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的流动》读书笔记闫云翔的这本著作是一个非常扎实严谨、值得学习借鉴的博士论文研究。通过描述中国北方一个村庄的礼物交换体系,分析下岬村的礼物经济、关系结构、礼物馈赠的文化规则、礼物流动的单向不对称、婚姻礼物交换的变迁等现象,揭示下岬村礼物馈赠与人际关系网络的培育、社会关系结构的形塑、村落人情伦理的表达、权利和声望的体现、以及更大范围背景的变迁的复杂情状,以此来检验人类学关于礼物研究的理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与国际学术界对话,填补中国礼物交换研究的空白。导论部分。首先梳理国际人类学界关于世界各地不同社会礼物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已经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关于礼物交换的理论:互惠原则、不可让渡性理论、礼物和商品的关系等。然后,反观中国人的礼物交换实践,指出礼物交换在中国文化中尤为重要。中国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礼物往来,牵涉到人际关系、社会结构。中国人的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网络,而这个社会网络是流动的、个体为中心的,所以礼物馈赠和交换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又回顾了关于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研究文献,从而了解到目前人类学界关于中国社会礼物交换体系民族志研究的缺失,1.中国的礼物交换体系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分析,更没有与其他社会中的馈赠制度进行过比较。2.大多数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研究,关注送礼的功利性与私人网络的培育,而忽视了这些社会互动的文化意义。3.一些学者的结论缺乏经验研究的证据支撑。而这正是作者闫云翔的研究关注点。并揭示了他的研究的价值和意义。P29“研究的意义在于对中国文化在礼物世界中位置的勾勒和诠释。”第二章接着介绍田野工作点下岬村的情况,包括村落的源起、近五十年的社会变迁、身份群体、尤其是当地的亲属结构:显著的宗亲异质性。持续移民、宗亲组织在社区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弱小,姻亲纽带很重要。“日常生活中的相互扶助、农业生产或买卖中的长期合作以及政治联盟,更经常是基于姻亲而非宗亲。”第三章按照主位法的概念对下岬村的礼物世界进行了初步分类:涉及到21种礼物馈赠行为,划分到3大类。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生育庆典、订婚仪式、婚礼、丧礼、建房、拜寿等)、非仪式性情境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亲戚间的互访、孝敬礼和压岁钱、探望病人、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交换等)、工具性送礼(间接付酬、巴结性礼物、贿赂性礼物)。作者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描述和分类后,由下岬村众多的礼物交换活动这种现象引发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下岬村会有这么多的礼物交换活动?为什么村民们要参与这一繁复的礼物交换体系?关于下岬村的社会关系结构,礼物交换模式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启发?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研究关系这一中国社会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研究无止境的礼物交换过程,以及迫使村民加入这一过程的道德制约,探讨礼物馈赠和人际网络建设的连锁关系。然后又详细考察了在社会和经济困难时期村民们对人际网络的依赖性,这样就使我们理解了村落生活中礼物交换的重要性。对这些关系网结构特征的分析揭示出,下岬村民建立的人际网络远比现今的汉学人类学所能解释的程度复杂得多。结构功能主义人类学传统中,亲属关系总是被视为构建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基础。弗里德曼还发展出了关于中国社会的宗族范式,即父系宗族和继嗣原则。但是闫云翔的下岬村研究打破了这一固化的认识,社区关系(非亲属关系)和亲属关系都有被纳入私人网络中的趋势,从而变成布迪厄所谓的“实践的亲属关系”。