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北京市域范围传统民居空间分异及特色探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北京市域范围传统民居空间分异及特色探析袁方【摘要】传统民居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北京民居的研究偏重于旧城四合院,缺乏对市域范围民居的梳理和整体研究。本文基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已有研究的解读和典型样本实地调研,尝试分析民居空间分异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北京市域范围传统民居研究的整体框架——划分特色民居片区,对各片区民居特色进行了初步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北京;传统民居;片区;空间分异;特色1.前言以四合院为代表的北京特色民居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年来对其的研究更多停留在旧城范围内,缺乏市域层面的梳理。随着北京城市功能的不断扩张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大量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或迅速消失、或遭到废弃。由于对传统民居价值特色挖掘不够、认识不足,修缮中不重视传统技法和材料的延续,新建民居又缺乏对文化特色的传承,出现了民居同质化、千村一面等问题。2011年10月,北京市政府公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将文化特色的挖掘和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此开展北京传统民居空间特色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将以北京民居演化为主要线索,引入文化地理学方法分析空间特色分异原因,探析建国前北京市域范围内传统民居的空间特色,并提出挖掘、延续民居特色的对策建议。2.历史沿革2.1起源阶段(元以前):“里坊”制与“合院”形制的孕育阶段唐和五代时期北京属幽州治所,幽州城全城分26坊。辽代改幽州为南京,沿用幽州城26坊,金代改辽南京为中都,中都城在此基础上向东、西、南扩展,全城分62坊,可以说北京地区的“里坊”制从唐代即开始形成。由于没有地面遗存和文献记录,辽、金代以前的北京城市居住建筑结构形式无从考证,但是从对汉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民居空间结构的演化来看,“合院”从西周开始便成为中国广大民居的基本形制。可以推论,元以前在汉文化影响下的北京地区的民居结构为“合院”形制。22.2发展阶段(元代):“街巷——胡同——合院”居住体系基础的形成公元1271年蒙古族建立了元朝,重视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文明的影响,遵循《周礼·考工记》的城市规划原则建设元大都,成为北京城市的雏形。元大都的居民区以坊为单位,棋盘式街道格局,延续了传统的合院民居形式。2012年在东四南也发现了干面胡同45号和演乐胡同90号两处工字殿院落,其院落布局采用典型的元代工字型格局,现存遗址在北京旧城内亦极为少见(见图1、图2)。图1干面胡同45号工字殿鸟瞰图示意图2演乐胡同90号工字殿三维模型示意2.3繁荣阶段(明、清):等级制度下形成分化,多民系交融实现多元发展。公元1406年明朝在元大都遗址上兴建明北京城,恢复汉人统治,重宗法制度、礼仪制度,儒学、纲常伦理思想得到强化,官员与庶民分级,建设大量王府建筑。明朝初期采取了从山西、山东等地向北京地区移民之举,以充实北京地区人口和劳动力,也给北京郊区民居带来了外地民居的特色。清代满族入关但仍以汉文化为主导,延续明代旧制和城市风貌,出现高规格特权阶级的居住建筑,将汉族居民移到外城,内城为旗人住区,郊区则实行“圈地之法”形成旗庄。2.4变革阶段(清末至今):文化与社会巨变引发民居体系的变革及探索。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和西式生活方式的引入,北京建设了一批中西结合、砖石结构的多层西洋民居楼。民国时期,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变,北平市政府探索建设了改良四合院、里弄式住宅、排房等民居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从“消费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转变,城市人口激增,住房短缺问题成为首要矛盾,国家对所有制进行改革,使私家宅院逐渐成为多户同居的大杂院,又见缝插针的建设了许多简易楼和成排的简易平房。