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问1、文化交流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媒介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形式、特点、作用3、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4、面对中外文化的交流,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概念解析:①―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民族色彩②―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渗透到各个领域③-具有相对稳定性1、传统文化面面观(2)、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传统习俗你知道下列传统节日中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吗?吃粽子、赛龙舟吃月饼、赏月登高、赏菊鞭炮、年夜饭吃元宵、赏花灯踏青、扫墓端午中秋重阳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总是在潜移默化感染和熏陶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江南陕北内蒙古福建(永定土楼)传统建筑(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传统文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与儒学传统中的“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治国之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以文化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有相通之处;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借鉴了儒学传统中的“天下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人文理想,“不偏不倚”、“允执厥中”的处事方式;从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对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敬事而信”、“执事敬”的敬业精神,“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理念的传承和发展。可见,儒学所蕴含的道德伦理为当今社会提供了普世性的价值和规范,建构起了个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平衡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和固有根基。(2)、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既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观点。汉代随着儒家思想体系独尊地位的确立,孝道对于维护君主权威、稳定社会等级秩序的价值更加凸显,“以孝治天下”的孝治思想也逐渐走向理论化、系统化。宋元明清时期对父母无条件顺从成为孝道的基本要求,“父母有不慈儿子不可不孝”成为世人的普遍信念,孝道进一步沦为强化君主独裁、父权专制的工具,在实践上走向极端愚昧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文化开始洗去尘封多年的封建专制性,转而向新型孝文化发展。在此引导下人们的时代意识、社会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冲破家庭的牢笼和羁绊,站在时代前列,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尽其大孝。问题:结合古代孝文化和现代孝文化1、说说传统文化为什么能延续到今天?2、你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持了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鲜明民族性清明踏青、中秋赏月、元宵闹灯、重阳登高,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民俗画卷,承担着强化民族文化传统记忆和民族情感认同的社会功能,具有鲜明的。问题:结合古代孝文化和现代孝文化1、说说传统文化为什么能延续到今天?2、你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2、传统文化的作用积极作用: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三纲五常”、“守我堂前三年孝,不知门外四季春”“父母在不远游”“忠者,其孝之本与”“不顺乎其亲,不可以为子”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人、爱人、爱国等思想2、传统文化的作用2、积极作用: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3、消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3、如何继承传统文化1、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3、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传统文化的特征感受文化的继承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的作用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辨证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C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D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2、“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这句话主要是强调了文化的()A继承性B积累性C稳定性D民族性巩固练习:3、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相对稳定性B鲜明民族性C较强融合性D明显渗透性4、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①取其精华②去其糟粕③批判继承④古为今用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6、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前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访问大陆,受到大陆民众的热烈欢迎。大陆民众最感动的是一句“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A、讲这一句话就能实现中国统一B、国民党、亲民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台湾所有的政党都是承认一个中国的D、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感CD7.2018年是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第一次作为法定节日被确定下来10年纪念日。人们可以获得更充裕的时间参与祭祖、纪念屈原、拜月等活动。这说明()①传统节日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④传统习俗是民族精神的火炬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D8.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随着电影《梅兰芳》在全国的热映,观众中掀起了一股“京剧热”。这启示我们()A要发挥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影响的作用B要发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C要对传统文化加以甄别、改造、剔除D要坚持对传统优秀的继承和发展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