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传播理论第三章系统论(重点)第一节系统的基本原理一、什么是系统1、系统四要素。一是实体:即系统内部的部分、元素和变量。二是属性,即系统和其实体所具有的特质和性能。三是系统内部各个实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四是系统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环境中。2、系统即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中互相影响的一系列事物,它们形成了一个不同于系统内部任何一个部分的、更为宽泛的模式。二、系统的特质(06年考题,说说系统的特征,15分简答)1、完整性和相互依赖性。完整性:每一个系统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它所包含的是与其他系统截然不同的关系模式。整体不仅是部分的总和,它必须是各个部分相互作用和交流的产物。系统的任何一个部分,总是受制于它对其他部分之间的依赖关系。相互依赖性:相互依赖性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系统中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可以用“相关性”及其有关系数来表示。在“相关性”概念中,两个或者更多的变量共同发生变化。有些变量之间的联系较强,而有些则较弱。在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中,许多变量相互关联,结成一张关系网,但这些变量产生的影响有强有弱。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愤怒、喊叫、沮丧和退缩往往联系在一起。有时候,某一变量的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个变量。系统内部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即变量A、B之间会相互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变量之间的是联系是间接的;在一条影响链当中,往往会引起更为复杂的联系。2、等级关系:系统之间是相互“嵌入”的,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式,所以某个系统必须是另一个更大规模系统的一部分。超系统和亚系统:一个系统是由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层面所组成的。由这些系统组成的更大规模的系统称之为“超系统”。系统内部包含的小规模的系统称之为“亚系统”。3、自我管理和控制:许多系统都规定了十分明确的目标,通过对自身行为的管理以期达到一定的目标。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采取行动、进行回应和反馈。4、与外部环境的交流:开放性的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进行交流,它可以吸收和释放物质和能量,既有输入,也有产出。5、平衡:是自我调控的一种方式。系统一旦探测出失衡的状态,会立即进行调2适,直到系统重新回到正轨上。系统可以暂时容忍偏离常规和变化,但时间不会太长。一旦系统无法自我调控,最终便会分崩离析。6、变化和适应性:由于系统存在于一个动态的外部环境中,因此它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性。7、同等终极性:终极性是指系统达到目标或者完成的任务;同等终极性指一种从不同的起点、以不同的方式完成的特定的终极状态。具备了一定适应性的系统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达到预期的目标。系统是一个动态的整体,其中的各个部分以较为复杂的形式联系和互动。第二节信息论一、基本概念(与传理交叉1)1、熵:是从热力学中借用来的。体现的是一种随意性,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缺乏组织的表现。一个完全处于“熵”的状态是不可预测的,我们所处的大多数状态部分地或并非完全不可预测,因此“熵”是一个变量。熵值越高,其组织程度和预测性就越低。2、所谓“信息”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不确定性或者熵值的测量。不确定性越大,熵值越大。在一个完全可以预测的条件下没有任何信息可言,这种情况称之为“负熵”。(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也不存在任何信息,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没有任何新的信息会出现。)(1)把信息作为减少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号和数量。(2)信息也可以视为一个人预测结果时拥有的选择或替代性方案的数量。二、语言和信息1、过剩信息:语言(无论是单词的拼写还是句子结构)通常是以能够预测的不同模式出现,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在信息论上被称为过剩信息。另一方面,语言也包含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具有的是适度的过剩信息。这使得人们在解码相对容易的同时,拥有了编码的充分自由。2、马尔可夫过程:在一过程中,一系列事件呈链状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发生。这根链条上的某个元素的出现为随后紧接的因素的出现奠定了较高的概率。语言信息是这个过程的典型例子。除语言外,许多其他现象也遵循着这一模式,EG:从A城到B城,需要依次经过一系列的弯道。三、信息传递信息论与信息的意义关系不大,它所关注的是信息的传递和接收。信息传播的目的:在目的地精确地重新构建信息。1、香农-韦弗的传播理论:信源、发射器、噪音、接收器、信宿。2、噪音:指在信道内出现的任何形式的干扰,可能造成信号的失真或被屏蔽。过剩信息弥补了噪音带的的负作用,使得接收者能够纠正错误的信息或者填补丢失的信息。3、信道容量:指在单位时间内由一个信道所传递的信息量的最大值。信道内的信息的实际容量被称作“信息吞吐量”。如果信息吞吐量超过了信息容量,便会出现失真的现象。(上网的例子)4、高效的信息传递条件:(1)适量的过剩信息代码,以此来抵消信道内存在的噪声音(过多,信息传递效率下降;过少,信息传递不准确。)(2)不超过信道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解码率。3第三节控制论控制论研究的是系统内的管理和监控。简言之,控制论就是对反馈的研究。一、反馈的程序1、反馈机制具有不同的复杂程度。反馈机制内最基本的区别就是主动行为(来自系统本身)和被动行为(完全来自外界的刺激)。主动行为又可以再分为无目的的和有目的的行为。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反馈。反馈的复杂程度分简单的和复杂的。简单的:分“开”和“关”两种方式对反馈产生反映;复杂的:用正面和负面的反馈做出反映,并在行动过程中进行自身的调节。2、反馈可以分为积极反馈(系统可以选择保持甚至于放大偏差。)和消极反馈(表现为一个指示着系统出现偏差的错误信息,系统会及时做出调整,减少或抵消偏差。对维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状态非常重要。)3、系统的三种状态:在稳定状态下:系统使用消极反馈来确保系统在正常轨道上运行。消极反馈意味着系统在偏离正常轨道后,经过调整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在成长状态下,当系统出现偏差时,积极反馈维持着这一偏差,其结果是系统离原来的状态越来越远。在这种状态下,系统会促进某种新行为的发生,但如果这种偏差无休止地继续下去,系统便会有解体的危险。变化状态:系统从一个状态转化为中一个状态。在此过程中,系统既需要积极反馈,也需要消极反馈。积极反馈使系统向着新的方向运行,消极反馈在某一层面上起作用,从而使系统回归到平衡状态。