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旧城改造使很多传统民居被拆除,出现了更多“火柴盒”式单元结构住宅。进入21世纪,北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特色民居的保护,东西城政府公布的挂牌保护的院落达658处,同时在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内及近、远郊也新建了一些传统形制的四合院。33.现状问题市域范围内传统民居现状情况堪忧,总结为以下三点问题:(1)传统村落消失过快,尤其京东南的大兴、通州、顺义等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传统村落或民居几乎无存。(2)对传统民居的特色未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各地民居改建和新建缺乏标准。体现在城中与近郊区民居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建筑原有格局,导致特色不凸显;新农村建设不注重传承传统特色,导致文化传承的缺失,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如四道穴村原来民居是以排房为主,在2005年进行了新农村改造,村内重新规划为三合院格局。(3)远郊区村落空心化导致物质性老化严重。这种情况在远郊区村落中非常普遍,村中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古村居住的人口非常少,房屋无人维修,出现渗漏、坍塌,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远郊区民居目前是传统民居留存最多、特色最为突出的地区,因此做好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4.空间分异及片区划分4.1空间分异规律圈层分异规律:是北京民居最重要的空间分异规律。对北京传统民居的研究需重点考虑历史文化习惯这一因素,因此按照城市发展轨迹将全市分成四级圈层,即内城—外城—近郊—远郊。地貌分异规律:民居在不同地貌区划上产生的分异现象,为地貌分异规律。主要影响村落的空间形态、民居的建筑材料等方面。流域分异规律:是民居在不同流域、水系上产生的分异现象。流域分异看重流域内部的经济、文化联系,北京民间经济交流主要发生在对西和对南两个方向上,带动了北京西部和南部郊区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条件的提高。4.2空间分异原因市域范围内的北京民居呈现多元性和差异性。民居差异性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从自然环境、等级制度、移民来源和城市建设四方面展开。(1)自然环境的影响:北京地貌类型分为山地、丘陵和台地、平原三种类型,西部山区占市域总面积的2/3。经研究发现,辽之前的人类聚居点多为靠近河流的向阳坡上,现代人类居住点分布在京东南的平原、延怀盆地和山中地势低且平坦的沟谷或盆地中,其择居仍表现出对地貌的依赖。地貌的差异必然导致民居呈现不同风貌,如平原民居布局规整,山地民居多按等高线排列。北京共属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泃河、拒马河“五大水系”,其中永定河、潮白河对北京4湾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宏观方面,不同流域文化赋予民居不同的精神内质,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景观风貌。在中微观方面,河道影响街巷的走向,如自由形态的水系打破了自元大都就形成的规整胡同肌理,院落格局也随之变化。北京降水差异明显,降水分布与地形关系密切。多雨区沿燕山、西山山前的迎风坡分布,降水最多的地区在北部山区,因而为了排水的需求,密云民居的坡顶较北京其他地区的坡度大;少雨区一部分在西、北部背风坡的延庆康庄、怀柔汤河口、门头沟斋堂等地,另一部分在平原区的大兴和通州南部,大兴部分房屋为平顶,部分程度上是受降水量少的影响。(2)等级制度的影响:北京有3000年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等级思想在民居上得以体现。明朝汉人统治,重儒学,强化等级分化的观念。清朝满族入关,按照种族划分地域,实行“旗、民分域居住”。