起作用的操作方式、态度及模式在亚洲不一定奏效。材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①物质决定意识联系②矛盾具有特殊性③矛盾具有普遍性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3、欣赏漫画《整齐划一》,回答:该漫画中的主人公A.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没有坚持适度原则C.从整体上把握了事物的联系24、“花开花落各有时”。但今天,“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菏泽春天才开的牡丹,冬天能在南国怒放。“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表明A.规律是可以利用和改变的B.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D.人们可以利用客观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完善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地区选择在东北,因为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很复杂。东北的问题对全国来讲带有典型性,东北试点的成功经验,可以逐步向全国推广。这种工作方法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A.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材料一: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部分会议于2004年11月21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说,当前,国际形势总体缓和。谋求和平与发展、加强对话与合作,是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但天下并不太平。总的看,国际社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仍然任重道远。材料二:胡锦涛说,应对挑战需要集体行动,合作共赢是我们的共同选择。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共谋亚太长久发展大计,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材料三:胡锦涛还指出,我们要遵循尊重差异、平等互利、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妥善处理成员之间的分歧,照顾彼此的关切,寻求利益汇合点,以保持亚太经合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循序渐进的前进道路。试分析胡锦涛的讲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27、近日来,绿色GDP越来越成为传媒和大众关注的焦点。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观,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拉动GDP的增长,那就不是“绿色GDP”,而是“黑色GDP”了。因此,绿色GDP可以理解为“真实GDP”,它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了质量,能更为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绿色GDP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选择部分省市进行试点,计划用3-6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体系框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既是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中的又一重大举措。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简要分析。28、材料一: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能源对我国经济的制约日益突出。据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