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瑞典学派概况瑞典学派的主要特点•在沿袭传统的一般均衡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的基础上,首创了分析经济现象的一些新概念,并运用了宏观总量的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建立起了一个动态经济理论体系。•此外,瑞典学派关于国家调节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和关于“自由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也有重大的影响。瑞典学派的主要贡献和理论方法特点•(1)最先在实际上批评了“萨伊定律”为代表的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摈弃了“二分法”,首创了将货币与实际经济问题结合在一起的货币经济理论。•(2)倡导动态经济学,反对静态经济学,提出了货币均衡论。•(3)引入了一系列经济分析的新方法、新概念、新工具,将经济动态分析推向了一个新阶段。•(4)强调预期在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5)注重从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分析中引出政策建议,指导实际经济工作和政府政策的制定。•(6)注重对于国际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独特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小国开放型的通货膨胀理论。一、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萨缪尔森曾将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划分为三代:在第一代的三位瑞典学派的创始人(大卫•达维逊,DavidDavison,1854-1942、古斯塔夫•卡塞尔,karlGustavCassel,1866-1945和约翰•古斯塔夫•克努特•威克赛尔,KnutWicksell,1851-1926)中,威克赛尔被认为是一位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瑞典学派的主要理论渊源就是威克赛尔的经济学说。•威克赛尔的经济学理论可以分为价值生产和分配理论与利息理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理论的特点是高度娴熟和精炼的综合,后一部分理论以独辟蹊径的“创新”而见长。•西方经济学界认为,威克赛尔在货币利息理论上的独创性贡献在从自由放任向国家干预主义过渡时期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累积过程理论”•威克赛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就是“累积过程理论”,它主要包含在威克赛尔的《利息与价格》一书中。•这一理论包括了威克赛尔的货币利息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反映了他对经济理论最重要的贡献。这些内容为瑞典学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威克赛尔是一位较早地认识到“二分法”缺陷的经济学家。•在《利息与价格》一书中,威克赛尔在下述基本假定、理论前提和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累积过程理论的分析。•(1)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土地、劳动和资本等一切生产资源的数量均为固定的,并且已被全部加以利用,不存在任何闲置的生产资源。•威克赛尔就以这样一个静态均衡的经济作为分析的起点。•(2)假定所考察的经济是一个有组织的纯粹的信用经济,及全部支付都利用划汇和账面转移来进行。•(3)威克赛尔将总供给和总需求都相应地划分为消费品的供求和投资品的供求,从而能够考察货币数量在影响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过程中,对生产结构、资源配置、收入支出、储蓄和投资有何种影响,即把相对价格变动与一般物价水平结合起来加以考察。•(4)“自然利率”是核心概念。自然利率是与货币利率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如果不使用货币、一切借贷以实物资本形态进行、在这样情况下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称之为资本自然利率”。•自然利率实际上是物质资本的收益率。与此相对应的货币利率是指银行借贷活动中用货币支付的利息率,它是由资本市场上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威克赛尔认为,经济活动与价值水平的波动都与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的相互偏离有关。•(5)威克赛尔所考察的是一个抽象掉对外贸易的封闭经济体系,它假定在这一封闭经济中各生产单位完全从银行借入资本从事经营活动;促使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的刺激因素是利润动机;同时也假定各生产单位的生产时期是无差异的。•上述这些假定都是为抽象理论分析所必需的,放弃这些假定并不会改变整个分析的主要结论。•威克赛尔假定,分析的起点是一个静态均衡经济,投资与储蓄相等,经济资源充裕、就业、物价水平稳定。•静态均衡经济中,自然利率和货币利率是一致的,企业没有增加贷款、扩大生产和投资的要求,银行只有采取降低货币利率的方法,才能吸引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和生产。银行降低货币利率,立刻会从两方面影响社会总需求:•1.刺激企业利用出现的赢利机会,增加贷款和投资,扩大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从而引起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上涨。•2.刺激消费者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引起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这样的影响是累积性的,而不是一次性的。物价的上涨并不能吸收掉社会上多余的货币供给。•降低货币利率增加的贷款,首先是流入企业扩大生产,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在没有闲置资源的情况下,要素会从消费品部门向资本品部门转移,造成消费品生产的萎缩。但是,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会使居民收入增加,在货币利率保持低水平时,消费开支会进一步增加。消费品供大于求又推动其价格继续上升,这又推动投资进一步增长,投资品价格进一步上升。继而,收入进一步增加,消费支出再次增加,……于是,这种循环就会形成一个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在这个累积过程的发展中,社会生产并不会实际的扩大,但是,社会生产结构(资本品与消费品的生产比例)会不断遭受破坏,相对价格体系会不断变化,一般物价水平持续高涨,一切处于不稳定状态中的因素都在相互影响,加剧了整个累积过程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这时,只有银行采取提高货币利率使之与自然利率相等的方法,才能制止这一累积过程的发展。•技术进步等原因引起的自然利率高于货币利率,也可能发生这种累积过程。•假定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则会发生与向上扩张的累积过程相反的过程,即,向下萎缩的累积过程——经济危机和萧条。•总之,威克赛尔认为,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任何偏离,都会造成累积形式的经济失衡。这时,货币数量就不仅仅只影响一般物价水平,还会影响到收入、储蓄、投资、消费、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及社会生产结构。