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根据公路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60000~100000辆。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30000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公路等级的选用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对于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采用分期修建的公路,必须进行总体设计,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公路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行政等级。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其中: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其中,高速公路:是具是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的公路,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专用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ADT)25000辆以上。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一般能适应ADT=10000~25000辆。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能适应ADT=2000~10000辆。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DT=200~2000辆。四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DT<200辆。另外,城市道路分了四级,具体划分见下表项目级别设计车速(km/h)双向机动车道数(条)机动车道宽度(m)道路总宽(m)分隔带设置一级60~80=43.7540~70必须设二级40~60=43.530~60应设三级30~40=23.520~40可设四有30=23.516~30不设。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功能:1、高速公路,专门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2、一级公路,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交通量:1、高速公路——四车道适应车流量(全部将各类汽车折合小型客车,以下同)日均25000~55000辆——六车道45000~80000辆——八车道60000~100000辆2、一级公路——四车道15000~30000辆——六车道25000~55000辆3、二级公路——5000~15000辆4、三级公路——2000~6000辆5、四级公路——双车道2000辆以下——单车道400辆以下提出一点,有的同志喜欢说“高速如何如何,国道如何如何”把高速和国道作为两种公路区分对待,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高速是技术等级划分,国道、省道是公路地位的划分。高速公路也是国道、省道的一部分。刚刚讲的是公路技术等级分法,现在讲公路行政等级的分法——国道,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联结首都和各省。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的公路,联结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省道,联结省内中心城市和重要经济区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的省内重要公路。——县道,联结全县主要乡镇和重要经济区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公路。——乡道,主要为乡镇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或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属于国道、省道。道路的定义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另外还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事物发展、变化的途径。道与路的区别道路并称,二字的基本意义都是由一地通往另一地的路径。在使用过程中,除少数情况外,两个字却是不能互换的。例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而不说“路可道,非常路”;鲁迅说“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而不说“世上原本没有道,走的人多了就有了道”;李白感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而不说“大路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不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从字形来看,“路”字可以理解为“各迈各的脚”,意识是只要迈步顺着走就可以到达目的地的路径;“道”字则应理解为“在脑袋指导下而走”,意思是必须用脑袋思考、探索而走通的路径。进一步,“路”是连通人们经常前往目的地的路径,只需顺着就行;“道”则是通往个人所希望的目的地并且少有人走甚至杳无人迹的路径,必须随时用脑袋分析、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走通。“道”字仅见于金文,中间是手托着首(脑袋)或直接将脑袋藏在衣服中,意思就是用衣服把头蒙起来,用来表示一种人们必须走通而到达目的地的路径,但走起来就像用衣服蒙着头一样,要摸索着前行。如果不是迫切希望前往的目的地,没有人会像被蒙上头一样走向一条陌生的路径。蒙头确实与行走紧密相关。如果我们被突然蒙上头,第一个感觉就是寸步难行。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双眼在保持身体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蒙上双眼一般就很难保持行走时的身体平衡。所以,金文中的“道”字,指的应该就是陌生而必须走通才能到达目的地的路径。这可能就是古人单用“道”字表示道理、法则、规律之类抽象概念的原因所在,例如,治国之道、为人之道、养生之道等。金文中“路”字与楷书的“路”字字形相似。据《中华大字典》解释,古人经常假借“路”字用作暴露的“露”字,而且“路”字又与平陆的“陆”字读音相同。古人有一种解释说,平陆上的路径称做“路”,说明“路”是明显可见的,人们一眼就可以认出的路径。综上所述,“道”和“路”二字的区别在于,路是眼睛明显可见的路径;道则是眼睛看不到或看不清,必须由头脑分析、思考和探索才能迈步而行的路径。道路的分级依据道路行政等级划分1、国家公路,简称国道(G)国道指在国家干线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2、省公路,简称省道(S)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公路干线。3、县公路,简称县道(X)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4、乡公路,简称乡道(Y)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乡道由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5、专用公路(Z)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作干线,把县道和乡道称作支线。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划分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2、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连接高速公路或是某些大城市的城乡接合部、开发区经济带及人烟稀少地区的干线公路。3、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者是通往大工矿区、港口的公路,有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4、三级公路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具有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5、四级公路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具有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按建筑材料性划分1、铺装道路(混凝土道路及沥青道路);2、非铺装道路(沙土道路、砂石道路及碎石道路等)。1美国道路分级理论美国《道路出入口管理手册》(AccessManagementManual)将城市道路分为3个功能等级和7个设计等级。美国各州的道路分类不尽相同,一般分为快速路(高速公路)(FreewayandExpressway)、主干路(Arterial)、次干路(Collector)、主支路(MainBranchRoad)、次支路(Sub-branchRoad)和地方道路(LocalRoad)6个级别。其中,快速路(高速公路)与其他道路相交全部为立体交叉口;主干路具有区域重要性,服务于大容量、长距离出行,以通过性交通为主,对连接主干路的出入口设置要求较高;次干路功能类似于主干路,服务于交通量较小、距离较短的出行,具有更多的出入口设置权限;主支路服务于主干路与地方道路之间的交通联系,交通量和出行距离适中,可以为周围用地提供直接出入口;次支路功能类似于主支路,交通量更小、出行距离更短,出入口设置权限更高;地方道路为周边毗邻用地提供出入口衔接服务,为支路提供衔接点,通常交通量最小、出行距离最短。美国道路分级体系案例——迈阿密以美国东南部城市迈阿密为例,其干路间距统计值为800m,在计入干-支十字型交叉口后,平均间距约为300~400m。迈阿密有高密度(干路间距0.3~0.4km)、中密度(干路间距0.8km)和低密度(干路间距1.6km)三种路网体系。高密度路网分布在迈阿密中心区;中低密度路网分布在迈阿密外围区,距中央商务区15~20km,主要建成于1976年以后。迈阿密的中低密度路网是典型的现代道路分级与建设模式,在美国城市蔓延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因此饱受新城市主义拥护者诟病。迈阿密案例道路统计指标2日本道路分级理论日本城市道路按照设计等级细分为自动车专用路、主要干线道路、干线道路、辅助干线道路、区画道路(支路)以及特殊道路6个级别。其中主要干线道路是城市道路主要骨架,承担城市出入和过境交通,以及城市功能区之间的交通;干线道路是在主要干线道路骨架基础上,形成路网框架和居住区外廓,承担中长距离交通;辅助干线道路为日本特有道路分类,其职能是联系居住区等地区内外交通,承担干线道路和区画道路间的集散交通;区画道路指形成街坊外廓的密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