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轮复习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教师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1956196619761978三、十年文革四、两年徘徊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五、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十四大“南方谈话”1992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一、过渡时期二、曲折发展十年(十年探索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知识体系构建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年)正确失误中共八大1956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大跃进”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文革”十年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中、美、苏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与历史最高水平对比减少一半多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考点一: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③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原因:——建国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概况: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3)措施: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性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手段把官僚资本企业比较完整地转为社会主义企业,恢复发展生产。同时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资产作用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原则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b.合理调整工商业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农村城市b.合理调整工商业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c.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3)措施:到1952年,经过三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4)结果:(5)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46681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949年1952年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2、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1956年底1)方针政策的指导(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①特点:建设与改造并举②内容: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改造(即一化三改)③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1)基本任务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2).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9%91%重工业其它重工业占工农业生产比例阅读思考: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中国美国印度钢产量2.37公斤538公斤4公斤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材料反映了建国初中国的什么问题?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基本设备和设施。(2)当时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加强国防军事力量的迫切需要(3)当时中国工业化主要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4)近代重工业极端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一五计划”的重工业项目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呢?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原因是什么?分布特点:东北地区①东北地区临近苏联,易于接受苏联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援助.②东北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煤、铁资源。③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东北地区建有一些工矿企业,因而工业基础较好。原因(2)成就: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使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1)基本任务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方针路线的指导(1953)2).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2)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3)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初步基础。2、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3)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①内容:三大改造农业--参加合作社(形式)合作社实现了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员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社员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社员私有的耕畜、大中型农机具则按合理价格由社收买,或为集体财产。社员的生活资料和零星木、家畜、家禽、小农具以及家庭副业所需要的工具等,仍属社员私有。1).方针路线的指导(1953)2).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2、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农民报名参加合作社材料: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思考: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原因一:个体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原因二:苏联模式的影响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二)、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1956年底3、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①内容:三大改造农业--参加合作社(形式)手工业--参加合作社(形式)资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形式)(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赎买政策,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对资本家分配利润的办法是“四马分肥”,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定息制度,即按合营时的资本家股份资产,由国家在一定年限内,每年付给资本家一般为资产总额5%的利息,同时对资方从业人员保留高薪。“赎买政策”的实行,不但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荣毅仁(左一)等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改造前性质改造后性质★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个体农民私有制个体手工业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其它经济成分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3.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①内容:三大改造②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④评价农业--参加合作社(形式)手工业--参加合作社(形式)资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形式)③结果: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完成意义: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存在问题: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占农户总数的96.3%。但是……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出现破坏农具的现象。过急、过快、单一1、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变化情况是:()A.农民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B.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D.地主土地私有制--集体所有制B(一)成功的探索考点二:二、探索与失误(全面建设十年1956-1966)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2)内容:1)背景:十大关系五大经济关系五大政治关系1.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实际上提出了要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际上提出了对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材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现在应当破除对于苏联和斯大林的迷信了,应当反对教条主义,不要再硬搬苏联的一切了,应当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道路了。——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一)成功的探索二、探索与失误(全面建设十年)1956-1966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2)内容:3)意义: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背景: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一)成功的探索(1)背景:(2)内容二、探索与失误(全面建设十年)1956-1966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2、中共八大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主要任务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成为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3)意义(二)探索失误——“三面红旗”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提出:内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不跃进行吗!”——毛泽东“在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天等于20年”(陈万达)“踏翻地球顶破天。”(群众)“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2、大跃进(二)探索失误——“三面红旗”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土豆120万斤2、大跃进(1)原因:(二)探索失误——“三面红旗”①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思想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急于赶英超美;②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③根源:“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2)表现:工业上:大炼钢铁农业上:农产量“放卫星”(3)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4)影响:材料二:从1957年到1960年,重工业增长2.3倍,而农业下降22.8%。……工业内部各部门,钢铁工业生产挤占大量的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材料一:1958年,中央号召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工厂、学校、机关、农村、军队……几千万人日夜苦战。……1958年,全国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材料三:1958年大炼钢铁,煤炭紧缺,就砍树烧炭,全国砍伐成风,森林遭殃。四川省50年代初期,森林覆盖率近40%,大炼钢铁之后,全省森林覆盖率跌至9%,达历史最低。请思考:“大跃进”造成怎样的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力、物力巨大浪费严重破坏环境2、大跃进(1)原因:(2)表现:大炼钢铁和农产量放卫星(二)、探索失误——“三面红旗”(5)认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