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第四讲:名课《死海不死》四、名课研习:钱梦龙《死海不死》依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是我们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下面我们来研究一堂课,钱梦龙老师施教的《死海不死》。教学这篇课文,学生事先没有预习,钱老师让学生猜,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文,提示是一看到课文的题目就有阅读的欲望、阅读的兴趣。同学们一猜就猜到了《死海不死》。为什么呢?顺势就把“死海”和“不死”一两个词语的差异解释清楚了。然后钱老师问同学,看过这篇课文吗?同学说还没有看·。“知道死海吗?”同学说知道,地理课学过。于是,钱老师给学生一个梳理的框架,按一照地理位置、得名的原一因以及海水趣事,回忆所学的地理知识。钱老师说,关于死海,你们知道很多,看来我可以不教了。这篇课文是说明文,说明文同学们在以前接触过不少,如果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老师还要教,那还有劲吗?同学说,那就没劲了。于是钱老师就和同学们商量,关于说明文,“有什么是可以不教的”。有同学说,说明的方法,在这里具体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不教。有的同学说,这里有三个死,“死海不死”,以及结尾处“死海真的要死了”,练习题里有这个题目,我们也已经知道了,这个也可以不教了。钱老师说,这里有两个难词,同学说也不需要教,下面有注释啊。钱老师说,那我们换一个角度,“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教的?”学生面面相觑,钱老师启发一下,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什么文体呀?“说明文”。钱老师进一步延伸一下,说明文中的“知识小品”。关于知识小品,学生有哪些了解呢?在交流和探讨中,学生归纳出知识小品的三个特点,也就是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钱老师说关于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我们这堂课时间有限,只能研究一个方面,就和同学们确定了重点学习“趣味性”。趣味性讨论得差不多了,钱老师又提出一个他认为是“高难度的问题”,即同学在阅读课文时可能想不到,但老师在备课时觉得很重要的问题。课文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枯,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也就是说,对这篇课文的科学性提出了某种质疑。在钱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作者分析的方法、数据得出的过程进行了讨论,确认作者的这种判断可能是有所疏漏的。最后钱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写作练习。关于钱老师这堂课,·我们重点研究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第二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具体展开。这堂课的核心教学环节是三个:在复习了地理知识之后,具体到说明文的学习,钱老师和学生一起商量,“关于说明文有什么是可以不教的”,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换一个角度,看“有哪些知识是需要教的”,具体到“知识小品”,依势聚焦到这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小品的趣味性”。第三个环节,在讨论、学习知识小品的趣味性之后,钱老师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问题,《死海不死》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之后可能干涸,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上面三个环节,理路非常清楚:学生已经知道的,是可以不教的,学生认为需要的,是这堂课里重点要教的;学生不一定能发现的,但教师认为对理解这篇课文,对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应该提出来教。钱老师这堂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我觉得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依据学生的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确定这堂课学习的重点,组织这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其实就是教学内容的展开。关于知识小品“趣味性”的学习,在这节课里是比较充分的。师生从“标题”、“故事”、“设问句”、“关联词语”和“材料的组织”等方面,对“趣味性”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深入的讨论。开始的时候,学生从课文的标题“死海不死”,从课文所列的民间传说,谈它的趣味性。钱老师说,这几个同学说得都很好,但他们说的,都是比较明显的趣味性的表现,有些趣味性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建议大家从材料的组织和语言表达上好好琢磨琢磨,指明了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同学议论之后,有同学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有所发现:“那么,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还注意前后呼应,如前面说“真是‘死海不死”’,文章结尾却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前后两个“死”字互相呼应,可是意思却不一样。这些都会使读者觉得很有趣味。在钱老师的鼓励下,有同学从语言表达方面作进一步的补充:作者连续用了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还用了表示出乎意料和惊讶的词,比如,第一段里“但是,谁能想到……竟……甚至……连……”,第二段里“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竟……即使……也……”钱老师肯定了学生学习的成果,请两位同学分别把这两小段各读一遍,第一位同学把刚才找出来的一些词语略去不读,第二位同学把这些略去的词语读得强调些,把那种出乎意料的惊讶语气读出来,比较两者语言表达的效果。接着,钱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到,除了语言表达,材料的组织也很有关系,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也往往会影响阅读的兴趣。结合课文,就此展开学习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往,最后形成了对知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优秀的课例给我们无数的启迪。从钱老师的这个课例,我们也能看出,依据体式和根据学情,有密切联系。在前一讲里,我们说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是要做下面两件事情:1.指导学生能抱着正确的目的,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本。2.指导学生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学生理解力不强,感受力不足,实质上是理解不了、感受不到这种体式这种文本的紧要处、关键处。学生的阅读困难,理解障碍,他们“理解不了的”、“揣摩不出的”,往往是这些紧要处、关键处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味。比如作为散文的“知识小品”(科普文艺),其最要紧处,除了传播知识之外,就是语言的表达艺术,也就是钱老师在这节课中作为教学重点的,“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的“趣味性”。换言之,学情的研究—这篇课文,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什么地方读不好,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体式的解读来实现—这种体式的课文,应该按什么阅读方式、从文本的什么地方读出什么东西来。学生的学情,并不是不可捉摸的。学生的学情,除了调查等了解的途径之外,通过这种体式的文章应该怎么读、读什么的文本分析,是可以在备课时事先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