•威克赛尔认为,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2)储蓄等于投资;(3)物价水平稳定不变。如果经济达不到这些条件,就很难说是均衡的,其变化过程也就变成了动态的。•威克赛尔关于“累积过程”的分析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动态的分析,而且是把货币和实际经济结合在一起的分析(即,摈弃了“二分法”的分析)。•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时,各种商品的相等价格和产量都是由实际生产领域决定的,货币只作为流通手段和计价单位,不影响除一般物价水平外的其它经济变量,这时的货币就是“中性的”。此即,“威克赛尔货币中性”。•威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纠正了19世纪以来经济学中的“二分法”,第一次把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哈耶克称赞说:“只是由于这位伟大的瑞典经济学家,才使得直到这一世纪末叶仍然隔离的两股思潮,终于确定地融而为一。”•威克赛尔第一次在传统的静态均衡分析条件下,最先进行了建立现代宏观均衡体系的尝试。•威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实际上已经公开地对“萨伊定律”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机制能自动调节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这对于瑞典学派的形成,对于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和危机理论,以及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瑞典学派的宏观动态经济理论•瑞典学派正式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在威克赛尔经济理论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林达尔、伦德堡、俄林等人,继承、修正和发展了威克赛尔的理论传统,建立起宏观动态经济理论,并得出了以宏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中心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政策结论,形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独树一帜的斯德哥尔摩学派。•缪尔达尔、林达尔、伦德堡、俄林等人是第二代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瑞典学派形成的标志性著作•(1)缪尔达尔的《价格形成问题和变动因素》(1927年);(2)缪尔达尔的《货币均衡伦》(1939年);(3)林达尔的《货币政策的目的和方法》(1929年);(4)林达尔的《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1939年);(5)伦德堡的《经济发展理论研究》(1939年);(6)缪尔达尔、俄林、哈马舍尔德、阿克曼等人代表瑞典政府失业委员会所撰写的《失业委员会最后报告书》(1933-1935年)。•在瑞典学派正式形成过程中,缪尔达尔和林达尔两人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缪尔达尔对威克赛尔理论的修改、补充和发展。•缪尔达尔认为,威克赛尔的纯技术意义(物质性)的自然利率概念,“从自然利率的决定中,把全部货币问题排除出去了”,因此,这一概念与实际经济情况不符。他认为,自然利率实际上是实际资本的收益率或预期利润率,“货币利率也必须包含在用来确定自然利率的公式之中”。•排斥货币因素,就排斥了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人们面对经济状况的预期因素。•缪尔达尔采用了一个用货币单位计算的、表述在价格关系中的新概念:“实际资本的收益率”。•实际资本的收益率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家可能获得的收益率。由于收益率会受到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和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从而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任何收益的计算,虽然必须联系到计算时的时间和核算收益率的时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收益率可以看作是事后的或事前的。•缪尔达尔最先将“事前的”和“事后的”概念引入经济理论中,并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动态过程时,把收入、成本、储蓄、投资等经济变量区分为“事前的”和“事后的”两种类型,开始形成瑞典学派完整系统的宏观动态均衡理论的方法论。•在理论分析中,缪尔达尔用事先的计划投资收益率代替了自然利率。•缪尔达尔借助威克赛尔的货币均衡公式,考察了因利率、预期和储蓄的变动而引起的货币失衡和经济失衡,其中利率变动的影响是威克赛尔分析的典型情况,而预期和储蓄变动的影响是缪尔达尔对威克赛尔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缪尔达尔重点分析了储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他认为,储蓄总额的增加会使自由资本数量增加,在货币利率未变时,实际投资却没有增加。这时,过多的储蓄将会打破经济均衡,一种向下的威克赛尔累积过程就会发生。因为储蓄的增加意味着对消费品需求的减少,消费品价格下降,再通过影响企业家的预期而倾向于降低资本价值,随之而来的是利润降低,实际投资下降。尤其是经济萧条时期,“增加储蓄都必然会发生加深经济萧条的趋势”。林达尔对瑞典学派形成时的理论贡献•1.在瑞典学派的动态经济理论中,林达尔提出了消费资料价格的基本方程式。•林达尔认为,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取决于货币政策、利率的变化、生产资源数量和个人对将来生产力和物价水平的预期及风险估计等。一定时期的消费品产量是由该时期生产量和存货的大小决定的。短期利率的升降使存货因储存成本的变动而增减,造成消费品销售量的增减;长期利率的变动,造成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引起生产的调整和消费品产量的变动。利率下降,会使消费品产量减少,引起消费品价格的迅速上升。•林达尔对价格变动因果关系的分析与威克赛尔基本一致。价格变动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生产力和预期等因素直接影响方程式P=E(1-S)/Q左边的P,使得方程右边的各个经济变量都作相应的变动。这时,银行信用机构只能推行消极的货币政策,将利率调整到与预期的物价相适应的水平;二是货币政策、利率、生产力和主观预期等因素先影响方程式右边的各个经济变量,通过它们的变化再引起左边价格P的相应变动。这时,货币政策是物价变动的主要原因。•林达尔在分析中提出,利率对不同人的储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一般都是正方向的直接影响:利率上升时,储蓄增加;利率下降时,储蓄减少。利率下降时,储蓄比例s下降将引起方程式分子的增加,导致价格上升。•此外,储蓄还受国民收入数额和国民收入结构的影响。•林达尔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不同的社会集团具有不同储蓄倾向的观点。•2.林达尔在分析中,抛弃了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经验事实相违背的、充分就业均衡这一理论前提。他考察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失业和闲置资源时,货币利率和货币流量变动对生产和物价水平的影响。•林达尔认为,一般来说,当存在闲置资源并且这些资源在各生产部门间具有流动性的情况下,货币利率的降低及信用规模的扩大,会引起社会生产的实际扩张。新增货币数量会引起需求扩张:一方面,物价缓和上升,另一方面,闲置资源得以利用,生