二、复杂的网络系统不仅作为一个整体对界的反馈作出回应,一些高级系统包含了一系列按等级关系排列的亚系统,这时,一个复杂系统的各个亚系统之内和之间包含着一系列反馈循环圈,有时候反馈圈是积极的,有时候是消极的,但都遵循着最基本的反馈原则——系统的产出最终还是以反馈输入的形式回到系统中。不管网络本身如何复杂,它总是会回到起始状态。控制论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所强调的循环式推理向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三、第二级控制论1、第二级控制论:(1)不论你是在什么时候观察一个系统,你总会对系统产生影响,同时也会被系统所影响。它阐释了观察过程本身如何通过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对象之间的反馈循环作用而构成一个控制机制。也称为“有关求知的控制论”,阐明了知识本身就是求知者和求知对象之间反馈循环的产物。(2)我们在一个系统中所观察到的结果部分地是由观察的类别和方法所决定的,而后两者反过来也受到了观察结果的影响。这个循环圈就构成了一个系统论体系。自体生成:指生物系统表现出的一种趋势——千方面计地与其他系统区别开来,保持自身的自治与分离状态。但是,系统内部的结构关系限制了系统追求个性的种种努力。(3)当我们在观察另一个系统时,我们对别的系统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自身的历史和性质所决定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系统结构和历史的影响,在“第二级控制论”中被称为“结构性配对。”在此,两个系统彼此会产生影响,他们彼此协调各自的行动,从而达到共同演化的目的。(4)有时,观察者所观察的系统就是自身所处的环境。观察者必须意识到这种观察关系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新系统,观察者本人所观察的应当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即4观察者本人也是被观察系统的一部分。(5)人类本身具有一整套不同的方式对反馈进行回应,这就意味着,你在观察一个系统时,可以设计不同的观察框架。而当你所观察的事物作出回应时,你也能以各种富于创造性的方式来采取行动。第四节动态社会影响理论1、动态社会影响理论(1)将整个社会设想为一个巨大的传播系统,其包含了许多文化的亚系统。在这些系统内,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人与人彼此互不相同,但人与人之间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所以志同道合的人往往形成群体,在共同或相似的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形成文化。试图用系统论来阐释这种共同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以及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个人并不是彼此孤立和相互隔绝的,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他们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2)社会空间:是人们相遇、互相交流和影响的“区域”。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之间实际的身体距离的限制,另一方面,广泛应用的传播和交流的媒介又可以打破身体距离的限制,使他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空间。社会空间主要是一个有形的物质空间,受到了个人之间实际的身体距离的限制。(3)个人按照他们在社会空间内的接近程度形成不同的群体。而群体一旦形成,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强化其所共享的思想信念和实践经验。这种控制机制有效地确保了一个较大规模的系统内多样性的存在。(4)消极反馈圈会逐渐化解系统的多样性,使系统趋同。积极反馈圈会促使系统趋于分化,呈现出更强的多样性。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由个体的交流组成的庞大系统,其中不同的循环圈共同作用,在维持秩序和稳定的前提下,促进社会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第四章符号和语言理论(非重点)第一节三个分支一、三个分支语义学:研究符号是如何与事物发生关系的学科。即符号被确定指示什么东西,符号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句法学:研究符号是如何与其他符号发生关系的学科。重点研究的是语法和句法结构。语用学:符码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的。包括符号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以何种方式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塑造符号及其意义。大部分谈话和写作具有句法和语用符号的双重特征。第二节经典语义学理论一、皮尔斯关于符号的基本概念指号过程:符号(阐释物)、事物(指涉物)和意义发生关系的过程。二、查尔斯·莫理斯的理论1、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包含了符号和意义。2、行为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操控和完成。在感知阶段:人们意识到符号的存在在操控阶段:人们对符号进行读解和阐释,并确定对它进行回应。最后,行为以实际回应的方式得以完成。表意层面:指明的;规定的;评估的5价值观层面:疏离的;主宰和控制的(符号规定指导我们应该做什么);依赖的(依赖符号完成价值评估);三、苏珊·朗格的理论1、动物的生命体验是以情感为主的,但人类的情感和体验受到了概念、象征和语言的影响。2、符号对其所指代的事物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指示着另一种事物的存在;象征不是事物的替代物,而是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工具。3、意义反映的是象征、事物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复杂关系。4、语言真正的意义并不存在单个的词语中,而存在于话语当中。5、任何象征传递的概念。意义是由个人化的概念与其他交流者共享的概念所组成的。6、朗格理论语汇中还包括其他三个术语:表意、本义、引申义。第三节语言和符号关系学研究一、古典学派的基础1、不同的语言运用不同的词语来指代同一事物,而词语和指涉物之间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所以符号实质上就是受制于一定规则的惯例,所以语言是一种结构。2、词语与事物的关系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但对语言的使用却不是主观随意的,你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词语,也不能任意更换语法规则。3、理解系统结构的关键在于“差异性”。(包括语言符号/语言单位。)4、人类对世界的了解是由语言所决定的,符号并不指代事物,而是构成了事物本身,如果没有指代事物的符号存在,也谈不上事物的存在。5、索对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了区分。语言——书面语,稳定性,以共时性为基础言语——口头语,历时性二、结构语言学派——虽然对语言结构做出清晰的描述,但是却未能解释人类是如何构建语言的。1、按照等级的形式把句子分解为:音素、词语和词组2、“重写语法结构”:旨在将句子或者其他语言单位“重写”为语言的“零部件”三、生成语法——用来解释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