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公开课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真北中学《优化“主导—主体”课堂教学结构的实践研究》四步互助第一轮组内公开课教案开课教师郭龙场教研组语文开课时间第五周开课班级初二3班研究课题读写结合策略下语文课堂结构的优化本节课的课题《不求甚解》本节课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读促写,学有所得,从文本学习中提高写作技能教材分析《不求甚解》是一篇比较经典的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对“不求甚解”四字作了详尽的论述,批驳了当时一种不良社会现象,并启发我们正确的读书态度与方法。其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态度、清晰严谨、一环扣一环的论证结构、简洁缜密的议论性语言都是值得中学生好好学习的。因此我在上这篇课文时,教学重点不是对“不求甚解”这个词的理解,而是关注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过程与方法上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那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是通过诵读,帮助学生体味议论性语言的严谨缜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课堂流程图引入形象感知课文;基础积累学生:感知并默写出示图片默写生字老师:出示并点评能否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生:写出自己的概述初读用一句话概述文章内容老师:点评通过具体到言行色理解母爱学生:圈画并谈理解品读圈画词句进行品味老师:点拨并引导由读到写,学有所得学生:思考并写话总结写出母亲临终未完的话、写感悟老师:总结点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中插叙、表达效果。2、学习勇于挑战极限,在困难中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精神。理解“生命之线”的含义。教学重点:重点:插叙、对比的对文章的表达作用教学难点:理解生命之线的两层含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导入:图片导入出示预习练习中易错生字学生观察图片,形象感知“生命之线”;默写生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课文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走近文本。初读整体把握初步感知1.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提问:①文中插叙第一次登山的经历对全文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②两次登山经历有哪些异同(完成表格,表格附在教案后)?主要写的是哪次登山经历?1.概括并交流我和同伴马尔攀登帕杰尔墨峰,返回途中遇到意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最后在相互帮助、鼓励下,我们终于战胜困难,返回山脚。2.思考、回答这段插叙对于全文来讲,非常有必要,通过两个同伴面对危险的绝然不同的态度和行动的对比,衬托了马尔的高尚精神品质,也突出了全文的主题。两次登山遇险的对比,两个登山伙伴的对比,两个遇险结果的对比,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生命之线”的含义更加深刻隽永。培养学生提炼与概括能力探索清楚作者的思路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主旨再读课文品析人物.回忆描写的种类。文中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试着分析其作用。2.整理并交流预习作业:圈划文章中给你认为最能突出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的语句,并试着简要做一点批注。①登山遇到了怎样的险境?②“我”和马尔是怎样面对逆境的?3.反复朗读第15节,再次感受那“生命之线”无穷的精神力量。交流回答举例:(1)环境描写:“狂风更加肆虐,帐外……”作用:表现当时环境的恶劣,渲染紧张的气氛,烘托马尔当时急于救助伙伴的心理。(2)外貌描写:“我的脸上,有一道……”作用:表现我伤势严重,情况危急,更加体现马尔无私救助的可贵。(3)心理描写:这导致出一种幻觉,好象什么人……作用:在总体平直的叙述中不断地强调出紧张的心理描写,便行文舒急变化,错落有致。2.整理圈划、试着做批注、交流小结:表层——物质之线:连接登山者身体的绳索;深层——精神之线:登山者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品格,挑战极限、顽强拼搏的精神。)3.朗读感悟通过对圈划到的内容进行品味悟理,挖掘出文字背后的内涵,这样使学生找到了一条析“语”入“文”挖掘文本的途径。旨在使学生再次深刻感知文本的意蕴,意图让他们能沉浸文本,把握文章主旨。梳理总结布置作业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