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美术教育的先行者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画的《课子图》。徐悲鸿在树下读书,父亲持扇坐其后,凝神谛听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生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宜兴一贫寒家庭。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是当地著名画家,精诗书篆刻。少年徐悲鸿是在“半耕半读半渔樵”的生活中度过了童年的。徐悲鸿的故乡江苏省宜兴屺亭桥镇1901年徐悲鸿6岁,开始随父读书习字7岁便想学画父亲不许他便悄悄描画屋畔河边的鸡鸭猫犬自得其乐1904徐悲鸿9岁,读完《四书》、《诗》《书》、《易》、《礼》、《左传》开始跟父学画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成为了徐悲鸿的启蒙教材在肖像画上表现出捕捉人物特征的非凡才能。徐悲鸿19岁时在上海·1908由于家乡宜兴连年水灾,徐悲鸿与父亲赴邻近各县,画翎毛、花卉、山水、人像,刻图章,写春联,开始了流浪文艺的谋生生涯,养成了笔不离手的习惯。·1912由于父亲改病而返回故乡。徐悲鸿已成为宜兴知名画家,白描戏剧画《时迁偷鸡》,获征稿二等奖。并在三所学校担任美术教师。1914父亲去世。徐悲鸿借钱埋葬了父亲之后,决定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但由于找不到工作,他只得返回宜兴。1915再赴上海,以画插图和广告维持生活,并开始卖画。作品《马》为徐悲鸿发表的第一张画。1916考入震旦大学攻读法文,课余乃勤奋作画。康有为视徐悲鸿为艺苑奇才,并收其为弟子,在其指导下追临名碑,因得真传,广闻博见,书艺精进。徐悲鸿故居徐悲鸿故居起居室1918年徐悲鸿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这是当时的合影1917得明智大学稿酬,东渡日本研习美术。康有为赠横幅题额《写生人神》为他送行。1918赴北京,以充满生气、力图变法的作品崭露头角,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12月,争取到公派留欧机会。与鲁迅会面。1917年,徐悲鸿东渡日本,研习日本绘画时,康有为为赠字送行1919年徐悲鸿留法照片1919年蔡元培、傅增湘的帮助徐悲鸿凑足赴法留学的费用1925赴新加坡,为侨领陈嘉庚及创办的厦门大学作画。冬尽,回到中国。西山古松柏一九一八年作徐悲鸿的老师法国著名画家达仰先生1923返巴黎,继续在巴黎回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1925年徐悲鸿赴新加坡为厦门大学作画。冬尽,回到中国。女坐像一九二零年作30年代的徐悲鸿1928年,徐悲鸿送选的9幅作品全部人选法国国家美展,以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东方韵味获巨大成功,享誉法国画坛。带着复兴中国绘画的决心,徐悲鸿回到久别的祖国。老妇像一九二二年作睡儿一九二八二年作1928居南京丹凤街,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1在法国里昂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徐悲鸿画展。1933年徐悲鸿赴欧洲,举办近代中国画展和他个人的作品展览,使中国绘画在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南京古居合影欧州展览馆重访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在德国柏林的画展在苏联举办画展的场所1934应德国柏林美术会邀请,到柏林和法兰克福举行徐悲鸿画展,获巨大成功。50多家报纸杂志发表了赞誉文章。1934年徐悲鸿在苏联列宁格勒举办《中国绘画展》1941作巨幅奔马,寄托对祖国奋起的渴望。1936离南京,再赴广西。1937在香港、广州、长沙举行徐悲鸿画展。1938暑期,主持广西全省中学美术教师讲习班。苏联莫斯科红场历史博物院1951赴山东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准备创作反映新时代人民改天换地精神的《当代愚公》,不幸在构图时患脑溢血。1952卧病在床,但一直关心国内外的艺术活动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了作,并计划编写《爱同主义教育挂图》,拟将历代政要艺术珍品集中编印。1953渐能起床活动,便到美院为毕业班学生讲课和指导教师油画和素描进修班。作《首之瞻处即光明》和《铲尽崎岖人道平》奔马图。9月23日,担任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执行主席,脑溢血症复发,于9月26日2时52分逝世,享年58岁。周恩来总理赴医院向他的遗体告别。病床前八骏图《八骏图》是徐悲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八骏为题材,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在绘画技法上,是极为成功的中西融合的产物,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奔马图这匹马没有马鞍,没有缰绳,在宽广的原野上狂奔,从神态、气势看,是一匹骏马,神骏气昂,奋发感人。画面简淡、高逸,用笔泼辣、凝重,穷紫酣畅,间参西法,均为徐悲鸿先生独到处。这件作品不仅从外形显出奔马的神骏和壮美,更重要的是从内在的精神本质来表现了奔马的驯良、坚毅、敏捷等性格特征,徐氏早年的得意之作。负伤之狮1938年,日寇侵占了我大半个中国,徐悲鸿怨愤难忍。他画的负伤雄狮,回首跷望,含着无限的深意。画上题写:“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表现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思想。中国被称作东方的“睡狮”,现在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大部分国土,“睡狮”已成了负伤雄狮。这头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箫声画中体现出徐悲鸿在早期有意识地探索油画的中国特色。其构图、色彩、笔法乃至思想、情感和笔墨情趣上都具有浓郁的东方绘画精神,尤其是构图极具想象力和大胆的革新精神,饱含东方艺术精神和智慧,对画中人物进行了大胆的切割和截取,其重心严重地偏离画面中心,既从视觉上又从心理上造成了一种极不平衡的强烈动势和压迫感,很好地服务于画面整体思想和情感的主题要求。背景中的一株也被截取的树木被巧妙地放置于画面右上侧,使画面重新获得了平衡,处在画面中心的长箫极具动感,起到了对画面人物和树木构图上的联系作用,是构图上的点睛之笔。徯我后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评述:因为当时正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大片国土沦亡,国民党政府一面屈膝投降帝国主义,一面加紧镇压人民群众和民主运动,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中。悲鸿借这个题材抒发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并象征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人民渴望得到解救的心情。田横五百士正是有感于田横等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节,画家着意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来表现。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着一种悲壮气概,撼人心魄。画中把穿绯红衣袍的田横置于右边作拱手诀别状,他昂首挺胸,表情严肃,眼望苍天,似乎对茫茫天地发出诘问,横贯画幅三分之二的人物组群,则以密集的阵形传达出群众的合力。愚公移山该图极具现实意义。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抗战中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这幅《愚公移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