下岬村民关系网中的多数关系(比如姻亲、屯亲、朋友、同事等)是靠村民们自己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并非从父母继承而来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愿意利用这些关系办事情。下岬村民重视姻亲关系,对姻亲态度积极,但对父系亲属态度消极,父系宗族在个人关系网中地位也很一般。这些非亲属关系以及亲属关系中的姻亲均为家庭之间的横向的联系,这与父系亲属纽带的家庭内部的垂直关系不一样,这些关系是村民个体创建并通过社会交换中的互惠来维持。由于这些关系必须被不断维护和培养,所以是实践性的。因此,礼物馈赠在下岬村成了无穷尽的过程。所以,下岬村民的关系网可以看作是实践性亲属关系的出现。第六章主要讨论馈赠的具体文化含义和人际网络的培养。以人情这个概念作为关键词,下岬村馈赠的地方规则为理解村民们为人处世经验的复杂性、灵活性和情境性提供了一种绝好的方式。就是说互惠原则仍然是下岬村礼物交换的基本原则,但这个原则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根据许多动态因素变化。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把握下岬村送礼的规则?作者引入人情这个分析中国社会的概念工具进行解释,因为当地的送礼是表达人情的方式,所以送礼的规则要合乎人情。尤其是,作者还分析了人际关系的道德和感情方面,将人情理解为一个基于农村生活常识之上的伦理系统。当一个人与他关系网中的他人相处时,人情指导和规范他的行为。第七章主要关注的是在等级化的社会关系中礼物的不对称流动。下岬村的资料显示出与以往概括截然相反的情形。以往的研究认为,单向送礼通常创造出送礼方的权力和声望。“赠礼者通过将收礼者变成债权人而获得声望和权力,因而在非均衡的交换中,礼物通常是沿着社会等级向下流动。”但是在下岬村,收礼而非送礼才是声望的象征。在某些情形下,礼物沿着社会地位等级序列自下而上单向流动,而且受礼者在地位上总是优越于送礼者。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揭示出,许多社会文化机制支撑着这种单向馈赠并再生产着现行社会等级秩序。社会主义等级制包括三类二元对立的关系:干部与村民、城市与农村、以及红的与黑的。79年后第三种对立已经取消。虽然经济改革已经削弱了干部权力、并缩小了城乡不平等,但这两种对立在当时的中国仍然持续存在。因此,反映着社会主义等级特性的单向送礼模式在下岬村仍然具有生命力。P186“在下岬,为了预期中的收礼荣誉而展开送礼竞争,是礼物交换活动越来越频繁、私人网络越来越扩张的原因。下岬村民并不追求礼物本身,而是追求礼物能凝聚成创造的人际关系,即关系网络的培养。”这些有力的分析和结论质疑了当时人类学界的一贯理论和认识,为人类学礼物研究提供了中国经验。第八章分析了社会变迁对礼物交换模式的冲击,主要关注最具代表性的礼物类型:彩礼和嫁妆。对过去40年来这两项地方习俗的历时性考察表明,作为对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变迁的回应,彩礼习俗已经从一种馈赠形式演化为一种财富分配的手段。P218“下岬村个案表明,干折礼使得新娘和新郎控制了婚姻交换中的所有财产。男人们,无疑享有家产继承权,已从干折礼中获益,将其本家的财产转换成了新婚家庭的财产。结果,婚姻交换不再是两个家庭间礼物交换的循环,而成为一代人向下一代人分配财富的方式,或已婚的儿子在父母去世前继承家产的新形式。”第九章结论部分回顾了之前章节研究的结论,之后围绕三个主题来表明作者的个案研究的代表性,即下岬村如何关系到对中国文化中社会交换的总体理解。三个方面展开总结:1.下岬村的中国人的礼物交换体系,与其他社会中的相应体系有何关系。互惠模式在中国礼物中的模糊不清两面性、不可让渡性理论在中国礼物情境中的受阻、中国礼物的特殊类型工具兼礼物,礼物馈赠中的情感。2.下岬村礼物和关系、人情之间的关系。礼物是一种符号,一种依靠关系这一社会基础传达人情的工具,同时又不仅仅是符号,礼物自身也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实体。3.下岬村礼物交换体系是如何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保持了生命力,并且还与社会变迁形成了互动。下岬村民不断地采用新的礼物馈赠模式(随礼仪式的创新,礼物内容的不断变动),修正他们对关系网的认识(不断地扩展工具性的私人关系网络),调整他们对人情伦理的适应方法。研究关注的三个主题:1.中国礼物交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学关于礼物的持续探讨的意义。2.在中国文化中个人关系网络和人际行为的道德规则的复杂性。3.礼物经济和更大背景范围的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