等级差异在布局上的影响是城内民居规制要高于乡村,内城民居规制又高于外城;院落格局上皇亲贵族宅邸分几进几路,平民百姓宅邸单进院落居多;在建筑细部上皇亲贵族宅邸用材规制高、等级高、装饰性强、图案富贵,平民百姓用材规制低、等级低、装饰简单、图案平实。(3)移民来源的影响:一是汉族移民的影响,明朝为了巩固帝位,充实人口,从地侠民稠的山西、山东等地向北京移民,其中山西洪洞大移民是中国移民历史上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同时实行迁南方的浙江、江西、湖广等地富户移流民或罪囚于北京等措施,移民带来了不同于北京本地的民居建筑风格。最晚并入北京为怀柔和延庆两个地区,因此该地的民居仍有河北民居的特征。二是少数民族移民的影响,自辽代契丹人迁入燕京、金代女真人大量迁入中都、元代蒙古人迁入京都和清代满人入京,形成了北京多民族聚居的传统,但汉文化一直作为主导,各民族异同创造了丰富的北京居住文化。(4)城市建设的影响:第一,是军事防卫对民居的影响,包括明清时期在京东南部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区建设卫所养兵,后演化为兵屯,明代在长城内侧修建城堡,后演化为堡寨村庄,明代为保障给养发展了养马户定居的专业村落等;第二,是皇族特权对民居的影响,表现在城郊建设了很多村庄守护皇家陵园、行宫及园林、寺庙等,还有专门烧制特权阶级建筑装饰材料的村庄,如门头沟的琉璃渠村;第三,是完善城市功能对民居的影响,包括由运输带动驿站村落、通商道路的产业型村落等区域的兴盛,为百姓生活提供煤炭资源的京西地区专业村庄。4.3特色片区划分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北京市域范围共划分为七大片区:内城、外城、近郊、平原郊区、西山山地、军都山山地和延怀盆地。(见图3)5图4内务部街11号院院落结构5.各片区空间特色分析5.1内城民居空间特色内城是等级制度作用最突出的地区,内城民居形制等级高、规模大、用材大、装饰精致。空间布局上,王府集中赐居于故宫周边,临近城门处百姓住所密集。格局形式上,最典型特征为“街巷—胡同—合院”三级结构,院落以二进、三进院为主,三进以上院落的比例高于其它地区,多路院落也很常见,如内务部街11号院(见图4)。三进院以“一进倒座房—二进正、厢房—三进后罩房”的形式最为普遍。内城民居正房以三间为主,两侧有东西耳房各一间或两间,厢房一般也是三间,而厢房前檐墙一般对应正房的山墙院落,因此院落方正宽敞。大门一般不开在中轴线上,而是开在院落的巽位,与倒座房各成独立体系,占一间,广亮门和金柱门的比例高,建造精美。屋面以合瓦为主,即底瓦、盖瓦均为板瓦,近山一陇施以筒瓦,等级较高的府邸采用筒瓦。内城房屋墙体多为磨砖对缝,做工精致。垂花门以一殿一卷式居多,也有单卷棚式,带抄手游廊的院落不少。图3北京特色民居分区图6图5草厂横胡同某院大门5.2外城民居空间特色外城民居带有很强的平民化特征,较内城等级低、用材小、空间利用更加集约。外城轮廓形成于明嘉靖年间,未经元大都统一规划,故民居自发形成,布局灵活。大栅栏以西的斜街是由于元大都北移后,金中都旧坊尚存,居民往来其间逐渐形成的,充分体现了外城肌理自然生长的特色。院落格局富于变化,导致大门格局也相应改变。普通民居以一进、二进院为主,二进院中一进为倒座房、正房、厢房,二进为正房、厢房,与内城院落进深一致的情况下,外城空间利用更加集约。外城屋宇大门仅占半间(见图5),广亮门和金柱门比例很低,多见墙垣门。外城屋面以合瓦为主,筒瓦已不常见。外城民居设置抄手游廊的院落非常罕见。晚清以来,外城涌入大量外来人口,多元性也成为其典型特征。商贸业发展繁荣,商业与手工作坊按胡同分片区存在。在院落形式上分为商居结合和产居结合两种形式,商居结合院落又有下店上宅、前店后宅、前店后坊,产居结合院落分为独家产居结合宅院、多家合居宅院和作坊与集体居住的宅院。外城有北京最大的回族聚居区“牛街”,回族聚居区一般围绕清真寺建造,街道不宽,干净整洁,建筑考究。部分院落坐东朝西,即朝着圣地方向建设,如教子胡同18号院,街门漆成绿色,门上砖雕是伊斯兰教经文,窗棂是套方盘肠(见图6)。外城会馆兼有居住功能,到清末多达460余座,会馆以二进、三进为主,大门面宽较大,门框宽度一般在1.5米左右,门台较低,方便车马进出。5.3近郊民居空间特色近郊地区农业功能弱,商业功能强,特别是京西古道近城地区,形成城市重要交通转运站,如三家店村临街民居的倒座房大多改造为铺面房,延续了商贸古村的特征。该地区地处平原,街巷规整,村落以“主街-支巷”构成,如石景山模式口的主街东西走向,民居均沿两侧分布。同时,此处图6教子胡同18号院套方盘肠窗棂;伊斯兰经文雕刻;伊斯兰风格瓷瓶做院落装饰7村落宅院主人多与经营煤厂或运输生意相关,民居规格较高,如模式口宅院多为二进院十六间(见图7),二门一般开在院落中轴线上,前院进深小,多无厢耳房;三家店村宅院以二十间为主,基本与模式口地区相同,前院进深较大(见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