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药学:是指临床药师通过系统地搜集文献、评价药物研究证据(文献),获得药物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研究资料,评估其在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中的作用,并以此作出临床药物决策的临床实践方法和过程。循证医学(EBM):临床医生面对着具体的病人,在收集病史、体检以及必要的试验和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分析与找出病人的主要临床问题(病因、诊断、治疗、预后以及康复等),并进一步检索、评价当前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取其最佳证据、结合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与临床医疗的具体环境作出科学、适用的诊治决策,在病人的配合下付诸实施,最后分析与评价效果。系统评价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如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系统、全面地收集现有已发表或为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可靠地综合结论.中医循证药学:是指利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指导中医中药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科学严谨地设计临床试验方案和在临床上依据最新最佳的证据来选择干预措施。森林图:是以OR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而成,横坐标为效应量尺度,以O为中心,纵坐标为原始文献的编号,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个研究结果依次绘制在图上。可用于描述每个研究的结果及特征,展示研究间结果的差异情况。Meta分析:是将两个或两个相似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的方法。疾病的预后:指病人患病后,从发病到最终结局(痊愈、病残或死亡)的全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等实际情况,事前对结局事件的推测。漏斗图:是基于样本含量与效应量所绘制的散点图。研究证据从方法学角度分为:原始研究证据和二次研究证据。原始研究证据:是指直接以人群,及病人或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而形成的研究报告。二次研究证据:是指全面收集针对某一问题的所有原始研究证据的基础上,应用科学的标准,经严格评价,整合处理,分析总结而形成的研究报告。它是对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二次加工后得到的更高层次的研究证据。假设检验的步骤:1、建立假设,选用单侧或双侧检验,确定检验水准a=0.05;2、选用适当的检验方法,计算统计量;3、确定p值并作出推断结论。Meta分析的步骤:1、确定Meta分析的研究目的,确定单个研究报告的入选标准,文献检索方法,所要采取的统计分析方法等。2、查找文献,发表的及未发表的;3、用统计学方法对单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4、对结论进行灵敏度分析,以明确因果关系的强度;5、总结成文。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五大过程、五步曲)1.找准患者存在的且应解决的临床重要问题2.检索有关医学文献3.严格评价文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5.总结经验与评价能力构建临床循证问题的模式在构建一个具体的临床问题时,可采用国际上常用的PICO格式。PICO原则:P指特定的患病的人群I指干预C指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措施O指结局每个临床问题均应由PICO四部分构成。案例1:充血性心力衰竭用曲美他嗪与不用曲美他嗪相比能改善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心脏功能和提高生产质量吗?A.确定检索的数据库B.(曲美他嗪or万爽力)and(心力衰竭,充血性*or心力衰竭)案例2:急性脑梗死问题:用FDP与不用FDP相比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或远期死亡的风险吗?干预对比病人类型结果案例3:艾滋病问题:用齐多夫定+拉美夫定是否比用奈维拉平+拉米夫定更能降低HIV感染的孕妇产生耐药干预措施对照措施病人类型性和母婴传播的危险性?(HIV感染or免疫缺陷综合征orAIDS)临床结局案例4:早产问题:用沙丁胺醇比用硫酸镁(阿托西班、硝酸甘油)更能使孕妇延长妊娠的时间/降低干预措施对照措施病人类型临床结局新生儿的窒息率吗?(用沙丁胺醇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硫酸镁,阿托西班,硝酸甘油。)叙述性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区别特征叙述性文献综述系统评价研究的问题涉及的范畴常较广泛常集中于某一临床问题原始文献的来源常未说明、不全面明确,常为多渠道检索方法常未说明有明确的检索策略原始文献的选择常未说明、有潜在偏倚有明确的选择标准原始文献的评价评价方法不统一有严格的评价方法结果的合成多采用定性方法多采用定量分析结论的推断有时遵循研究依据多遵循研究依据结果的更新未定期更新定期根据新试验进行更新金标准与新诊断性实验结果的分析有病(+)无病(—)合计新诊断+ab(假阳性)a+b性试验—c(假阴性)d(阴性)c+da+cb+d诊断性试验常用的指标:1.敏感性(SEN):诊断性试验检测中为阳性的病例,在金标准确定为“有病”的病例中所占的比例。SEN=a/(a+c)敏感性越高,假阴性率越低2.特异度(SPE):诊断性试验检测中为阴性的病例,在金标准确定为“无病”的病例中所占的比例。SPE=d/(b+d)特异度越高,假阳性率越低3.患病率PREV=(a+c)/(a+b+c+d)4.阳性预测值:+PV=a/(a+b)5.阳性似然比:+LR=a/(a+c)*(b+d)/b事件率:ER1.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事件发生率:EER对照组事件发生率:CER预期事件发生率2.绝对危险降低率:ARR:即试验组的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的事件发生率的绝对差值。ARR=[EER—CER]3.相对危险降低率:RRR:为ARR被CER去除所得的商数值的百分数。RRR=(CER—EER)/CER4.预防一例不良事件的发生需要治疗的总例数NNT=1/ARR5.绝对危险增高率ARI:表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绝对差值。ARI=EER—CER(%)6.相对危险增高率为ARI被EER去除所得商值的百分率。RRI=(EER—CER)/EER7.治疗多少例患者才发生一例副反应:NNH=1/ARI8.相对危险度RR某危险因素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比值比,其用于前瞻性对照研究通常要大于2.9.比值比OR用于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或系统评价中表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事件发生比值的相对比,其意义与RR相近10.可信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